•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安康 > 安康
一座城市的虔诚守望 ——市三次党代会以来文化建设综述
2016-11-25  来源:本站原创

进入十月,持续的降雨天气,让安康多了几丝凉意,月末,部分县区迎来了首场降雪。ihK安康新闻网

阴冷天气并未降低安康文化活动的热度。10月12日,由安康市委宣传部和安康市文化文物广电局策划、安康电视台出品的3集大型人文纪录片《汉水安康》,在央视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播出。10月16日,陕西省第二届盆景赏石根艺暨书画展在我市开幕,200余名作者的5000余件盆景、观赏石、根艺及书画作品,将安康装扮成一个五彩画廊。10月17日,在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上,我市汉调二黄现代戏《莲花碑》再次闪耀国家级舞台。ihK安康新闻网

紧随其后,10月18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郭青到部分市级文化单位调研,并组织市文艺界代表召开座谈会,文化担当、文化品牌、文化自信和文化贡献成为本次调研活动的热词。10月29日,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钱远刚来安康博物馆参观,并对馆藏陈列和特色专题展给予高度评价。ihK安康新闻网

文化引领发展、文化服务人民。近些年,尤其是市三次党代会以来,我市文化工作秉持 “弘扬汉水文化、建设人文安康、办人民满意的文化”工作思路,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做实文化民生,筑牢建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建设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提神工程”和塑魂之举。ihK安康新闻网

 ihK安康新闻网

打造文化舞台 传递安康好声音ihK安康新闻网

 ihK安康新闻网

“心血之作和扛鼎之作”,这是安康文化人对《莲花碑》的惯用评价。该剧是我市振兴汉调二黄工程启动以来新创编的一台汉调二黄现代戏,由著名编剧谢艳春与我市青年编剧邹尚恒创编。《莲花碑》的创编几易其稿,曾获第七届陕西省艺术节“最佳剧目奖”、“最佳演出奖”等十余个奖项,并赴广东东莞、新疆奎屯等地进行多次交流演出,广受好评。ihK安康新闻网

这仅是这些年来我市文艺创作的一个侧影。ihK安康新闻网

时间回溯到半年前,4月18日,由央视和省委宣传部历时两年联合摄制的纪录片《中国安康抗战空中前哨》在央视科教频道播出。此片系陕西省2015年度重大文化精品项目。ihK安康新闻网

时间回溯到年初,1月19日,我市第六届文艺精品创作奖揭晓,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崔光华,市政府副市长孙矿玲,市政协副主席马晓旬为获奖单位及个人颁奖。ihK安康新闻网

这项由市政府于2010年设立、旨在扶掖文艺创作的官方奖评活动,对繁荣全市文艺创作起到积极引领作用。在此激励下,我市文学创作队伍不断壮大,尤其是已成气候的“安康作家群”现象,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地位和影响日盛。ihK安康新闻网

时间回溯到5年前的6月,电影《郎在对门唱山歌》在第十四届上海电影节上一举夺得五项大奖。陕南文化,尤其是陕南民歌,成为该届电影节上国际影视文化元素中的一大亮点。《郎在对门唱山歌》获奖后的3个月,根据平利籍作家戴吉坤长篇小说《栀子花开》改编的彩色故事片《那一片栀子花》在平利杀青。ihK安康新闻网

安康,正借助文化这张名牌,一次次被外界所认识和熟知。这背后,是市委市政府对我市文艺创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期许和心血融入。以政府精品奖为引领,近四年来全市共创作出版各类文艺著作100多部,文艺作品获得全国和省级奖项近百项,全市现有各类文艺班社300余家,长期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业余文化人才3000余人。2012年以来,全市共创作大型精品剧目十余部。ihK安康新闻网

文化的影响力一次次得以彰显,在更大的舞台上,好安康故事被讲述,安康好声音被传递。持续举办的中国安康汉江龙舟节,实现了回归群众、回归传统、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重大转型,获评为全国十大节庆品牌。《兰草花儿开》《白河水色》《岚水巴韵》《梦幻凤堰》《山舞诗画·石泉十美》《茶歌紫阳》等地方文化品牌逐步形成。汉调二黄、紫阳民歌、安康小场子纷纷亮相上海世博会、西安世园会、北京八大处茶文化节、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远赴维也纳、德国、俄罗斯、韩国、意大利等地交流。在文化的引领和浸润下,近些年来,汉滨、旬阳被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宁陕、石泉、汉阴、紫阳、白河县被省政府命名为“陕西省文化先进县”,紫阳、汉滨、旬阳被命名为“国家级民间艺术之乡”。ihK安康新闻网

 ihK安康新闻网

被文化地标一再放大的民生福祉ihK安康新闻网

 ihK安康新闻网

2015年11月17日,一个沸腾人心的消息从首都传来:安康博物馆工程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ihK安康新闻网

在铺天盖地的报道中,市委、市政府和安康文化人向外界反复强调,安康博物馆建设项目是目前我市最大的文化民生项目,是安康的“文化祠堂”和“城市会客厅”,是中心城市地标性建筑。ihK安康新闻网

回想当初,围绕“建还是不建?到底值不值得建?”的争鸣和论证,市委、市政府权衡利弊,最终决定将安康博物馆迁建到江北鲁家梁头。市长徐启方在视察博物馆工地时说:“博物馆建不建,社会争议很大,我也面临很大的压力。我第一次来看的时候,就一个土包,挖了一个坑,但仅过了两个月就盖到了第二层,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支持博物馆建设工作。”其时,对于尚且未脱贫摘帽的安康而言,这无疑是决策者权谋再三的智慧表达,也是民生文化的生动实践。今天看来,建馆的深层意义在于,当文化成为全民信仰,富起来的不光是经济表层,更是百姓的精神世界。ihK安康新闻网

今年6月5日,众多省市领导一同出席安康藏一角博物馆开馆活动。文化的虔诚之心和敬畏之情可见一斑。该馆是“汉水人文生态”博物馆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城市文化品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未来中长期发展定位为:全市标示性文化场馆、中心城市重要人文景点、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汉水人文生态”博物馆群示范场所。ihK安康新闻网

一江之隔,两个博物馆先后建成开馆,成为安康文化事业发展的两翼和双轮。ihK安康新闻网

在这之前,2012年6月15日,安康文庙保护二期工程暨安康教育博物馆落成仪式在文庙大成殿前隆重举行。时任市委书记的方玮峰对文庙的重修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文庙的重建,不仅要给广大市民群众提供一个纪念先贤的场所,更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成为大家的精神家园。2015年12月31日,和安康文庙建设工程一样,同为我市重点文化民生工程的香溪书院项目,随着副市长孙矿玲的一声令下,正式开工建设。ihK安康新闻网

在安康,近些年来陆续开工建设的重点文化民生项目,不仅成为一个个地标性建筑,而且成为直观展示安康文化的核心名片。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市文化建设总投资12亿元,其中市级文化设施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亿元。安康博物馆、安康剧院、文庙二期、龙舟文化园、西城阁、香溪文化广场、安康体育训练中心、高新生态文化公园和运动公园、“一江两岸”文体场所等一批市级公共文化设施相继建成投用。院地共建安康学院图书馆加快建设,汉江大剧院、香溪书院、江北体育运动中心重点项目陆续开工。汉阴、宁陕、平利等县级文化艺术中心和一批重点镇文体中心相继建成投用,石泉县影剧院、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建设和镇坪、岚皋文化艺术中心建设加快推进。ihK安康新闻网

 ihK安康新闻网

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深层浸润ihK安康新闻网

 ihK安康新闻网

2010年秋季,中宣部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各大新闻媒体要做好“党的义务宣传员”黄世和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工作。ihK安康新闻网

宣传报道几乎持续到2011年上半年。媒体记者一拨接着一拨前往旬阳县桐木镇白石河村,在这里他们与黄世和促膝交谈,并近距离地感受他的“家庭广播电台”。至此,他近40年的坚持终于得到回应。在狭小的“播音间”,借助广播将党的声音和政策送到百姓耳畔,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无比依恋他的声音。ihK安康新闻网

远在汉阴城关镇五一村,一位与黄世和年纪相仿的老人,从汉阴县县委党校教师岗位退休后,回到农村老家,用半辈子的积蓄,在老家小院开办农村书屋,“要给家乡农民传播文化知识”。如今,传文书屋藏书量已达2万余册。眼下,他正在筹资建设“传文书屋”的“二期”工程。ihK安康新闻网

2010年,“传文书屋”被陕西省新闻出版局誉为“陕西第一农家书屋”;2012年9月,“传文书屋”被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示范农家书屋”。2015年6月,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作为全国农家书屋的典型代表进行表彰。ihK安康新闻网

今年八九月份,安康图书馆馆长李焕龙至少有两件外界公开知道的好事。ihK安康新闻网

8月12日,《新华每日电讯》以《为人找书,为书找人——一个新任图书馆馆长的“书香”实验》为题,对他进行专题报道。这篇通讯透彻地回答了一个问题:一个经费不足、读者罕有光顾的市级图书馆,如何开拓书源,将读书变成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ihK安康新闻网

9月4日,国家图书馆为安康市图书馆调拨书刊2万册,这批书刊不仅为安康市图书馆加强文献资源建设提供了极大地支持。在李焕龙看来,图书才是自己急需的“米面”,即便他是“巧妇”,馆藏图书不够,地市级国家标准的二级图书馆建设就不达标。ihK安康新闻网

这些年,李焕龙从没“消停”过,2014年10月起,市图书馆开展“你订刊,我买单”读者订报刊活动,2015年年底启动“安康人周末读书会”。至目前,周末读书会举办40期,阅读作品20部,阅读人次200多人次。ihK安康新闻网

黄世和、李传文和李焕龙是近些年来安康文化战线的三面旗,也是文化惠民便民工程的忠实践行者。ihK安康新闻网

在他们潜移默化地影响下,2015年11月,安康博物馆“文博讲坛”开讲,西北大学博士生导师、安康达德书院首席导师陈国庆教授作了题为“先秦历史与文化”的专题讲座;2015年12月9日,我省首个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平台——“文化安康”正式上线,在公共文化活动和市民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2016年4月20日,在第21届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旬阳县图书馆迎来了上百位幼儿小读者参观体验。2016年7月26日,汉滨区少儿图书馆与汉唐书城联合开展“你选书我买单”活动,进一步丰富馆藏资源,营造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ihK安康新闻网

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以满足群众文化鉴赏、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电影、上互联网、参与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需求为导向,着力加强公共文化资源建设。近些年来,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安装直播卫星“户户通”设备38万套,广播电视高山台站提升改造投资1647万元,“户户通”工程和“小片网”整合基本完成,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7%,广播综合覆盖率达94%。全市应急(便民)广播建设工程被列为全省示范,汉阴县、平利县、宁陕县文化广电艺术中心等项目建成投用。投资4919万元建成农家书屋2449户,投资1769万元建成公共电子阅览室281个。以构建十大书香工程为载体,组织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创新农家书屋管理机制,优化农家书屋社会职能,15个农家书屋被评为省级示范书屋。运用公共文化服务最新发展成果,借鉴东部地区先进做法,策划实施了安康中心城市“文化大本营”工程,着力解决基础设施、产品供给、服务方式、供需对接等方面的难题。ihK安康新闻网

记者 吴昌勇ihK安康新闻网

(责编:刘峻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