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昌勇 肖兵 通讯员 王元辉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治理关乎国家长治久安。
县域治理如何创新实践?在落实“五大发展理念”贯彻“四个全面”中,旬阳县结合县情民意,勇创新路,探索了“以党建为引领、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基础、村民自治为根本,推动法治、德治和村民自治融合发展”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上搭天线、下接地气,推进了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旬阳早日同步够格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强保障。
党建引领:亮身份、晒业绩、作表率
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之不国。要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实现“法治、德治、自治”有机融合,党建必须摆在首位。这其中,抓住了党员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就抓住了问题的根本。
2015年6月,旬阳县第十四届十五次全委会上做出决定:以“惩懒治庸治散零容忍”的态度,从转作风入手,拿“问题”干部“开刀”,打出一套组合拳,让干部心存敬畏。
随后,县委出台了《整治庸政懒政提高工作效能实施方案》,配套了《庸政懒政行为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和《治庸治懒明察暗访工作办法》,对落实任务、绩效考评、项目建设、干部履职等8大类63种庸政懒政情形进行追责。一年多时间,开展明察暗访1630次,查处庸政懒政问题106件,责任追究81个单位177人次 。
既要扎牢制度的笼子,又要打造勤政廉政的干事氛围。今年元月份,全县首个村级廉政教育基地、党员干部教育基地在棕溪镇王院村成立,先后有近50个支部近千名党员干部慕名到王院村参观学习。原有的丹凤岭烈士林园、红军纪念馆等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近年也迎来了数千名党员干部参观,有力丰富了党员干部精神世界,提升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勤政更要高效,旬阳结合“两学一做”,在全县近2.5万名党员中开展“亮身份、晒业绩、作表率”全员行动,找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有力抓手,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目前,该县91个县级部门、21个乡镇、305个村、2.5万名党员干部主动参与和践行“亮晒作”行动。县镇领导干部共接听群众各种政策咨询、情况反映、信访诉求等方面电话1.67万个,即时答复1.35万个,安排相关部门、乡镇协调解决并及时回复3200个,化解了大量社会矛盾。
法治:促守法、调纷争、打邪恶
道私者乱,道法者治。引导人们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义,也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和前提。近些年,全县以“促守法、调纷争、打邪恶”依法治理为抓手,教育和引导群众树立法治意识,促进社会诚信守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守法,是法治的关键。如何营造人人守法的大环境,让法治成为集体信仰?全县加大宣传力度,让法律走进社区,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当中。今年7月份,棕溪镇长沙村的魏某之女被华某之子用石头砸伤,鉴定为10级伤残,两家就赔偿问题产生冲突,意见很大,最后在村委会和本村法律顾问的协作下,当事人了解了相关法律条文的司法解释,最终达成调解协议,成功避免了矛盾升级。
像这样通过法律知识调解矛盾纠纷,在很多村组都已形成常态,全县也将“调纷争”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目前,全县成立了医患纠纷、交通事故、征地拆迁、消费纠纷、劳资纠纷等12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全县组建各类人民调解组织2143个,选聘人民调解员7695人,实现了“五级三横”调解组织全覆盖。今年以来,共调解各类纠纷1352件,调解成功率96%,涉及金额923.75万元,防止群体性上访8件152人。
要保证社会长治久安,提升群众安全感,必须要利剑出鞘、斩断邪恶,对“盗抢骗”、“黑恶邪”、“黄赌毒”等社会毒瘤严打、严防,对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煽动闹事等歪风邪气从严整顿、依法处理。去年以来,旬阳以问题为导向,聚焦群众期盼,先后开展了“治三乱”、“打五霸”、“抓八治”专项行动,用“重典”狠刹了社会不良风气。该县公安机关成功破获了一批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重大典型案件,形成强大的震慑作用。据统计,严打“盗抢骗”专项行动以来,全县共破获各类侵财案件232起,打掉犯罪团伙15个64人,抓获犯罪嫌疑人101人,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达720余万元。
此外,全县还强化“三个精准防范”,构建“三防联控”,健全“五项机制”,织牢“六张网络”,全面推进网格化管理,打造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在21个镇组建网格化管理指挥中心,有效整合便民服务中心、综治维稳中心、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建立综治、司法、信访、民政等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实现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
德治:群众说、乡贤论、榜上亮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如何规避“端起饭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大法不犯,小事不断”等乱像?
为进一步厘清德治、法治、村民自治关系,县委出台了《关于在全县深入开展“群众说 乡贤论 榜上亮”道德评议的实施意见》,把村上有名望“乡能贤达”组织起来,进行说事论理,明辨是非,评贤带后,让失德失范的人和事受到大众谴责,使道德领域的顽疾找到突破口,用道德教化人民,引导群众自觉向善。
作为道德评议的先行者,金寨镇在10个村居社区分别成立了“村民道德委员会”,成员全部由村民推荐、支部审查、村民代表会议讨论产生,重点吸纳了威望较高、公道正派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和群众代表等,人数在20人左右。
每季度道德评议前,乡贤们进院落、农户走访民情,由群众推选出在移风易俗、助人为乐、孝老爱亲、诚实守信等方面涌现出的好人好事,摆出不友善、不诚信、无孝道等不道德的突出问题,梳理出形成评议主题。评议会上,被评议对象先行陈述,评议委员会将村民对其行为的看法和意见进行反馈,讲述正面典型的高尚道德品质,引导群众见贤思齐,通过论理释法、说教劝导等方式指出负面典型的突出问题,剖析问题根源,引导他们自觉反醒。会后,对先进典型通过“善行义举榜”公布,对负面典型的后进事实予以公布曝光,接受群众监督和评判,警醒教育群众。
一年来,全县开展道德评议1228场次,评议出先进典型1646人次、后进典型1237人(件)次,设立“善行义举榜”和“曝光台”316处,帮助转化后进群众1124人,涌现出“旬阳好人”40名、“好婆婆、好媳妇”52名、“最美家庭”21户,荣获安康第四届道德模范3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人。
通过道德评议化解矛盾纠纷90余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信访总量下降16%,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5%,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明显提升。道德评议破解了基层治理难题,找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落细、落实的具体抓手,其做法在全省推广,典型经验在新华社内参刊登。
村民自治:学知识、兴家业、当先进
大道至简,道法自然。无论是德治,还是法治,最终目的是将社会治理的重心下放到村、社区,实现村民自治,这是旬阳“三治融合”最朴素的道理,具体举措浓缩起来就是:学知识、兴家业、当先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村民自治首先要完善《村规民约》。在党组织领导下,全县按照依法、简洁、易行的原则,围绕村民组织、经济管理、社会管理、公益事业管理等重点内容,指导305个村居依法制定和修订《村民自治章程》,围绕村域治理、矛盾纠纷化解、环境卫生、邻里关系、移风易俗等内容,讨论修定了《村规民约》,真正实现依法立规、以规治村、以治促和。
在此基础上,时常组织群众召开小组会、院落会、田埂会,通过会议讲解、辅导培训、现场传授等形式,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实用技术,讨论集体事务、反映社情民意、凝聚发展共识。通过党员先锋示范引领、产业大户带动引领、外出能人帮带引领、村组干部教导引领,激发广大群众发家致富兴产业、改善人居建家园、文明礼仪塑家风,建好社会主义新家庭。同时,定期开展“五好模范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宣传弘扬先进事迹,培育群众遵纪守法、勤劳致富、美化家园、崇尚文明的自觉性,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要实现村民自治,就要不断扩大群众们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管理权,彰显主体意识。该县白柳镇白柳社区成立的“三团五队”是群众津津乐道的自治组织,由群众推选出来的百姓参政团、便民服务团和社区治安联防团,以及社区自乐班服务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家政服务队、留守托管服务队和应急救援服务队,将社区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的服务都囊括进去了。桐木镇石板沟村、双河镇金盆村、金寨镇寨河社区等纷纷探索出的“村民自治合约”、“ 党员百分制”、“道德评议”等自治路径,由群众管理群众,既节省了人力物力,还激发了他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