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方贤超 胡楷 顾相娟
清风激扬正气,正气凝聚人心。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也是全面从严治党步步深入、正风反腐高歌猛进的五年。这五年既有着眼全局的宏大叙事,也有抓早抓小的深耕细作;既有执纪问责的一寸不让,也有修规立规的长远考量……桩桩件件可圈可点的务实之举,严肃了党纪,倡明了政风,赢得了民心,促进了风正心齐事业兴良好局面的形成。
抓住“牛鼻子”——“两个责任”扛肩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是责任就要勇担当。五年来,全市各级党委和纪委把“两个责任”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中。
市委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出台落实“两个责任”《实施意见》和《问责办法》,制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市委主要领导以上率下带头履行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健全完善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述评、一把手述廉述责制度,强化党风廉洁建设督导、检查、考核,严格实施“一票否决”。
充分用好问责利器,做到管党治党严字当头。五年来,全市实施“两个责任”问责追究74起69人,实施“为政不为”行为问责125件139人。市、县区纪委先后约谈6名县纪委书记、33名纪检组长和36名基层纪委书记。通报曝光“两个责任”落实不力的典型案例7起,对8个单位实施“一票否决”。通过严肃问责,层层传导压力,促进了“两个责任”有效落实。
执纪“零容忍”—— 正风肃纪见成效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零容忍”的态度,一寸不让,坚决正风肃纪,以实际成果赢得民心。
紧盯“四风”,动真碰硬狠刹党员干部缺勤脱岗、打牌赌博、公车私用、公款旅游吃喝、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五股歪风”,重拳整治综合服务、项目管理、执法监管、民生保障部门和窗口服务、文化、教育、卫生“八大行风”。深入开展“五个一批”廉洁过节专项行动,紧盯重要时间节点持续开展明察暗访。实施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吃空饷”、商业预付卡等系列专项清理整顿,重拳整治“庸懒散”,驰而不息正风肃纪。五年来,全市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540件,党政纪处分529人,通报曝光典型案例73批次294起,市纪委制作了9期作风建设明察暗访专题片在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播放,发挥了警示教育和震慑作用。
一系列措施让规矩立起来、纪律严起来。五年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逐渐成为党员干部的内在自觉,干部进村入户多了,出入娱乐场所少了,工作简餐取代了“舌尖上的浪费” ,干部作风的转变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
惩腐“全覆盖”——执纪审查呈高压
腐败是社会毒瘤,严重威胁党的肌体健康。我市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努力以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取信于民。
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科学把握“三个区分开来”,准确运用“四种形态”,坚持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对上级交办、巡视移交、媒体曝光、实名举报、领导批示的问题线索直查快办。五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受理业务范围内信访举报6055件,处置问题线索8370件,初核7669件,实施函询247件250人,诫勉谈话503件641人,立案3974件,给予党政纪处分4545人,移送司法机关87人。
群众身边的腐败,被人们形象称为“蝇贪”。2015年以来,我们把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重点,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农村“三资”管理、惠民政策落实等重点领域,聚焦聚力抓惩治,全市立案查处1216件,党政纪处分1247人,移送司法机关48人。先后对群众反映安康高新区青峰村干部侵占集体资金问题立案直查,收缴违纪资金6万元,2人受到严肃处理;群众反映宁陕县金川镇村干部私分魔芋种补助款、挪用扶贫项目资金等问题,涉及的5名村干部,1人给予留党察看处分,4人开除党籍,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收缴违纪资金40余万元。通过重点查处整治,有力维护了群众利益,增强了群众获得感。
宣教“大格局”——崇德尚廉环境新
一堂堂廉政党课、一批批家规家训、一个个警示教育基地……拧紧了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思想开关,让廉洁文化的种子深深根植于心田;市纪委官方网站、微博、微信、手机短信、廉政文化公共传播平台等新媒体宣传手段构建起了廉洁宣传教育新格局。
继“汉阴沈氏家训”、“白河黄氏家规”先后在中央纪委网站头条播出后,又深入挖掘岚皋杜氏、旬阳范氏等优秀家规文化,在全国全省取得较大影响。“廉洁文化安康行”、“好家训好家规”、“廉洁书画展”等系列活动,有力推进了廉洁文化“六进”和“新三进”。认真开展“党委书记讲廉政党课”,五年来各级党组织负责人带头讲廉政党课13600余场次;围绕《党章》、《廉洁自律准则》等开展专题辅导2000余场次,并组织7万余名党员干部参加了知识竞赛。
旬阳红军、平利龙头等省级廉洁教育基地和汉滨检察院、汉阴沈氏、旬阳陈分新、汉滨张明俊等廉洁(警示)教育基地,年接待参观学习人数50多万人次,使党员干部和市民群众深受思想教育和灵魂洗礼。
立足“创争出”—— 执纪水平渐提升
全市纪律审查工作荣获2015年度“全省先进集体”;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考核位列全省第一;市纪委监察局连续五年荣获全市目标责任考核优秀等次……这一系列成绩和荣誉背后,彰显的是全市纪检监察干部的担当精神和干事创业激情。
激情从何而来?如何调动和保持干部这种克难奋进、创先争优的激情?对此,市纪委创新建立了“创争出”考核机制,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扎实开展“全市创优秀、全省争先进、全国出经验”活动。
在“创争出”目标引领下,先后培育推广了统派直管“岚皋模式”,完成了全市10个县区纪委派驻机构“统派直管”改革,得到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批示肯定;总结推广巡察工作“石泉经验”,在市县全面建立党风廉洁建设巡察制度,得到省纪委和省委巡视办充分肯定,认为“安康模式”为全省基层巡察工作提供了经验;探索推广廉洁文化进景区的“平利特色”,创建了一批省级廉洁教育示范基地和廉洁文化“六进”示范点;探索推广基层镇办纪检干部专职化、纪律审查场所标准化和工作规范化的“三化”经验,提升了基层监督执纪工作整体水平。
严防“灯下黑”——忠诚担当铸铁军
打铁还需自身硬。市纪委以勤学、强能、实干、守己、健身“十字修为”为基础,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以机关“五个一”学习制度、“正气讲坛”和支部“小讲堂”为抓手,全面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在全省率先建立纪检监察干部廉洁档案,严格执行省纪委“六个严格”纪律规定,对纪检监察干部违纪问题“零容忍”,严防“灯下黑”。五年来,立案查处纪检监察干部违纪问题23件,约谈提醒110人次,经过自我洗礼,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更加忠诚、干净、担当。
一项项举措、一串串数据、一个个典型案例,反映的是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实际举措,体现的是监督执纪问责的实际成效,表明的是挺纪在前、执纪必严、有腐必惩的鲜明态度。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局面必将呈现在全市人民面前,助推追赶超越,绿色崛起的宏伟目标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