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谭西
从全面建设美好安康到走民生为本的循环发展之路、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市三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日趋精准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对干部人才工作的不断创新,让“追赶超越,绿色崛起”有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对党建组织工作而言,这是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着力提升领导班子和干部能力水平的五年,是基层党组织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不断凸显活力的五年,是建立健全机制,聚才重才用才氛围日益浓厚的五年。
五年来,全市各级党组织把抓好基层党建、选优配强领导班子、抓队伍聚人才严考核作为重中之重,迈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步伐,为推动美丽富裕新安康建设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突出特色,主题教育活动亮点纷呈
“三问三解”、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五年来,与中省的大背景相契合,安康的党建主题实践活动年年有重点,步步有创新。
市三次党代会刚刚结束,以“三问三解”为重点的创先争优活动,就引领全市县级以上党政机关3.5万余名党员干部,与群众结对11万多个,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5万余件,调处信访积案3000余起,办实事好事16万多件。好成效呼唤好作风,随后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向全体党员干部发出了“向中央基准看齐”的动员令。扎实开展的“狠刹五股歪风”、“八大行风”整治,有效遏制了“四风”问题蔓延扩散。2015年,“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覆盖到全市1009个党委(党组)班子和1069名县级干部,领导带头、党课开局,问题导向、研讨深化,紧扣改革、立行立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不图虚名,不务虚功,把作风建设扎实引向深入。
在三届市委任期的最后一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为全市党建工作的龙头任务。市委以贯彻落实刘云山、赵乐际同志来安调研指示和中省会议精神为动力,推动学习教育在全市6500余个基层党组织、14.7万多名党员中全面展开。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好支书张明俊同志为标杆,以全市优秀党员“十面旗帜”、百名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建党95周年市委命名表彰的百名优秀共产党员为榜样,立标对位,奋力争先,突出问题导向,创新学做载体,对照典型整改,促使学习教育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为有效破解时间、空间限制,加强对基层党支部工作的指导,市委主要领导亲自策划和推动创建了基层党建精准指导平台“手机+党支部”,把市、县、镇三级工作指导直接传递到基层党支部。这一全国首创的工作平台,受到中省领导的关注与肯定,中组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情况通报》作了专题介绍。同时,我市农村远程教育队伍管理“211”模式,因为优化了远程教育站点管理,提高了学用效果,也被中组部“共产党员微信易信”进行重点推介。
全域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彰显活力
既要抓传统党建领域,更要抓新兴党建领域;既要做优做强亮点工作,更要补齐短板。全市各级党组织紧扣“连心强基党旗红”主题,聚力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扎实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过硬。
在农村,持续四年开展农村基层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全市62% 的村级党组织达到“好”、“较好”类标准,“较差”类村基本消除。在城镇,着力解决城市社区党组织办公服务用房难题,全面推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积极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全市创建市级省级四星社区党组织32个、三星社区党组织42个。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领域,则指导县区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深入开展“组织建设年”和“巩固提升年”活动,创建二星级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240个,建立各级领导干部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建联系点1600个。在机关事业单位,全面开展标准化党支部创建和党员“八带头”活动,4万余名党员走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深入农村帮扶困难群众。在国有企业注重理顺党组织关系隶属,推进党的工作和企业发展实现体制、机制、制度和工作“四对接”。
保障强,战斗力才能更强。市县两级合力开展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清零行动”,仅今年就投入1.34亿元,改造提升危旧狭小活动场所254个;健全基层干部补贴制度,村、社区办公经费和干部报酬均达到省定标准;县镇干部、扶贫驻村工作队和1097名“第一书记”进驻后进村开展工作;市、县、镇、村四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年度“述、评、考”成为常态。十县区成功试点镇党代会年会制,村级干部坐班制全面推行,农村党员“活动日”按期开展活动。
全域推进和全面提升,极大地激发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活力。村、社区、机关、非公企业、国企和学校等各领域基层党支部主动对接精准脱贫,推出“支部+X+贫困户”模式,以支部为核心和纽带,做优“X”经济体,带动贫困户,推动基层党建与精准脱贫深度融合,“党建落地生根、贫困摘帽拔根”成效日渐明显。
严管厚爱,干部队伍建设稳步推进
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关键在人。
随着安康市干部教育培训又一个《五年规划》和《新提拔县处级领导干部延安精神学习培训意见》等制度落地,我市干部教育培训步入系统化、规范化轨道。市委积极拓宽培训渠道,与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中央党校中直机关分校签订干部教育培训合作协议,先后选派220名县处级干部参加两所院校培训,分5次组织210余名中青年后备干部到成都市委党校、延安干部学院开展分段教学。对基层干部,积极启动“科学发展主题培训行动计划”,通过主体班次、专题研修、网络培训,全面系统开展培训。
干部要育强,更要用准管严。市委按照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和 “五个优先、两个更加注重”选人用人导向,研究出台了《安康市实名推荐县级领导干部人选暂行办法》,建立完善领导班子综合研判工作机制,定期对班子运行情况和班子成员履职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坚持把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放在突出位置,选派优秀干部赴北京、西藏、辽宁、西安等地挂职,参与本市脱贫攻坚、棚户区改造、巡查、创文等重点工作,加快细化教育培训、跟踪培养、实践锻炼和选拔使用的具体措施。全面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任职公示、任前廉考、廉政鉴定等制度;在市、县、镇领导班子换届工作中,切实把监督措施落细、落小,着力构建“嵌入式”预防体系,我市制定的落实市县镇领导班子换届风险和预防措施清单在中组部《干部监督工作通讯》刊发,省委组织部也以正式文件向全省作了转发推广。
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是对干部“政绩”的全面检验。为提高考核科学性和准确性,市上既抓实年度“大考”,又抓细阶段性“小考”,建立了省考指标责任落实档案和完成进度台账,推出季度通报和预警提示督办、会议推进、集中督查等工作措施,对年度工作任务落实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其中,实施差异化分类考核的做法,在中组部、国务院扶贫办2014年9月召开的“改进对贫困县考核工作”座谈会上,作为西北地区唯一的地级市代表进行了交流。
引育并举,人才活力积极释放
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人才对安康的发展显得至关重要。市县两级着力在人才“引、育、留、用”上下功夫,着力激发和全面释放各类人才活力。
市委、市政府及时制定了《安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配套推出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扎实提高党管人才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水平。为持续推进相关工作,市委出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积极调整和完善人才管理服务、培养引进、评价流动、创新创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明确60项改革内容和45项刚性改革举措,确保用好现有人才、稳定关键人才、引进紧缺人才、造就高端人才。
五年来,全市稳步推进党政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十百千”创业创新人才引进、支柱产业和重点领域人才积聚、高技能人才“333”提升、农村实用人才开发、人才公众服务体系建设、“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超市效能提升等工作,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9.8万人。人力资本投资占生产总值的比例达13%,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25%。人才资源正逐步成为安康“追赶超越、绿色崛起”最关键的支撑和最持久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