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闻网讯(记者 吴昌勇)“厚植创新发展要素,提振核心竞争力。”回望市第三次党代会以来高新区的发展,安康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黄勇最为深刻的体悟就是,始终坚持“创新驱动、规划引领、基础先行、产业支撑、招商为要”的总体思路加速发展,于 2015年9月底,被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自此,安康高新区的发展赢得国家层面的眷顾和支持。
过去的五年,安康高新区致力打造全市改革创新最具活力的示范、追赶超越最具典型的窗口、绿色崛起最具代表的符号。在经济增速上逆势突进。“十二五”期间,全区GDP年均增长40.64%,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9%,普遍高于省、市平均增长水平。在项目建设上合力突围。强力推进“六大产业园”和“十大功能圈”配套,累计招引产业项目190余个实际到位资金240余亿元,实施城市基础项目160余个总投资200亿元。在创新驱动上率先突破。先后创建了国家新型工业化安康高新区富硒食品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安康高新区科技创业孵化中心等7个国家级创新创业平台、组建了先进储能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北京大学安康药物研究院等6个重量级产业研发机构。在民生改善上成效突出。财政累计支出民生类资金13.7亿元,占公共预算支出的89.22%。
今后的五年发展,高新区也绘制出了专属蓝图:将突出“加快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这个发展主题,扭住“创新驱动、战略提升”这个关键要害,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始终高于全市10个百分点以上,综合实力在全国高新区排名前推20位。聚焦工业发展,培育“大产业”体系。全力培育7个100亿产业集群,构建总部金融聚集区,推进新型材料产业园、现代物流产业园、先进制造产业园、富硒生物产业园、现代服务产业园、飞地经济产业园“一区六园”建设。突出基础建设,构建“大配套”格局。紧抓城市重心北移的战略机遇,构建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基础设施体系,同步加快文化、餐饮、商业公共配套等民生基础项目。提振发展后劲,强化“大招商”举措。推进“全域化”招商,紧盯国字头、央字号和上市集团、领军企业,力争引进重大招商项目150个以上、引进资金达800亿元以上。激活创业动力,汇集“大支撑”要素。推进科技创新,新增国家级工程技术研发机构5家以上,实施20个以上重大产学研联合开发项目、重点开发新产品200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30家以上。坚持民生为本,营造“大和谐”局面。坚持民生至上理念,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合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和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加速推进高新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