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蒿坪镇兴隆村全体村民
大家好!
我是县电视台派驻兴隆村第一书记卢贤兵,截止现在,我到这里有两月之久了,去过很多群众的家里,拉家常、谈现状、话发展,当得知这里一直以来,没有县级部门包联,现状我历历在目,心里很是酸楚,思想的固守、落后的现状,发展的期盼......大家质朴的话语深深的感染了我,所以我决定,放弃舒适的工作环境,来这里为大家做点什么。
初到这个村,感觉这里的人们民风淳朴,百姓勤劳善良,人人热情好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仿佛回到了20年前,那是我第一次走上工作岗位,和现在一样,天天和百姓打交道,说真的,我也是个地道的农民娃,深知农民需要什么,我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有多么高大上,也没觉得自己有多大能耐,来的这两个月时间里,我很少坐在办公室“闭门造车”,天天几乎都在与群众交流,摸底子、找症结,看我们究竟需要干什么?怎样破解难题?怎样改变发展滞后现状?
大家都知道,兴隆由于地理环境限制,饮水问题成了老大难,一直困扰着这里的每个人,前不久去县里开会,我把这里缺水的情况如实汇报给了县领导,我说兴隆因为水的问题,已经到了怨声载道的地步了,这事引起了县政协康主席的高度重视,随即安排了技术员入村实地踏勘水源,兴隆缺水的问题在今年内会得到有效解决。包括七组通讯信号差的问题,我们正在积极协调移动公司,当然,还有没有完善好的电、路、讯等诸多的项目将陆续进村,为什么说这些,我想告诉大家,项目的实施和落地,受益的是兴隆村的每一个人,而不是只有贫困户。
兴隆今年进入脱贫攻坚工作序列,2019年全村将实现整体脱贫出列,当然,到2019年,全县、全国都要脱贫,简单的说,全中国到2019年后,也就没有贫困这一说了,这是习主席的庄严承诺。所以对兴隆来讲,这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错过机遇,后果不言而喻,如果放手一搏,结果或许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最近一段时间,为了贫困户一事,在家的、在外面的,争的那叫一个热火朝天。在家里的,凡是找过我们的,我们村上的干部、镇上的干部都挨家挨户的去核实、去察看,晓之以情,动之以理。通过沟通,很多人给予了支持和理解,在这里,向在外面的务工的和在外的网友致歉,由于我们工作不到位,很多人不了解政策知识,造成了大家的误会和不解,很是理解大家的心情,相信大家的出发点都是为兴隆将来着想,我也一直关注大家聊的这些,有骂爹的、也有骂娘的,我想泄愤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只有大家摒弃前嫌,着眼未来,用包容、公正的心态面对现在,所有人拧成一股绳,借着扶贫东风,把兴隆的事办好,把大家的事办好。只有你们理解支持了,我想我们的工作会更加顺利推进。说到这里,我想告诉大家,我们的干部是执行政策的,按政策要求办事是原则,如果违背政策和原则,一旦查实,不但会受到上级处分,更重要的会留下千古骂名,也是千古罪人!同时,希望大家也理解下我们的干部,说白了,他们现在都是舍小家为大家,都比较辛苦,人心都是肉长的,大家都要换位思考,都不容易,本来都是为大家办事,结果换来的是心寒,我相信这也是大家不愿看到的。
兴隆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很多人在外“淘金”多年,都有着丰富的阅历,相信也有很多有实力的老板,如果有想返乡搞发展的,或者身边的朋友有投资意向的,我们热诚欢迎大家回乡共同发展。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我来这里或许也就短短几年时间,也干不出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来,也没有什么庄重的承诺,我只想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在这里做点事,哪怕都是些不值一提的小事,等将来再来这里的时候,起码有人喊我进屋喝水,还勉强认识我这个人,有这些就足矣!
好了,就这些吧,能力水平有限,没有华丽的措辞,也没有豪言壮语,只想用朴实的语言更接地气,也请大家给我这个半道出家的第一书记一点时间和空间,踏踏实实的去干点老百姓想干的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