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闻网讯(通讯员 沈沙沙)“去年4亩的稻田收了3090斤谷子,每斤谷子能卖到2元呢!三千多斤有机稻谷我卖了6千多。今年我再接再厉种7亩,稻田里的泥鳅也还没捉,犁地的时候看见泥鳅都筷子长了,留在田里肥田!”新庄村二组的刘友兵一边比划着泥鳅的长度,一边高兴的说道。
望着眼前秧田育出的嫩绿秧苗,有机稻种植农户们脸上洋溢出喜滋滋的神情。迎丰镇新庄村稻鳅养殖模式的有机稻米已经初有成效,去年合作社收购价1.6元每斤,销售后每斤再补助0.4元,农户的稻谷平均以2元每斤的价格出售,这让种植户尝到了甜头。今年合作社继续推广种植有机稻,群众纷纷响应,仅新庄村就种植了160亩,发放有机稻种320余斤。
“无添加,原生态,用过去的老方法种出的谷子才能卖出好价钱”成了贫困户都知道的“致富经”。迎丰镇新庄村五两沟有机水稻种植示范基地去年试种植采用稻鳅共养模式发展有机水稻,并成立了有机水稻合作社,34户农户积极入社。今年,新庄村党支部结合能人兴村战略,将有机水稻种植作为主导产业来抓,村上种植大户分别带领贫困户共同发展,采用土法种植,播撒有机肥料。合作社联系县农林科技局为种植户们组织有机水稻种植培训,为发展带动这项绿色增收产业,县农林科技局免费提供谷种300余斤,并标配要求一亩地2袋谷种,还为种植户提供有机肥12吨。
眼下,田里的水稻育苗大棚已经解开,秧苗沿着育苗地块整整齐齐的排序着,一排排绿茸茸的颜色着实让人欢喜。田间地头,农户挽起裤脚,牵着耕牛犁田,为接下来的插秧做准备。而这些有机秧苗从育苗时就采取土法种植,覆土均匀,泼洒青肥,培育出的秧苗壮实,抗逆性强。下秧时节一到,各家各户就要将这些秧苗分株栽进稻田里。“这种土法种出的有机米就是比普通米煮出来的米饭香。”这是大家对有机大米最直白的赞扬。
在迎丰镇,有机水稻不再是新庄村独有,这条产业新路径已经复制到其他各村。“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为种植户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产业帮扶,产前免费提供谷种、产中进行技术指导、产后合作社收购。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为脱贫增收承载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