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被选派到汉滨区双龙镇桥山村任第一书记。初到桥山村,我被山村秀美画面深深吸引。但随着工作的深入,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里地理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收入低,脱贫任务十分艰巨。
桥山村共有272户1115人,一到村我就挨家挨户走访,尽快了解村情民情。推开贫困户谢应怀家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破旧的房屋和蜷缩在床上的一个智障儿子,老两口本身就体弱多病,但依然含辛茹苦地抚养着完全没有自理能力的儿子;贫困户曾玉兰,年仅9岁,失去父亲,母亲至今杳无音讯,与体弱多病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家徒四壁,生活十分艰苦。晚上,我躺在村支部活动室,闭上眼睛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谢应怀浑浊而忧郁的眼睛、曾玉兰稚气未脱而略显老成的小脸,我心情非常复杂,莫名的酸楚、巨大的压力,同时我也暗自下定决心,即使再苦再累也一定要想方设法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当好“第一书记”,首要是和当地群众建立深厚的感情,成为群众的“心里人”。山村群众居住分散,有些家跑一次来回得步行2、3个小时,不少群众家中养着狗,刚入户时,狗追着咬,去得多了,狗也熟了,老远跑过来迎。通过反复走村入户,我和群众成了朋友,许多群众有心里话愿意跟我讲了,有事情愿意找我帮了,东家停电停水了,西家地被邻家占了,不管白天晚上,群众有事总会给我打电话。
俗话说,要致富靠干部,作为“第一书记”,我始终牢记要发挥好党支部的堡垒作用,引领脱贫攻坚工作稳步推进。为了发挥能人大户的带动引领作用,我和支委会研究确定了“支部+产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思路,引导贫困户参与合作社。同种茶大户陈寿平促膝长谈,引导鼓励他当年投资430万元,扩建450亩茶园,带动了28户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劳务输出等,解决了他们增收问题。积极动员返乡青年谢连军开办了强军养殖合作社,投资380万元,建成高标准羊舍350平方米,养羊200余只,通过流转土地、劳务输出等为36户贫困群众增收近10万元。通过和金融部门的有力衔接,累计为贫困户金融授信95户456万元,积极帮扶贫困户创业,通过自身努力脱贫致富。
记得刚选派我到村上时,朋友劝:乡下辛苦,夏天夜晚蚊虫叮咬,冬季潮湿冰冷,还开着自己的车,你倒图什么呀?我笑着说,工作需要嘛。为了抓好工作落实,在村上一呆就是两个周,回去的时间越来越少,每当我拖着疲惫憔悴的身躯回到家时,看到妻子独自带着不到2岁孩子的那种辛苦,我很内疚。2016年6月,我接到家中电话告知妻子因急性胃溃疡晕倒已被送到医院,当时同志们劝我说,你赶快回去吧,我心急如火,想到眼前未做完的工作,直到晚上9点多才赶到医院。一次夏季防汛期,我与村干部驱车赶往撤离户,天色很暗,雨越来越大,下山的路异常湿滑,当走到一个长坡路段时,车辆突然刹车失灵,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大山,紧急之下司机将车冲向山体,车是撞停了,全车人都惊出了一身冷汗。村上的工作很辛苦,但辛苦之余,看到了村容村貌的变化,看到了贫困户生活的改善,我感到充实而欣慰,虽然付出了,但收获的是满满的快乐。
虽然扶贫帮困工作告一段落,但这片心中的家园永远值得我留恋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