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城是安康地区行署和安康县人民政府的驻地,也是陕南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之一。城区跨汉江两岸,东西长约11公里,南北宽约3.5公里,面积约38.5平方公里,人口近10万,其中城区人口7.4万。
秦汉时,县城在汉江北岸(名叫西城县),后因汉江侧蚀,为水所毁。宋明时,建城于汉江主流右侧一个较高的心滩上,城北临水,城南为汉江的洪水河床,平时干涸,发大水时,便有洪水通过。因地势太低,城池屡遭洪水淹没,1583年(明万历十一年)大水毁城,死亡数千人。次年,在原城南一里外的赵台山下另建一城,名为新城。清顺治四年(1647)又在原城基础上建城,称为老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和四十五年(1706),又迭遭洪水为患,被迫再次迁居新城,清嘉庆十三年(1808)再次重建老城,恢复城堤,防范洪水。清末以后,新老城并存,官衙、居民、商店多在老城。新老两城之间为一宽浅的洼槽,保留着汉江洪水河床的地势特点。解放后,城市建设迅速发展,新建了许多工厂、机关、学校、商店、医院和宽阔的街道。有许多大的单位建在历史特大洪水位以上的一、二级阶地或丘陵地上,新老城之间的洪水河床上,也建起了邮电局、交通局、科学技术委员会、招待所、地区医院、解放路中学等许多高层建筑群,初步形成了三条南北向的街道,把新老两城连接成为一体,大大改变了安康城的面貌。但是新的城镇的主体仍然坐落在汉江的心滩和洪水河床上,处在汉江特大洪水的威胁之下。
今年安康汉江洪水之大,在历史上并非空前。根据历史记载和调查成果,安康自十五世纪初到1982年的580多年间,遇到决城墙,破堤防,房屋大量倒塌的历史大洪水(即调查洪峰流量达到27000立方/秒以上的洪水),共发生过17次,平均约34年一次。其中,达到水漫城池,全城片汪洋,房屋坍塌殆尽,人口大量死亡的历史特大洪水(即调查洪峰流量达到31000立方/秒以上的洪水)共有如下9次:
1416年(明永乐十四年);
1472年(明成化八年);
1583年(明万历十一年);
1674年(清顺治四年);
1693年(清康熙三十二年);
1724年(清雍正二年);
1770年(清乾隆三十五年);
1852年(清咸丰二年);
1867年(清同治六年)。
加上今年的特大洪水,便是第十次了。其中洪峰量最大的为1583年,调查流量达40000立方\秒,是安康近千年来最大的一次洪水,也是安康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水灾。
从总结历史经验出发,我们暂不讨论安康今年的洪水。千多年来,类似今年的特大洪水已经有过9次。平均约64年一次。相邻两次特大洪水的时间间隔,变动范围为15年至110多年。多数为46-82年,间隔最短的为1852年至1867年之间的15年和1693年至1724之间的31年,间隔时间最长的为1472年至1583年的111年(1867年到1983年为116年)。1583年1983年两次特大洪水相隔整400年。这两次与前两次特大洪水的时间间隔是110多年,灾情也都是最严重的。这种巧合可能是偶然的,因为今年的最大造灾流量远未达到40000立方/秒,而情的严重性却是空前的。
上述关于安康城的1416年至1867年的9次特大洪水,历史多有记载。
解放后,从汉江的流域规划与治理出发,专门组织过多次洪水调查。1953年-1954年汉江流域规划阶段,“长办”曾组织力量对汉江干流和主要支流进行过大规模的调查;1965-1966年,“长办”又进行了一次复查;1971年和1973年,电力部水电第二工程局设计院,结合安康工程设计,又在安康至白河段进行了两次补充调查,通过这几次调查,不仅基本上查清了近百年来历次较大的洪水,而且基本上查清了近600年来的9次特大洪水和8次大洪水,为安康城镇防洪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科学依据。
严酷的历史教训和今年的灭顶之灾,给人们提出了一系列迫切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例如:安康城为什么屡遭洪水洗劫?今后重建安康城怎样才能避免类似事件重演?在重建安康城之前,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地提供科技资料,为建好安康城出谋献策。
(1983年8月 杨起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