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农村的党支部书记,我现在的百分之分八十的精力都用在脱贫攻坚上。”近日,汉滨区劳模、双龙镇新华社区党支部书记、新华社区茶叶合作社法人罗先印见到记者开门见山地说,“能带领社区的群众摆脱贫困走上富裕,不仅是我的希望,更是我的责任。”
新华社区位于安康到双龙镇的公路边。这里是“陕茶一号”的诞生地,也就是一棵茶树成就了一个产业的地方。驱车公路上,南北两山上郁郁葱葱的茶园在阳光的照射下绿意盎然,虽然已经过采茶季节,但随风漂浮的茶香依然沁人心脾。
“现在的新华社区是在2015年1月行政改革中,将原来的新华村和天宝村撤消后而合并建立的,辖25个村民小组706户3078人,通过认真摸底排查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70户762人。”罗先印介绍道。为了按要求做到数字精准,并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进行建档立卡,身为党支部书记的他,最近这段时间几乎是连轴转,他不仅要走进农户家中了解最真实的情况,而且还得面对各种检查验收、抽查。为此,他将社区两委会成员各个组组长分为7个工作组,逐家逐户进行上门摸底排查,并组织召开村民评议会议,确保该建档立卡的一户都不落下,不该进入的一户都不进入。
“要想富民强村,必须产业先行。”罗先印介绍说。早在2010年,仍是新华村党支部书记的罗先印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他便根据新华村有务茶的历史,南北二山的土地能成茶的条件,由村干部牵头,成立了新华社区茶叶产业合作社,流转土地发展茶叶产业。
在合作社成立过程中,为了起到带头引导作用,以罗先印为首的5民村干部便率先投资入股,发动周边60多户农民以土地或带资带劳的方式入股,当年就建设标准化茶园120亩。随后,他们又扩大规模,建设了150余亩的茶苗繁育基地和年加工20万吨的茶叶初加工厂。
他们确定采取 “支部+股东+农户”的运行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在社流转村民土地时,优先考虑让村民以土地进行入股让其获得分红收入,对不愿意入股农户,则以每年300到600的价格进行流转,并且在同等土地的基础上,价格从高不从低,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户的收入。对不愿流转土地,且有条件建园的贫困户,由合作社为其提供苗木,帮组他们建园,并按照市场价优先收购他们的鲜叶和枝条。对没有条件发展产业的农户,优先让他们在园区务工,并在茶叶收获季节为其提供采茶岗位,让他们通过劳动获得工资收入。
采访当天,正值茶叶施肥管护阶段,有20多人正在给茶园施肥。而这些人中,大多数都是妇女和老人。记者询问:“你们在这儿干一天活给开多钱工资?”“不管吃喝每天每人都是80元。”其中一妇女回答。“干上一年下来能挣上两三万块钱,而且把家也照看了。”其他几位村民都附和着说。据罗先印介绍,近几年来,每年不算采茶使用的临时劳力,长期在园区务工的农民就达80余人,而这80多人中,来自贫困家庭的就有37人。
“这几年,部分建园发展茶叶产业的贫困户也挣了不少钱。”罗先印举例说,贫困户谢应友为无房户,两个孩子都小,且妻子为弱智。前几年,在合作社的帮扶下建了茶园,合作社为其提供了苗木和技术指导,每年还给500元管护费。去年新茶上市时,他家茶园采得鲜叶就买了1.2万余元。在修剪枝条中,他又卖了近万元的枝条,实现了提前脱贫。“2016年,合作社茶苗、茶叶销售总额为300万元,可其中150多万元都是收购村民的茶叶和枝条,120万元用于发放劳务工资,再除去土地流转、肥料等费用,但是看到贫困户走出了贫困过上了好日子,股东们还是很欣慰。”采访结束时,罗先印这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