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闻网讯(通讯员 唐玉梅 )安康市汉滨区关庙镇唐淌村是汉滨区关庙镇北部最边远的贫困村之一,地处山高坡陡的将军山,全村山高坡陡,交通不便,是全国贫困人群监测点,全村三分之一人口为贫困户,更为其中还有160多名村民是残疾人,这些人或智力低下或肢体残缺,更没有一技之长。 长期闭塞落后的交通条件,贫瘠而恶劣的自然环境导致该村经济发展缓慢,至今还有很多群众在贫困线上挣扎,每当说起这个村的的脱贫任务,各级领导就觉得好比是孙悟空听人念金箍咒,头疼。
脱贫攻坚的硬仗怎么打
面对唐淌村这样的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脱贫攻坚的路子该怎么走呢?作为土生土长的将军山人,唐淌村村委会主任唐甲升一直在思考:怎么利用将军山的山地自然环境,结合当地村民的实际情况,找到唐淌村发展致富的“命脉”,带领将军山方圆百里的村民走出一条既能够可持续发展,又符合唐淌村村民实情和背景的特色致富路呢?这条致富路既要真正能为村民带来看得见的实际收入,能够切实改变村民现有的贫困状况,又要有利于保护和发展将军山既有的绿色生态环境,能够可持续发展,汇聚民智,让村民看见希望,有盼头,有奔头。
自从1996年从上海清华科技学院毕业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乡村医生之后,12年的山区赤脚医生的行医生涯让唐甲升的脚步踏遍这座大山的每个旮旯窝,也让他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在这片贫瘠的山林里生活的父老乡下们被贫穷的生活挤压的深重而残酷的命运,他们都是与他沾亲带故的血脉相连的亲人。山高路远的他们,常常有病无钱治疗,他的小药箱空了又满,满了有空,他的账本密密麻麻写着5元、10元、上百元不等的账目,都是乡亲们看病欠下的药费,很多村民常常小病拖成大病。每当深夜行医归来,他的脑海里都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那一个个熟悉的面孔上凝聚着因为贫病而愁苦的表情,他常常彻夜难眠。
12年来,药箱、雨衣、雨鞋、手电,是他翻山越岭、走村串户行医必备用品,不论是天晴下雨,还是酷暑严寒,只要有人请他去看病,他都毫不推辞,立马前往,但他治得了他们的头疼脑热,却无法让他们燃起对生活的希望,无法改变他们贫穷的现状。十几年的行医生涯,良好的医德医技,在群众中赢得了好的口碑,2008年村委换届中,唐甲升被群众选为唐淌村委会副主任。
不当村医当农民
走马上任当上了村干部,扶贫是首当其冲的头等大事。经过多方考察,查阅科技书籍,唐甲升根据兄弟乡镇的发展路子,决定带领村民走富硒生态养殖的扶贫路。为了让村民看得见这条路子的成效,为了让自己的致富经有说服力,让村民有致富的榜样能让他们照葫芦画瓢的去干,身为村干部,自己必须首先做一只致富路上的“带头羊”。
唐甲升决定把自己付出了12年心血的村卫生室交给妻子全权打理,自己一心一意四处取经为村民谋福祉。他多方筹资,四处学习经济林种植和管护技术,主动参加科技培训,积极努力将医生的身份转变成一个合格的职业农民,学经营,学管理、学养殖技术,苦干苦学,2009年,他率先栽植核桃50余亩,林下养富硒山羊1000多只,2013年,又投资50多万元在安康城兴安菜市场经营水产干货,兼营蔬菜配送服务,很快成为村子里的致富冒尖户。
科技培训树信心
闭塞的自然环境和落后的经济条件,让很多在贫困线上挣扎的群众缺乏致富的信心,长期的贫穷生活让他们看不见对未来的希望,很多人得过且过,没有一技之长,还有很多人或智力低下或肢体残缺,唐甲升对这些村民的生活情景和精神面貌心知肚明。这些人如果没有得力可行的帮扶措施,没有切实可行的扶贫措施助他们一臂之力,即使给他们安排了低保,给他们“输血”,如果他们没有自己“造血”的信念和技能,他们也无法挣脱贫困的束缚,为了实现共同富裕,2012年,他投资110余万元,利用家乡山林水草资源优势,流转土地200多亩,荒坡3000余亩,种植草料,建起了山羊养殖场,注册成立了安康市汉滨区甲升生态养殖合作社,挂牌成立了汉滨区残疾人科技扶贫助残帮扶示范基地。
2015年 ,他依托合作社及羊产业协会,组织召开残疾人创业现场会,多次邀请专家为残疾人培训种养殖技术,受训1100人次,其中298名为残疾人。累计发放教材900余套,发放肉鸡种苗6000只,为重点残疾家庭发放帮扶资金14万元。
为推动合作社富硒白山羊养殖业发展,吸纳更多的贫困群众就业,他组织成立了汉滨区首个羊产业发展协会,并积极通过口口相传在全区发展会员120人,2015年4月,他组织召开残疾人创业现场会,邀请农业技术、养殖技术专家到养殖扶贫基地,面对面为残疾人授课,培训山羊、生猪、家禽养殖技术,讲解核桃栽培、嫁接、管理等林果种植技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周边村的所有残疾人和部分群众也闻讯赶来,将会场围了个满满当当,掀起了一场残疾人学技术谋创业的热潮。活动当天,298名残疾人在现场参加了培训学习,养殖扶贫基地累计发放教材900余套。
有了技术支持,村民有了种植经济林、养殖富硒羊、林下山鸡、走地猪的信心,合作社统一收购统一销售让村民看的见效益,也看见了希望,有技术,有种苗,又无销售的后顾之忧,村民终于有信心敢放开手脚干。村民唐贵齐在进入富硒养殖扶贫基地之前,因为身患残疾没有成家,吃饭饥饱不均,连一套出门穿体面的衣服都没有,自从到养殖合作社当上了饲养员后,他穿上了基地给买的新衣服,现在不仅一日三餐有了保障,到了月底还有工资拿。
合作社为了接纳更多的残疾人就业,建立长效科技生态养殖扶贫帮扶机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部分有创业愿望,有学习能力的残疾人进行养殖培训,采取提供资金+养殖技术培训+种苗的帮扶模式,改“输血”为“输血+造血”,对村民进行手把手的示范,让村民们有了致富的信心,尝到生态种植、富硒养殖的甜头,感到生活有了奔头。
村民唐明平因为在外务工受伤导致下肢截肢,家里失去了顶梁柱,没了经济来源,全家四口人挤在两间低矮、陈旧的土坯房中艰难度日,两个孩子也因为家庭经济拮据面临辍学,唐明平想到自己是个废人了,不仅挣不来钱还成为家庭的拖累,非常沮丧一度陷入了绝望。养殖扶贫基地了解到他家的困难情况后,主动与其结对帮扶,养殖扶贫基地在帮扶资金、技术和种苗的基础上,第一年给他无偿提供启动资金400元、生猪种苗1头、肉鸡种苗15只,当年就实现净利润2000余元,这不仅缓解了唐德礼家庭的生活压力,还帮他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心。2014年,在乡亲们的帮助下,他建起了三间两层宽敞明亮的新楼房,虽然现在家庭还有些外债,但唐明平心里却无比轻松,因为养殖扶贫基地已经带领他趟出了一条残疾人创业致富之路,只要自强不息,踏踏实实的沿着这条路朝下走,脱贫致富过好日子有了奔头。
2014年,像唐贵齐和唐明平这样得到养殖扶贫基地帮扶并走出困境的残疾人达到了30人,长期跑这条山路的司机说每当老乡们提起加入合作社,说起富硒羊,一个个眉飞色舞,大家对谁家的羊养的多,养的肥,年底的收入多少,来年可以再多养多少信心满满。
在合作社的带动和引领下,在镇政府和区畜牧中心、区农广校的大力支持下,2015年羊产业协会在关庙镇徐岭村建立了汉滨区首个山羊人工授精站、在唐淌村成立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基地,与农广校共同开展山羊养殖职业农民培训3期,建立山羊职业农民培育田间学校3所,开展职业农民的技术培训。
截止2015年底,他把示范基地与扶贫工作深入对接,探索出了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贫困户的区域精准扶贫的“唐淌模式”,协助成立了关庙镇脱贫攻坚特色养殖农民专业合作总社和9个农民专业合作分社,使入社社员的养殖规模和养殖技术水平得到稳步提升,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户均纯收入达1.5万元,为唐淌村脱贫攻坚及实现生态林下养殖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做出了积极探索和贡献。
2015年甲升兴隆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被确定为汉滨区山羊产业职业农民培训实训基地、被确定为汉滨区农广校甲升农民田间学校,2016年甲升兴隆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被认定为陕西省职业农民培训实训基地。
开创科技扶贫“唐淌模式”
按道理说,在扶贫助残的工作中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很了不起了,照着这样的帮扶速度,要不了几年全村180余名残疾人就可以轻轻松松的跨过贫困线了。但是唐甲升仍不满足,始终觉得扶贫力度还是太小,速度还是太慢。为了拓展生态养殖产业,打响金州甲升富硒羊肉品牌,探索合作社+贫困群众的精准对接机制,推动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唐甲升开始思考如何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把示范基地与扶贫工作深入对接,探索出了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贫困户的区域精准扶贫的“唐淌模式”,
在区畜牧中心,区农广校,区残联的大力支持下,全村发展生态有机富硒山羊7000只,养牛100头,养鸡20000羽,实现人均增收1000元目标;同时合作社将拿出10万元资金在全村精准扶贫的统一安排下继续帮扶贫困户和残疾人,按照统一销售养殖产品,统一按养殖计划向贫困户及残疾人提供仔猪、鸡苗、羊羔,统一进行技术培训,统一进行疫病防治工作的方式帮助他们早日脱贫。
2015年10月28日在关庙镇甲升兴隆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倡导下,以中级职业农民唐甲升为理事长的汉滨区羊产业发展协会正式成立。协会通过技术示范、技术扶持、带动、帮扶、指导,会员已由成立之时的21个发展到84个,带动山羊养殖户176户,羊存栏从成立之初的7834只发展到现有的30000多只,养鸡10000羽,养牛500多头,销售400多万元,实现纯收益100万元,支付农民务工报酬50余万元,
因为坚持绿色生态富硒养殖,金州甲升富硒山羊肉、林下鸡、走地猪味道鲜美,产销两旺,基地生产的金州甲升富硒羊肉已远销西安、重庆、成都、甘肃、十堰等地,从而实现了脱贫增收目标。
信心指引方向
脱贫攻坚其路漫漫,唐淌村发展科技扶贫,采取合作社+科技培训+农户富硒种植、养殖+统购统销扶贫的路子得到了区政府、区残联、区科协、区畜牧中心,市、区农业局、区农广校的积极支持。八方援手,羊产业协会在区政府、区残联、区科协、区畜牧中心,区农广校等的帮扶下,,经过几年的努力,把150余户贫困户联合起来,使他们在协会的带领下抱团发展,由协会统一组织屠宰、统一销售,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协会以贫困户为主要培训对象,共举办山羊养殖培育班5期,邀请市区畜牧专家对210名山羊养殖户及会员进行养殖技术培训;按照“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指引,在协会党支部的带领下,不断完善“支部+协会+贫困户”的脱贫模式。
3年来依托合作社、羊产业协会、培训实训基地通过组织开展养殖实用技术培训、巡回技术指导、安排残疾人贫困户就业、配送仔猪、鸡苗、羔羊、产品销售等途径,帮扶了180余名残疾人发展产业脱贫致富,
汗水浇灌希望,信心指引方向。甲升兴隆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计划在2017年投资380万元,新建山羊屠宰、贮藏、加工、运输、销售一条龙企业,以吸纳和解决更多的贫困群众就业。
关庙镇将军山唐淌村变“低保”“输血”为科技“造血”,创建和探索的合作社+贫困群众的精准扶贫对接机制,走“提供资金+养殖技术培训+种苗+统购统销的合作社管理”帮扶贫困户脱贫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和拥护。有村民自编自唱:
唐淌漫山红艳艳,
百人团聚谋发展,
科技扶贫变观念。
养羊模式甲升版,
村民受益心里甜,
脱贫致富合作干,
“唐淌模式”被安康电视台、安康日报、汉滨新闻、汉滨时报等多家媒体采访报道,得到省市区领导的充分肯定。在汉滨区第七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他高票当选唐淌村委会主任,2015年11月羊产业协会被安康市科协、安康市财政局授予安康市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先进单位;2016年6月被汉滨区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