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闻网讯(通讯员 谭苗)在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的道路上,对于广大司法干警、律师和法律工作者来说,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肩头的责任与使命。毕竟,只要能够不折不扣把法律援助工作做实、做细、做优,就能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就能够依法捍卫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法律援助部门面对新的形势与任务,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应当切实优化队伍自身建设,通过更多的主动而为,为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发挥重要效能。
助力脱贫攻坚,法律援助部门要切实优化队伍自身建设。脱贫路上,无论是司法干警,还是律师及法律工作者,可谓是使命在肩、责任重大,面对中央不断优化作风建设的大形势,面对司法干警对队伍综合素能提出的新要求,面对人民群众寄予的新期待,作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的司法干警、律师和法律工作者,必须要从各方面提升自我,要勇于自我加压。首先,要切实以喜迎党的十九大为契机,不断加强对党章党规、系列讲话的学习领悟,要真正让先进理论思想武装自身头脑,要在内心深处牢固树立司法为民、公正执法的理念,要妥善运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身权益,真正让广大民众信赖,要通过持之以恒提供的法律援助服务,让公平正义之光照亮全社会。
无论是司法干警,还是律师及法律工作者,既要具备真情为民、主动服务的作风和态度,更需要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能,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为百姓服务,才可以更加从容妥善地利用好法律武器。因此,作为司法行政部门来说,必须要常态化加强队伍素能培训,要通过岗位练兵等活动,激发大家主动学习的意识与态度,要在单位内部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要通过“典型援助案例评选”、“我的精彩援助故事”等更多活动,切实彰显司法干警、律师及法律工作者的岗位成就感、归属感,既要引导大家与时俱进汲取更多的法律知识,也要不断提升大家与百姓“打交道”的技能,要真正做到以心换心、将心比心,真正做到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
助力脱贫攻坚,法律援助部门要加强宣传,保障政策入脑入心。对于广大百姓,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来说,一旦遇到各类涉法问题,如果不能妥善借助法律渠道来捍卫自身权益,那么,很可能会通过极端方式来试图达到维权效果。殊不知,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难以达到维权效果,反而容易让自己陷入违法犯罪的道路。比如说,有的农民工遭遇欠薪之后,不能依法通过劳动部门来合理维权,反而对存在恶意欠薪的老板暴力相向,这样一来,势必会让自己受到法律制裁。另外,有的年轻男女在婚恋受挫后,为了追回“彩礼”等相关费用,不能心平气和妥善处置,却试图用恶性行为来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可是,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近些年来,一些地区之所以频发极端恶性事故,与法律援助工作的缺位密不可分。
因此,在当前公众法律素养不断提升的现实环境下,必须要通过更多脚踏实地的努力,真正让法律援助知识渗透到广大公众的思想意识形态当中。在这个过程中,法律援助部门必须要发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既要充分借助当下蓬勃发展的各类新兴媒介,常态化做好法律援助政策的宣传推广工作,同时,也要通过走村入户大走访等方式,“零距离”、“面对面”向百姓宣讲法律援助中心相关常识。此外,还要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和手段,比如,可以精心设计编排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小戏、小品等,将法律援助政策巧妙地融入其中,从而让百姓一边欣赏喜闻乐见的文化节目,一边潜移默化中接受法律知识的熏陶与润泽。
助力脱贫攻坚,法律援助部门必须要依法捍卫人民群众正当权益。当人民群众需要法律援助的时候,我们必须要主动作为,而且,要通过我们实实在在的努力,要让百姓感受到法律的正义,要让他们真真切切感受到社会的公平公正。因此,对于每一位司法干警、律师及法律工作者来说,不仅要热情周到、耐心细致回馈好百姓的每一位咨询以及每一次诉求,而且,必须要借助“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系列活动,切实优化作风,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前瞻性、创新性。比如,我们要常态化加强与各级政府、公安、民政、劳动等部门的对接,有效拓宽法律援助的触角,变百姓等待援助为主动上门援助,要为辖区贫困等弱势群众建立法律援助案例,真正做到应援尽援,保障法律援助工作无死角、无盲区。
另外,对于法律援助部门来说,绝不能死板教条开展工作,要通过法律援助有效增强公众守法、依法维权的自觉意识,要切实在潜移默化当中提升公众的法律素养。我们可以借助走村入户大走访等形式,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要设身处地为百姓排忧解难,通过真情爱民的行动,赢得百姓的信赖与支持,从而与群众之间建立起良性互动。比如,近两年来,石泉县法律援助中心通过踏深山、进农户工作法,先后及时矛盾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达320余件,为夯实社会平安根基奠定了坚实基础,也让广大辖区民众见证了法律援助部门优质高效、扎实细致的工作作风,从而提升了公众的信赖感、归属感。
石泉县曾是一个恶性命案高发、多发地区,现如今,通过我们多个部门携手并肩的努力,通过公众法律素养的普遍大幅提升,我们掀开了连续三年“零命案”的新篇章,我们平安村街数量达到92%以上。近两年来,先后依法妥善解决各类援助案例达170多起,借助法律力量捍卫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面对当前的新形势、新任务,法律援助工作大有可为,每一位司法干警、律师及法律工作者当应在本职岗位上践行“工匠精神”,用坚持不懈的“奉献指数”,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