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安康现代化经济体系
——访市人大代表廖良成
记者 艾蓓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字句中充满内涵和动力,鼓舞人心、催人奋进,2018年,全市发展改革系统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为建设安康现代化经济体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市发改委主任廖良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廖良成说,过去一年,全市发展改革工作在追赶超越中取得新成效、亮点纷呈,一些创新举措和工作成效也得到了中省肯定和支持。2017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974.7亿元,增长1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49.3亿,增长24.1%,增速均居全省各市区第一,22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00亿元,扩大有效投资、脱贫攻坚考核均居全省第一方阵。开展全市项目巡查活动,先后组织4批次259个总投资737亿元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办项目策划包装培训会13场次,策划包装PPP项目72个,新开工项目20个,完成投资近9亿元。争取中省各类项目建设资金25.3亿元,其中用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项目资金,较上年净增4亿元。开发性金融支持返乡创业工作形成“安康经验”,制定了涉农资金整合项目管理办法,争取以工代赈资金9.4亿元用于脱贫攻坚,当年122个计划脱贫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提前完成。苏陕扶贫协作与经济合作不断深化,安康与常州两地互访交流的深度与广度创历史新高,争取苏陕扶贫协作资金1.42亿元,居全省各市区之首,创新扶贫协作资金使用模式,得到省上充分肯定和支持,并作为我省的创新亮点上报给国务院扶贫办。
廖良成表示,2018年要把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到发展改革工作的方方面面,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落实到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搞好协调服务的各项工作之中,加快构建具有安康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实施“十三五”规划。强化规划引领和协调服务,加快推进“十三五”规划重大任务和重大项目实施,开展规划纲要中期评估。编制完成“湖城一体”、汉江生态经济带、低碳城市、秦岭和瀛湖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等一批事关全市发展大局的规划,研究制定发展枢纽经济、流动经济、门户经济的实施意见。二是扎实实施“五新”战略。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聚焦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改革开放、脱贫攻坚和提升城市品质等,推进全市“五新”战略实施。三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抓好重大项目的谋划包装、建设推进和招商引资,全年计划建设重点项目210个年度投资465亿元,新策划包装亿元以上PPP重大项目30个,争取开工10个。加快推进富强机场、安岚和平镇高速、白河和旬阳电站、旬阳烟厂技改、镇坪中药颗粒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协调推进西北纺织服装产业城、西北电子信息基地等项目建设,争取开工建设西渝高铁试验段、瀛湖旅游轨道交通项目。以项目谋划、储备为抓手,积极主动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四是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把乡村振兴作为全局性战略,制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构建特色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五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以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为抓手,创新举措抓好恒口镇级小城市、低碳城市试点等一批改革试点,为改革攻坚提供新鲜经验和实践标杆。六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在市县层面精准落地,加快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建立健全生态保护体制机制,启动“三区三线”划定工作,严格执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同时,加强物价、粮食工作,为市民营造良好价格环境,保障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