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闻网讯(记者 杨迁伟 )面对“中国式过马路”,不少城市都在大力推行文明交通“车让人”行动,安康也于今年6月份开始,在安康城区推行“车让人”活动,纠正车辆在斑马线不礼让行人的问题。那么,活动开展的效果究竟如何呢?
12月21日上午,记者来到安康城区大桥路培新街路口,由于附近有学校、市场等,车流和人流量较大,属于重要的交通节点。因此处没有红绿灯,行人过马路与南北方向的车辆直接造成冲突。 在斑马线前方用白油漆写上的“车让人”三个大字格外醒目,但似乎并未对过往的司机起到提醒作用。据观察,在有行人需要过马路时,大部分车辆并未做到礼让行人,甚至有司机毫无减速的意识。行人也同以往一样,站在马路边或者隔离柱处,伸长脖子待没有车辆时才过马路。
随后,记者在大桥路秦巴市场处看到,5分钟内,由北向南通过的车辆有80辆左右,期间行人过街8次,只有7辆车礼让行人,其它大部分均未礼让行人,也有少部分在即将行至斑马线时减速行驶。
“安康的司机基本上是不会礼让行人的,有个别司机不但不让还骂人。”家住高新区的刘汉桥深有感触,有一次过马路,当走到路中间时来了一辆车,车子刹车停下来了,但司机出口便是脏话责怪刘大爷耽误了他时间。“民众的素质也需要提升,有些人过马路根本不看,直接就冲过去了,司机刹车都来不及,现在的社会人人都要讲礼貌、讲文明。”
在记者随机采访的十几位市民中,95%的市民表示自己在过马路时并未被礼让过,只有少数人碰到过车辆礼让行人的情况。“车子在碰到人过马路时会开慢一点,人也要走快点,那么多的车,一旦停下来就堵住了。”汉滨区九里湾村民陈阿姨经常挑菜来城区卖,她认为司机在过斑马线时首先应该减速,以免造成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