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 陈楚珺
“我们已初步摸清全市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场所基本情况,并坚持动态复核,严格执行‘六项封控隔离措施’,可随时根据上级指示进行下一步动作。”贾迎军一边整理着方案文件和落实情况表,一边对记者说。作为安康市天然林保护中心动管站站长,贾迎军从农历正月初二重回岗位,至今已和同事们“连轴转”了两个月。
不久前,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在贾迎军看来,这即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举措,也对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态保护和公共卫生安全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贾迎军告诉记者,在决定出台前,作为林业部门一方面得抓好野生动物驯养场所封控隔离和全面禁止野生动物交易两个关键环节,另一方面需不断强化与卫生、疾控等部门的沟通、协作,进一步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像宁陕、镇坪这些森林资源丰富的县区,工作量更大。
这一说法,也在当地得到了证实。“从正月初二开始,宁陕林政、森林公安、动管人员返岗,5个野生动物繁育场所及朱鹮野化放飞基地都严格施行封控措施,4处野生动植物检疫检查站都有应急值守,逢车必查。”据宁陕县林业局干部黄积刚介绍,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林业局也对农贸市场、商超及其他食品销售点、镇、村集贸市场进行了巡查,加强了对非法捕猎、贩运、销售、食用野生动物行为的摸排查处。据悉,截至3月11日,各级林业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7045人次,检查养殖场、农贸市场、道路管控4684场次。
实际上,疫情期间的封控措施只是我市林业部门一小部分日常工作的加强版,对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保持高压态势,是从去年2月,全市开展打击整治破坏秦岭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开始的。
“早前林区的群众捕猎野生动物习以为常。因为缺乏法律意识和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一些老百姓有吃食‘野味儿’的习惯,有的以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换取生活费。所以打击起来,面也比较广,再加上一些不法商贩跨区域或者线上交易,打击起来难度就会更大。”据市打击整治破坏秦岭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工作专班干部陈胜军介绍,安康作为南水北调的水源涵养地,林区分布广,野生动物资源丰富,保护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需要各个部门形成合力,斩断利益链条。
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我市各级林业部门紧盯狩猎“枪口”、贩运“路口”、管销“入口”、食用“饭口”,一方面联合公安部门从严从快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形成了强大震慑,另一方面全面开展大排查,精准掌握管控大数据。
“市打击整治专项行动工作专班组织林业、公安、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对集贸市场、宠物市场、野生动物驯养场所以及农家乐、饭店、酒店、中药材生产经营企业展开了拉网式排查摸底,建立完善了野生动物经营监管大数据。”陈胜军相信,要织密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网,就要把各个连接点抓牢,包括最终端。
以前的生态护林员和天保护林员主要精力放在了树木盗伐和森林火灾的防控上。现在,他们经过定期培训,也肩负起了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重任。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共出动巡护监测人员16.7万人次,清理铁夹、陷套、网套、土炸弹等捕猎工具3500多个(套),检查行李货物65万余件,建成“电子围栏”点位37个,打击整治破坏野生动物违法犯罪活动的人防、技防力量得到不断强化。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木材检查站、防火检查站、基层林业站等巡护哨卡作用,从源头上堵住猎杀出售野生动物的第一道防线。”陈胜军告诉记者,全市各级林业部门还将联合交通运输、邮政管理等部门,加大对运输及包裹检查力度,切断非法运输渠道,加强和公安、市场监管、网信等部门合作,加强对线上线下交易市场监管检查。据悉,2020年全市还将加快“雪亮工程”建设,尽快实现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全覆盖。仅镇坪县,就将规划设计72个监控点位,安装摄像头220个,建立全天候、全方位、远程高清实时保护管控系统。
相关部门的责任落实到位,同时也要在发动群众上下工夫。开展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进村组、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户活动;曝光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宣传非法猎捕野生动物的严重后果;开展科普活动,引导群众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深刻认识食用野生动物的危害性,倡导科学健康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陈胜军认为,这些,都是能让群众自觉成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志愿军”的有效手段。
“以前是猎户,但通过教育引导或者成为我们的护林员,或者发展林下养蜂、林下魔芋种植等产业脱贫致富的案例,在安康并不少见。”陈胜军告诉记者,不论是这次疫情防控,还是在系统的日常工作中,足以见得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既能在源头上防范公共卫生风险,又事关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一个地方的生物种类越丰富,生态环境也就更好,自然也更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我们就是要用事实向更多人证明这一点。”陈胜军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