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郭华正
不久前,笔者因病住进安康市中医院疼痛科,经过他们半个多月的精心治疗得以康复,患者的体验和耳闻目睹,留下的印象是:天使尽天职,心燃赤火,常让百姓减病痛;国医扬国粹,西医微创介入,更炼丹鼎铸安康。
筚路蓝缕,坚守初心起好步
疼痛科的经历同其他成功者一样,表明看似寻常,成长却崎岖艰辛。
2017年,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加速建设“中医之城”,中医院优化学科建设,疼痛科应时而生。成立之初的疼痛科却是“弱苗”1枝,没有整建制的系统设备,借用的是骨科诊室办公。时任普通大夫的现科室主任王仕斌迎难而上,他深信机遇总会眷顾奋进者,只要有拓荒牛的吃苦开拓精神,山再高,总能登顶;路再长,定能到达。于是,他每日坚守岗位,在偌大的骨科门诊开始他的“捡漏”,接诊那些保守治疗无效但又没有手术指征的患者。
那时候,人们对疼痛科是干啥的还没有认识概念,但王仕斌从不灰心气馁,咬定青山不放松,凭着医者仁心和高度认真的医术,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它、接触它。2018年,他终于有了科室第一间诊室,配备了一名助手,二人一条心,白天看病,晚上研究病案,努力减轻患者病痛,让病人心服口服,渐渐地,显著的疗效终于在众多患者中树立了疼痛科新科形象,在中医院医苑中显露头角。
疼痛学科态势发展良好,得到医院领导大力支持。2019年,疼痛科终于独立成科,有了诊室和治疗室,有了7人团队。2020年5月开设了病区。3年的发展,疼痛科成为一个集中西医诊疗为一体的特色科室、国家重点专科、中日友好医院疼痛专科医疗体成员科室、陕西省疼痛专科联盟协作单位。他们设置的疼痛门诊及多学科联合疼痛门诊(MDT),配备的德国卡特臭氧治疗仪、射频疼痛治疗仪、EMS体外冲击波治疗仪等先进医疗仪器设备,使以前“有痛无处看或顽固性痛症没人看”的状况得到根本改善。
凭借疼痛学科微创介入专业优势,同时结合医院特点,将中医中药融入其中,借助中医药优势,共同治疗疼痛,使它的诊疗范围日益扩大。各种头痛、神经痛、脊柱源性疼痛、骨关节、软组织、癌性疼痛及缺血性疼痛、非疼痛性疾病、顽固性呃逆、面部神经炎、失眠等等中西结合疗法,不仅成为抗疫中中国方案的亮点,也是治疗疼痛的优势特色,其治疗效果受到患者不断点赞。
生命至上,精术葆康送福音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疗效就是疼痛学科发展的生命力。实践中,他们修医德,行仁术,用优质服务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70岁的贺奶奶,大腿突然剧痛,口服和静脉注射止痛药物都无济于事,病情依旧,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如肝肠寸断。后来到疼痛科,初诊为神经痛,给予营养神经,抗神经痛等治疗。5天后,大腿出现簇集状疱疹是其剧痛的病因,科室立即制定新治疗方案,给予神经调控,不到2小时,贺奶奶感觉疼痛减轻。经医患配合积极治疗,皮疹和疼痛得到有效控制。出院时,她舒眉展眼,激动地说:“早知道有这样一个疼痛科,我就不会疼痛那么些天了,还白花了钱,太感谢你们了。”
45岁的赵先生是笔者的同事病友,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已六七年了,曾去西安大医院治疗过。近来复发严重,折磨得腿伸不直抬不高,行动如跛子走路——东倒西歪。睡眠难,翻身难,佝偻着腰,寸步难行。入住疼痛科后,经中医理疗、射频治疗,疗效显现,翌日腰不疼,行走自如了。出院那天,病友为他庆贺的朗朗笑声溢出病房、溢出院外……
怀揣丹心,常将病痛做亲痛;运双妙手,定看他生似我生。这是对疼痛科的真实写照。他们从内心深处做到“急病人所急,痛病人所痛”,笔者自是感同身受。已逾耄耋之年,多种疾病缠身,每况愈下,曾是从鬼门关走了一趟的人。此次右臂剧痛,回肠九转,坐卧不安,夜间辗转反侧,疼得难以入眠。住院后,科室把老年慢性病作为系统工程对待,以方便患者为出发点,针灸、拔罐、刮痧、红外线照射均到病床前,竭尽全力让病人少跑路。刚入院的几个晚上,半夜剧痛,一按呼叫器,值班大夫与护士闻讯同来询问,随之打了止痛针。当大便秘结,腹痛痉挛,忙了两个王大夫(王金艳、王攀红)望闻问切,把脉开方,使得一剂汤丸通腹脏,全身气脉展心胸。当鼻子浸血不止,王大夫立即与耳鼻喉科联系给我随即诊治。几十年的帕金森,直接降低了我的生活质量,科室见状主动与神经内科联系,与其张大夫会诊。针对肌肉剧烈疼痛,他们也焦虑,研究了几个方案,采取的外周神经阻滞治疗、小针刀治疗。开始,仕斌主任亲自上手,陈蓉大夫精准施术,朱琳护士小心翼翼操控仪器,共同给患者带来福音。
在这里,从仪器检查到把脉望闻问切,从操刀行针到艾灸热敷,从测量体温到从测量血压,像九牛爬坡,个个出力,且都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助力临床救治,解除病患痛苦。爱能传导,亦能扩散。不仅对像我行动不便的老慢患者轻手轻脚帮助脱衣、搭肩、围腰、盖被,无微不至,热心服务,犹如儿女服侍身边,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他病友亦有同感。转院转科来的病友对这儿的服务态度、医患和谐的氛围、对所有病人自始至终排忧解难,大家都是异口同声地啧啧称赞。的确,人文关怀胜良药,疼痛科里笑声多。我被他们感染着,感动着,瞬间有了报道的冲动,于是双手抱笔,原始书写,文字像汉江之水一样流淌出来,表达患者之声。
白衣执甲,永葆初心再出发
疼痛科是一个新兴科室,是一个精诚团结、锐意进取、蓬勃向上的团队,是一个赢得社会良好口碑的团队,每个医护人员争做生命至上、悬壶济世的白衣天使。疼痛就是命令。为了民众平安,王仕斌带领团队与时间赛跑,从接诊到查房,从诊断到操刀,认认真真了解每位患者的病情病因、治疗用药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再综合研究,辨证施治。若遇疑点,熬更守夜主动上网或查经典,从中寻找启迪,力求精准施治,提高疗效,绝不敷衍了事。有时自己患病还坚持为急需手术的病人操刀行针。这些言传身教、身先士卒,感动着患者及家属,也感染和带动着每个队员,携手疗疾,在减轻疼痛中都取得理想效果。
疼痛科在治疗已病的同时,把健康关口前移。他们因人而异做健康宣教和心理咨询,如健康就是幸福、健康胜过财富;管住嘴,放开腿;口罩佩戴好,自己风险小;一米线,远“新冠”等保健谚语,以提高群众健康素养。在这个科,入院自始至终一寸丹心治疗,出院不出牵挂。凡出院病人一一交代用药、康养及预防处方,还让其电话联系,如同家人给游子出门时的叮咛。强调预防是最经济有效的健康策略,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正如我们给中医医院撰写的征联:医院到处是亲人,不论生地熟地;病友来时着苦色,但闻藿香木香。
对此,王仕斌满怀信心地告诉笔者:在新时代,疼痛科继续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努力成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为人民健康守护者,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卫生健康服务贡献力量。
(文内患者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