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安康 > 安康
文化雨露润泽平利
2021-09-30  来源:本站原创

通讯员 陈力U3F安康新闻网

“我借来定海针一个。用了迎风一晃,叫作金箍棒。不用了像花针一样,放到耳朵上……”令人捧腹的唱词、惟妙惟肖的皮影,孩子们津津有味地看着弦子腔传统剧目《真假美猴王》。U3F安康新闻网

新学期伊始,平利县文化馆积极配合做好课后延时服务工作,联合平利县城关第三小学,开展非遗进校园传习展演活动。与此同时,平利县文化馆的另一部分工作人员在单位小剧场内,加紧排练音乐快板《建党百年颂党恩》。U3F安康新闻网

文化兴盛,为发展铸魂,为灵魂塑形。近年来,平利县文化系统着眼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创新文化惠民形式,繁荣文艺创作,壮大人才队伍,不断提高全县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U3F安康新闻网

让“活化石”变成“活文化”U3F安康新闻网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这为我们进一步传承保护好平利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弦子腔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平利县文化馆馆长陈尚忠说。U3F安康新闻网

弦子腔起源于清嘉庆道光年间,以平利方言为基础,演老百姓的悲欢离合,唱老百姓的酸甜苦辣,历经了六代人二百余年的接续传承。U3F安康新闻网

为了保护好弦子腔这种“活化石”,平利县文化馆、平利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邹惠珊等地方文化名人编辑了《平利弦子腔》《弦子腔音乐选编》。2019年,平利进行抢救保护性录制工作,意在通过高度数字化复制传承平利弦子腔。当年的“角儿们”再聚首,年龄最大的85岁,最小的也已经45岁,他们将当年那些家喻户晓的经典名段一句一句唱出来录进唱片。最终,该专辑由中国唱片集团有限公司出版发行。同年,平利弦子腔还走进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现场观众领略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独特魅力。U3F安康新闻网

自办“嘉年华” 奏响“欢乐颂”U3F安康新闻网

为促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让群众充分享受文化发展成果,近年来,平利县定期组织举办群众文艺汇演活动,节目多为群众自编、自导、自演,把舞台让给群众、把话筒递给群众,由以往的“政府搭台、政府唱戏”转变为“政府搭台、百姓唱戏”,让群众自办“嘉年华”,奏响“欢乐颂”。U3F安康新闻网

脱贫攻坚时期,县文化系统组织“文艺轻骑”进万家,通过小舞台、板凳会、院落会等形式进行演出,用身边人说身边事,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县文化系统还组织本地茶农自行创作、演出大型陕南茶乡原生态民歌情景剧《茶乡情韵》,展现出茶农们的朴素、真实,深受群众和游客欢迎。U3F安康新闻网

平利县文化和旅游广电局局长袁守波表示:“我们将通过完善文化设施、丰富文化产品、提升文化服务,打造开放的平台、百姓的舞台,让老百姓深度参与,享受快乐与幸福,不断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U3F安康新闻网

让“文化百花园”一片芬芳U3F安康新闻网

要实现文化繁荣,必须有一支拉得出、顶得上、叫得响的文化人才队伍,让各类文化人才脱颖而出,让“文化百花园”百花竞放、一片芬芳。陈尚忠告诉笔者,全县活跃着一批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他们率先垂范,常年进行排练并且对不同层次的文化工作者和爱好者免费带徒授艺,代表县上参加中省市各种活动,屡次斩获大奖,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益。U3F安康新闻网

吴成全1981年承担“拦门把式”,单独登台演出至今,1983年开始授徒传艺;现年72岁的王和林仍活跃在舞台上,20世纪70年代开始执教带徒传艺,培养了40余名弦子腔学徒;原县剧团乐队主弦黄朝义,退休后组织12名业余爱好者成立乐队,并对他们进行多次培训……U3F安康新闻网

群众文化国家级副研究馆员、陕西省文学艺术创作人才百人计划签约作家邹尚恒除参加演出外,还主攻创作。他创作的戏剧作品《审女婿》获中国文化部群星奖铜奖,大戏《莲花台》获陕西省全省戏剧大赛二等奖,《半云榜》获全省戏剧本二等奖,大戏《吴样义》获安康市政府精品文艺奖。除邹尚恒外,张锐锋、陈尚忠这对“黄金搭档”也是音乐创作的活跃分子,他们主创的音乐作品《党旗映红中国梦》登上“学习强国”平台,正在创作的《廖乾五之歌》以音乐的形式用好用活地方红色资源……U3F安康新闻网

“近日,市委书记赵俊民在汉调二黄研究院调研时强调,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处理好‘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关系,不断推出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群众喜爱的优秀作品,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文化盛宴。这是在给文化工作者加油打气,也让我们感觉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让文艺精品力作持续喷涌而出,不断推进文化为民、利民、惠民、便民,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陈尚忠表示。U3F安康新闻网

(责编: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