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 唐正飞 李莹 通讯员 胡艳艳
“以前婚丧嫁娶、满月宴必须办,买车卖车、升学搬迁也要办,36、48岁生日变着法儿办。大事小事放炮老半天,既污染环境又扰民。现在放炮少了,打架闹事少了,人更和气。”最令白河县西营镇天逸社区卫生室村医陶俊升感到振奋的是,水色白河理论宣讲团荣获中宣部“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是全省唯一受到表彰的理论宣讲先进集体,而他就是其中的一名“群众宣讲员”。
新民风有没有改变,群众的感受最直接。西营镇只是白河县新民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一个缩影。2017年以来,白河县因地制宜,以“一年初见效,两年大变样,三年成新风”为目标,大力推进新民风建设。两年来,取得了打造8个新民风示范镇、82个示范村,65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社区示范点,74个县级以上文明村镇的成果。
“花样百出”是旧俗
在过去的西营镇,但凡有大小事情,前来送礼的亲朋好友,需自行购买烟花爆竹为主家燃放,少则几十块,多则上百上千块。红白喜事除了燃放烟花爆竹,礼金也是标配,一般都得三、五百,关系好的就得上千元。
这样的情况在仓上镇裴家社区和麻虎镇十里社区也同样存在。在裴家社区经营商店的段平云向记者介绍:“我们这儿有大年三十中午吃团圆饭的时候放炮、初一早上放初行炮的习俗。谁家放的炮多,预示着谁家来年发财。之前每年过年进十几万元的烟花爆竹都能卖完。谁家有事办宴席,门前红彤彤一片,放的炮多说明这家威望高、人气旺。为了不甘人后,宴席上主家安排的烟都是20多块钱一包,还有的价钱更高。”
周晋芳是地地道道的十里人,她向记者说起过去大小事送礼,也是一肚子的苦水:“我们家是贫困户,家里有3个孩子要上学,以前我们这儿大事小事都要放炮,乡里乡亲都离得近,一放炮就要去送礼,家里又没有挣钱的路子,有时一个月出(送)几个礼,就得借钱送礼。”
更让人吃惊的是,曾经有人为了能多收点礼金“赚回点本钱”,将本是七八月的生日,趁着年底腊月和开年正月亲朋好友、街坊邻居都在家,挪改生日办酒席;更有甚者家里老人去世了,一放就是七八天,直到没有人送礼了,才将逝者送上山入土为安。
如今,这些花样百出的习俗,已经被新风“吹”走,取而代之的是干群合力脱贫奔小康的喜人画面。
新民风建设启动以来,白河大力发掘本土优良家规家训,弘扬“三苦”精神,开展“家规家训进万家”活动,修订村规民约,形成“一村一约”。同时以摒弃旧俗陋习为突破口,启动实施“人情送礼、打牌赌博”“两股歪风”专项整治,通过树立党员、道德模范,发挥引领作用;组建新民风宣讲团,利用党员干部会、道德评议会等平台,深入镇、村(社区)、院落开展常态化宣讲;综合运用报纸、电视、电台、网络、新媒体等传播载体,深入推动新民风进家庭、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实现破立兼施、疏堵结合,狠刹不良之风,唤“醒”了文明勤俭新风。
各镇、村(社区)坚持“以会治理”,建强红白理事会队伍,科学订立制度章程,规范管理运行,做到了红白喜事全程监督、介入引导。截至目前,全县红白理事会累计牵头新办简办红白事300余场次,大肆宴请、攀比浪费等陋习渐行渐远,文明乡风扑面而来。
孜孜劝导沁心脾
新民风建设是一项利民惠民的政策,但移风易俗不是小事,遇到的困难肯定不少,成效是如何实现的?
裴家社区副主任李加侠向记者吐槽:刚开始开展新民风建设,基层干部也很头痛。平时如果知道社区谁家要办酒席,社区干部一而再、再而三主动上门做工作,让其不要办无事酒。大多数社区居民还是积极响应倡议,但还有住户就说,自己一不是贫困户,二不是干部,三不是党员,给父母亲做个寿怎么了?其实“没事找事办”的宴席,社区居民打心里也是不愿参与的,但都是乡里乡亲的,抬头不见低头见,其他邻居去了自己不去又不好。
在麻虎镇十里社区有这样的习俗:红白喜事先携礼请“总管”,替主家帮忙操办,事后还需执礼登门道谢。当新民风吹到十里社区时,社区干部带头杜绝红白喜事请“总管”的陋习,主动担任“义务总管”替主家操办,刚开始村民们担心这样一来得罪了“总管”,没人帮忙怎么办。经过社区干部一次、二次的带动,村民们慢慢也就认可了,但社区干部却因此得罪了“总管”。一次,一位社区干部的爷爷去世了,眼看着就要送老人上山了,可原来村里抬灵柩的绳子和大杠找不到了,社区干部明白是有人使坏。该社区干部二话没说,驱车前往县城买了新的大杠和绳子,自此这套绳杠就留在社区供居民免费使用。除此之外,社区干部下硬茬,重引导,谁家办无事酒放炮,一盆水直接浇灭;谁家挪改生日,当场拿出身份证核实,现场说教,一针见血指出挪改生日就是为多收礼金的目的;社区学子升学,集体办升学宴,杜绝铺张浪费。
像十里社区这样的搬迁社区,因为场地限制,红白喜事操办必须在社区里唯一的喜宴馆举行,村委会便从源头上把关,借社区居民租用喜宴馆之机,严格“审核”,拒绝无事酒、烟酒超标、挪改生日、贫困户大操大办等不良行为在喜宴馆发生。
为了刹住“送礼风”、杜绝“无事酒”,各镇、社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般通行的做法是社区、村干部联合镇纪委,主家劝阻不了,那就制约前去送礼的朋客,一是通过社区大喇叭倡导不要参与,二是社区干部蹲守事场,谁去送礼就拍照发到微信群里。为此基层干部没少受主家怠慢。好在互相攀比、“没事找事过”的不良之风最终得到抑制,原来十几桌几十桌,现在大多就是几桌子。村民慢慢感受到新民风建设是一项大家都受益的政策。少送礼了,可以用省下来的钱提高生活质量,用来孝敬父母、培养子女、防治疾病、发展产业。
新风新貌新变化
新民风带来新面貌,新典型激励新农民。在新民风建设中,白河县委、县政府积极统筹、制定实施方案,镇村(社区)干部扎实落实,村(社区)群众积极参与,涌现了一大批模范践行“诚孝俭勤和”的先进典型。
有了新民风的浸染,村民更能一心一意搞生产。坐落在十里社区的江荣食品有限公司在全镇9个村中的7个村设立党小组,让党员带头种红薯。2017年种植面积为3000亩,今年预计能达到5000亩。薯种全部免费发放给农民,由江荣公司统一收购,做红薯粉条,年产值可达1000吨,每年可让贫困户人均增收3500元。社区居民周晋芳告诉记者,现在少送很多礼,用省下的钱去提升生活质量,老百姓心里都很乐意。去年她孩子考上大学了,社区联合江荣食品有限公司给孩子们办了集体升学宴,每个孩子奖励600块钱和一个皮箱,既体面又喜庆。
在探索中思考,在思考中完善。虽然白河新民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李加侠认为,习惯不容易改变,完全杜绝还需要时间,对于不听劝阻大操大办的这些人,还是缺乏有理有据的约束手段,社区干部只能继续宣传引导。陶俊升也有相同的感受。他认为人们的文化素养还有待提高,公共场合抽烟、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的现象仍然存在。新民风建设任重而道远,不仅需要宣传引导,还需要合适的办法去约束,相关法治建设要跟上,同时农民的收入来源问题急需解决。
在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鲁延福看来,白河新民风建设“一年初见效、两年大变样、三年成新风”总体目标已初步实现,但新民风建设要的不仅是“一团和气”,更要发展经济。从根本上解决了经济发展问题,从法治上为新民风推进保驾护航,这股新民风便会真正吹遍白河青山绿水间,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那个时候,边城白河必定会有更崭新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