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俊 吴苏
7月10日,镇坪县上竹镇首届“百合花节”在该镇湘坪村举行。本次活动由上竹镇人民政府主办、陕西南山燕实业有限公司承办,安康市生态环境局镇坪分局和上竹镇湘坪村委会协办。镇坪县政府副县长李俊出席活动,县级有关部门负责人,陕西南山燕实业有限公司全体职工,观光群众以及摄影爱好者等数千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当日上午十点,活动在围绕上竹镇好山好水好风光为主题的文艺演出中正式拉开序幕,精彩的节目赢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娇艳的百合花徐徐绽放,在湘坪村110亩的土地上铺开一片花的海洋。为了丰富活动内容,百合花节当日还邀请了外国名模、县旗袍协会的模特们在现场走秀,地方的书法名家在花田为群众义写书法,金婚老人以百年好合的背景进行婚纱摄影,除此之外还有太极表演、艺术插花、品尝百合粥、民乐表演等丰富多彩的节目内容。
缤纷的百合花吸引了大量群众在花田里拍照打卡,朋友圈、抖音等平台上皆可看到网红达人们发的现场图片,百合花节所带来的影响力正通过不同渠道发酵扩大,县域内外掀起了一波争相前去看花赏景的热潮。
A 长寿之乡种百合,吸睛又吸金
2013年,在外奋斗多年的镇坪姑娘谢小燕带着自己的全部积蓄回到了家乡,在山清水秀的上竹镇开启了自己的创业历程。“我原本是做美容行业的,那个时候也赚了不少钱,后来想着家人都在镇坪,我就回来干点事,起初是养鸡,后来因为禽流感等原因导致亏损就没做了。在2016年左右,我在外考察学习的时候无意间发现花海旅游是近年来的一个热门,便想着在镇坪能不能开发这样一个项目。现在面前的这片百合花田就是从2017年开始建设的,当时也是响应脱贫攻坚的号召,想着万一做好了不仅自己能受益,而且对整个村子的脱贫致富都有带动效应。”说干就干,谢小燕迅速整合资金、资源,把原本已经荒下来的土地种上了可赏可食的百合。
“没想到今天会来这么多人,原本今年只打算试着种一下,看看效益怎么样。现在看到这个场面我就放心了,明年我准备将规模扩大到1000亩,到时候竹溪河到南江河这一段下去就全部都是百合花,形成一个百合产业园。加上镇坪这里中药材也很多,又有‘长寿之乡’这个品牌,将来我们准备结合百合的养生特征,开发药枕、香囊、护肤品、精油等延伸类产品,打造主题式的休闲农庄,让其形成闭环式的一个生态集群,壮大产业链,让农户都能跟着一块富裕起来。”谈及未来的规划,陕西南山燕实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谢小燕如是说道。
B 康养小镇显雏形,养生又养心
2017年11月27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印发决定,正式命名镇坪县为“中国长寿文化之乡”,中国人所追求的健康长寿在镇坪人的身上似乎体现得理所当然,仅仅只有4000余人的上竹镇9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15个,他们的脸上虽布满皱纹,但都精神矍铄,性情乐观,丝毫不见龙钟老态。紧邻541国道的上竹镇,既有长寿品牌做加持,又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这为上竹镇政府打造康养小镇奠定了优良的基础。
采访期间,上竹镇党委书记石守强告诉记者,上竹镇的生态环境在全省都是数一数二的,生态面貌很纯粹、原始,很适合来这里度假休闲。为此,上竹镇瞄准“休闲康养小镇”定位,按照“一轴一心五组团”发展布局,以541国道为轴线、以庙坝村为核心、在松坪、中心、大坝、湘坪、发龙五个村均衡布点发展民宿集群。预计累计投资8000余万元,持续推进特色民宿建设,打造“宿在民居、乐在田间、游在山水”的现代体验休闲农业。
为了充分利用镇坪县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丰沛的资源基础,上竹镇政府特意从浙江、上海等地请来设计师,在现有村居的基础上,为有意发展民宿的群众免费设计了包括在水一方、影栖山苑、诗和远方在内的精品民宿,镇坪田湾、味之源、化龙山等精品农庄,秉承“农耕文化为魂、美丽田园为韵、生态农业为基、创造创新为径、古朴村落为形”的理念,尊重自然美,体现差异美,将健康、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等多元化功能融为一体。
截至目前,上竹镇的民宿集群已经显出雏形,部分民宿已经开始营业,来玩的游客不仅可以品美食、住民宿,还能体验蔬果采摘,感受农耕田园的魅力。在立足生态特色的基础上,上竹镇以健康养生为理念,开发特色民宿,将单一的旅游与山水人文、区域特征有机结合,最终可实现天人合一的健康养生,打造康养旅游品牌,为当地群众开辟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致富路径。
C 三产融合山水间,青山变金山
在打造民宿集群的同时,上竹镇围绕这一主体不断开拓其外延产业,以有机农业为基础,种植重楼、称斤草等中药材,猕猴桃、杏李等水果,开发养生药膳,特色食品、饮品,如橡子酒、巴山珍品宴等,把基础的吃和住做到既有当地特色,又能倒逼本地产业升级,助力产品转型和附加值的提升。
围绕整体格局的规划,上竹镇以原产地的特色种养殖为依托,打破传统农业的壁垒,通过二次加工、传统手工制作等第二产业的发展及产业服务、休闲服务在研发、生产、营销环节的介入,不断延伸产业链。采访期间记者见到,有企业将从农户家回收的小竹筐加上塑料珠串做成背篓,其经济价值便翻了好几倍,特色产品推动消费市场的转变,刺激了乡村手工业多元化模式的应运而生。
作为一种体验感很强的特色居所,上竹镇除了对民宿精心设计以外,更把其外围的庭院打造成为蔬果花园,装饰上当地的手工艺品,打造成为“可食可赏”的移动景观,使其既具有装饰用途,也有商业价值,能够激起游客的购买欲望,形成“后备箱”经济。
依托绿水青山,上竹镇充分利用人本资源与山水资源的有效结合,使得一二三产在空间上能够叠合发展,最终把上竹这块大巴山中的纯净沃土,打造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