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据市统计局日前发布信息,上半年,我市走出了主要经济指标低位开局的不利局面,整体经济实现稳步回升,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重回全省第一方阵。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83.41亿元,同比增长8.5%,较一季度回升1.7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一;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6.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较一季度回升3.4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一。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55.79亿元,占GDP比重61.0%,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基本稳定。夏季粮油稳定增长。全市夏粮产量23.87万吨,增长2.4%;油菜籽产量11.14万吨,增长2.1%。经济作物稳步增长。全市蔬菜产量63.79万吨,增长4.0%;茶叶产量2.36万吨,增长12.1%。畜牧业发展趋稳。全市肉类总产量8.49万吨,增长2.4%;禽蛋产量2.2万吨,增长2.7%。渔业生产降幅减缓。全市水产品产量2.1万吨,下降2.9%,降幅较一季度收窄32.9个百分点。
工业生产较快回升。从支柱行业看,上半年,全市六大支柱行业产值增长14.9%,较一季度回升3.7个百分点。从产品产量看,全市卷烟、包装饮用水、精制食用植物油、大米、饲料、化学药品原药、商品混凝土均不同程度增长,水力发电量、水泥、锌金属含量不同程度下降。从企业效益看,1至5月,全市独立核算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627.41亿元,增长11.8%。
建筑业生产保持稳定。上半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64.42亿元,同比增长14.8%,较一季度回落1.2个百分点。资质以上建筑企业总产值91.84亿元,增长15.2 %,较一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共签订合同额307.73亿元,增长44.5%,提高9.9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9.2%,较一季度回落3.7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看,均不同程度增长。房地产投资增长放缓。全市房地产投资增长35.9%,较一季度回落1.5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88.98万平方米,增长21.6%,较一季度回落16.4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稳中有升。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4.91亿元,增长10.5%,较一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城镇市场零售额150.62亿元,增长11.1%,乡村市场零售额24.29亿元,增长6.9%,城镇市场仍是消费的主要拉动者。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收入146.04亿元,增长10.2%,餐饮收入28.87亿元,增长12.0%。
规上服务业增速趋缓。1至5月,全市规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2.02亿元,增长8.2%,较1至2月回落2.6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存贷款持续增加。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525.2亿元,同比增长9.3%,较3月末回落2.1个百分点,较年初新增105.6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831.06亿元,增长10.1%,较3月末加快1.9个百分点,较年初新增55.22亿元。
财政收支增长加快。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55亿元,增长12.3%,较一季度加快2.0个百分点。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5.01亿元,增长22.5%,较一季度加快9.5个百分点。
市场主体增长较快。据市场监管部门统计,上半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4427户,增长4.1%。截至6月末,全市各类市场主体已达18.49万户。
总体来看,二季度全市经济扭转了一季度低位开局的不利局面,实现了全市经济上半年稳步回升,但当前外部经济环境总体趋紧,经济运行出现的苗头性问题不可轻视,稳增长的基础仍不牢固,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下半年,全市上下要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各项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力弘扬“安康创优精神”,坚定信心,以干克难,认真做好各项稳增长工作,努力确保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