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伊洋
今年47岁的罗长森,土生土长的汉滨区瀛湖镇西坡村人。对于熟悉他的村里人来说,他是个能人,早些年,在外做过各种各样的生意,吃过形形色色的苦,积攒下了第一桶金。
按说,手头上有了好几百万,一般人早就安于享受生活了。可他不,偏偏选择了回到家乡这块土地,要在这篇贫瘠的山地种出一片“黄金花”,要让还没有脱贫的父老乡亲增加更多的收入。
7月20,在举办的瀛湖西坡村乡情黄花基地采风活动现场,记者采访了这位朴实的创业者。
记者:请您介绍下乡情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
罗长森:我们这个乡情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10月,当初设想的是以种植、收购、加工、销售、技术培训服务及生态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园区。合作社现有标准化建设园区面积3150亩,辐射带动面积5000亩,目前我们种植的黄花菜基地有600余亩。
记者:当初为什么要选择“黄花菜”作为产业来发展?
罗长森:2016年,我在外地考察项目时,发现了黄花是一个含金量很高的农业产品,而且特别适合我老家这块土地种植。早些年,我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做过木材生意、搞加工厂、还干过冷饮生意,后来做了建材生意,手头积累了一些资金。想到家乡还有许多贫困乡亲,缺少产业致富的途径,就像通过发展黄花产业,把它做大做强,这样就能帮助乡亲们了。
再个就是安康是我们国内最大的天然富硒区,硒含量高且硒浓度适中、易于植物吸收,这样好的环境种植出来的黄花,原生态,无污染。还有就是我们这个种植园区又在AAAA级旅游区瀛湖境内,想着可以通过和旅游结合起来,想让黄花既是观光项目,也能成为旅游产品。
记者:目前黄花菜的生产加工规模以及效益如何?
罗长森:我们通过规模化种植,现代化设备加工,专业团队营销,目前园区能年产加工富硒黄花菜26吨,富硒黄花菜种植在园区占比45%,预计达到丰产期时,年产加工富硒黄花菜产量95吨左右。销路方面,我们与湖南荣创黄花菜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长期销售订单。利润方面,目前我们每亩地毛收入10000元左右。
记者:除了黄花,我看到厂区里介绍栏还有其它产品?
罗长森:是的,我们合作社富硒黄花菜种植加工、销售是主导产业,林果花卉种植占比55%。预计5年后年产拐枣、杨梅、枇杷、丑柑、甜杆酒等其他富硒农副产品126余吨。
记者:请介绍一下黄花产业基地带动贫困户脱贫方面的情况。
罗长森:目前,我们合作社带动了周边农户271余户,安排农民就业362人,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800元以上,带动70余户贫困户270余人实现了脱贫目标。现在有十几位农民,常年吃住都在我这里,每人年均收入两万元。
记者:目前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困难与问题?
罗长森:一是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主要是当地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在家的大部分是老弱病残,制约了我们的发展规模的扩大。二是道路建设滞后,山大坡陡,对于我们发展观光旅游方面不利,只凭我的个人力量难以实现道路的改造。三是希望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多多关心支持我们的发展。
记者:请谈下下一步的打算?
罗长森:当前,我们已经完成引进先进制作工艺全自动加工设备这块,对于生产出优质产品还是有保证的。我们打算要充分利用园区得天独厚的自然富硒生态条件和瀛湖景区旅游资源,采取科学种植,现代化管理、生产、加工的同时,园区加大、加快步伐规划打造生态植被,各种特产富硒果蔬种植,不同季节花卉的培育。合作社以“园区+富硒农产品+农户+旅游”为发展宗旨和方向,深化和农户建立联创机构,争取把园区打造成标准化精品园区,通过技术创新、培育示范、技术推广、观光旅游等多项措施的齐头并进,将合作社发展为当地新型农业产业的样板区,带动农业增效、引领区域农业发展。
“如果能把这个产业做好了,当地群众祖祖辈辈就有希望了,不用外出打工,在家干也能有很好的收入”。罗长森脸上充满着对美好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