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明轩
“管吃管住,每月大概能挣3000多块钱”。如果不是邵国波站在我的面前,我很难想像这句话是出自一个没有双腿的残疾人之口。
谈起双腿受伤的经历,邵国波似乎已经变得很淡然,“我还没有反应过来,石板就塌了下来,痛到麻木,最后失去了知觉,醒来以后,浑身就只剩上半截了。”
那年,邵国波才20岁,为了生存,在北京一所石板厂做工,意外失去了双腿,从此开始了依靠轮子行走的生活。父母早逝,终身残疾,生活惨淡而麻木。
然而,即使命运不公,生活却还要继续。在偏远的老家岚皋县民主镇红星村独自居住5年后,邵国波用工伤补偿款在民主镇集镇租了房子,买了3台电脑,倒腾起一个小网吧。意外接触到网络,这个年轻人的黑暗岁月被打开了一扇窗,研究计算机、网站开发等“新玩意儿”成了他闲暇时的美好时光。
或许,饱受磨难的人总要历经重重考验才会一帆风顺,在规范运营的现实中,邵国波的梦想再一次被击成碎片。2012年,由于资金实力有限,网吧证照不齐,邵国波仅有3台电脑的小网吧正式关停,梦想破灭的他失去经济来源,考虑到他居无定所,身体残疾,红星村村两委申请暂时将他安置到敬老院。
提前开始的养老生活更加无趣,敬老院里没有一起下棋喝茶探讨人生哲理的智慧老人,只有与或痴或聋或疯或哑的室友相处的无尽孤独。这一年,邵国波已经31岁了。
现实的是,世界不会因任何人的不幸而停转,可喜的是,邵国波并没有因为一次不幸而停转自己的世界。2017年底,邵国波搭上了苏陕协作的快车,成为了常州企业首次来岚招工顺利就业的残疾人中的一员。时隔17年,邵国波再一次走出大山,而这一次,是带着轮子。
“他虽然腿不方便,但很勤劳,很认真,为了支持更多像他一样的年轻人到公司就业,我们专门把厕所改良成了残疾人适用的类型”。企业负责人介绍说。
37岁的邵国波,如今还是坐在轮椅上,诗还是诗,永远埋在了20岁的梦里,而他坚毅的眼神诠释的是,远方不远不近,就在轮子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