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锐萍 通讯员 王成波
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和“坚中之坚”。作为全省脱贫攻坚主战场的核心战区,安康9县1区均为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片区县,汉滨、紫阳、岚皋、白河4个县为深度贫困县, 168个村属于深度贫困村,贫困人口总量和贫困发生率均居全省第一。
“陕西脱贫看安康”。能否如期啃下“硬骨头”,不仅事关全市整体脱贫摘帽,也事关全省成效考核。为此,我市站立政治高位、夯实管用措施,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以非常之策,解非常之困,奏响高质量脱贫的最强音。
聚众力 集中优势资源实施精准帮扶
“出时早露沾衣裳,归来星稀路也长。谁家危房谁家病,户户摸得水样清。常将黑夜续白昼,每到午时才早羹……”这是徐以勤在他的驻村日记中写的一首打油诗。
2018年2月22日,春节上班第一天。在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担任综合科长的徐以勤接到组织通知,前往旬阳县珍珠村任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这是他在平利县马鞍桥村任第一书记之后,再次奉命出征。
到了村上,徐以勤很快进入工作状态,摸清底子、制定政策、发展产业、再淳民风,让珍珠村这个深度贫困村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
在安康脱贫战场上,和徐以勤一样奔赴脱贫“前线”的还有1086名第一书记、4935名驻村工作队员、5.28万名职工干部。
“啃”最硬的骨头,就要上最强的力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郭青说:“我们要把‘最硬’的干部派到脱贫攻坚一线去。最难的工作也是最好的舞台,最难的工作,也会出最优秀的干部。”
2018年,针对深度贫困地区,我市出台了十条意见。在第一条便明确了人的问题:市级四大班子主要领导每人联系包抓1个深度贫困县,179名县级领导分别包抓168个深度贫困村,168名优秀科级干部担任深度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长。
按照“人岗相适,按需选派、供需对接”的办法,选派24271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62582户贫困户,保证每个贫困村都有一支驻村帮扶力量,每个贫困户都有一名党员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帮扶干部们结合“八个一批”脱贫举措,按照“缺啥补啥和宜啥干啥的原则”为包抓对象量身制定帮扶措施。
为了让每一个派出去的人都能帮得好、用得上。市委市政府将干部素质作为前沿工程,不定期有针对性地对帮扶干部组织集中培训。同时,对因个人身体、家庭原因无法正常工作的扶贫干部进行及时更换,对不服从组织安排的,取消其后备干部资格或免去职务;对所有驻村第一书记进行综合研判和暗访督查;对于不能胜任脱贫工作的第一书记进行召回,确保每一个上到“战场”的人都能打硬仗。
打硬仗,除了人的因素,“粮草”是关键。我市将省级国企“合力团”80%扶贫项目资金倾斜支持168个深度贫困村;每年在市级财政预算专项扶贫资金中单列30%用于支持4个深度贫困县;各县区每年从县级配套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中省市下达的财政涉农整合资金中单列10%用于深度贫困村;市县相关行业部门向上申报项目,优先保障深度贫困县、村;苏陕扶贫协作和天津对口支援项目资金80%安排用于深度贫困县区和深度贫困村。同时建立“按月报告、季度通报、半年督查”工作推进机制,确保项目建设如期完成。
据统计,三年来,我市累计投入中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5亿元,整合财政涉农资金46.8亿元,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1.3亿元;累计安排省级交通及饮水安全项目1250个,苏陕扶贫协作项目236个,生态护林员指标1020个;省市新增124个单位全部帮扶深度贫困县。
众力并则万钧举、人心齐则泰山移。人力、物力、财力、精力上的倾斜,为我市攻克深度贫困提供了坚强保障。
强两业 寻求长远脱贫的治本之策
8月的汉滨区,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烤烟、辣椒、时令蔬菜等农作物把山村“染得”绿盈盈一片。
瀛湖镇西坡村,一株株黄花舒展着碧绿长叶,迎着风儿轻轻摇曳。贫困户罗发星高兴地说:“我们每天5点起床开始摘,一天能摘一百三四十斤,每天收入有一二百元。”
茨沟镇红岩食用菌种植基地,菇香弥漫,密密麻麻捆扎结实、排放整齐的菌包上长满了朵朵细嫩、厚实的香菇,工人们忙着采摘。镇党委书记胡子新说,食用菌种植已成为茨沟镇景家村脱贫攻坚的“新法宝”。
紫荆镇荆河村,田野里白芨成垄成行,青葱的叶片密密匝匝,长势正旺。种植大户熊长成说:“现在总共种植的白芨有70来亩,重楼有2亩,带动贫困户34户。”
汉滨区作为全市4个深度贫困县区之一,有深度贫困村45个,是陕西省唯一一个贫困人口超过10万人的县区。“陕西脱贫看安康,安康脱贫看汉滨”,这既是压力,也是动力。
汉滨区立足实现产业扶贫跃进,撬动脱贫攻坚大杠杆,围绕茶叶、核桃、魔芋、蔬菜、生猪五大主导产业和特色小众产业,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思路,打造“一河一沟一梁”集中产业带,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多元化发展产业实现贫困户增收脱贫。2018年底已带动全区26552户87640人贫困户稳定脱贫,户均产业增收5400余元。
发展产业,汉滨区只是全市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把发展产业作为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在发展“茶叶、畜牧、魔芋、核桃、渔业”五大主导产业的同时,依据各地资源禀赋,布局了一批“木瓜、拐枣、牡丹、黄花菜、硒菊、瓜蒌”等地方特色产业,保留了一批“中药材、烤烟、蚕桑、食用菌、蜂蜜”等传统产业,新开发了一批“农家乐、乡村游、田园风光”等新兴业态。
目前,全市深度贫困村大多已形成了长短结合的产业发展态势。白河县实施现代农业“五百工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贫困村全覆盖,焦赞村引进1家农产品加工厂和2个社区工厂,带动近百人就近就业;旬阳县珍珠村短抓烟草、畜牧,中抓食用菌、中药材和魔芋,长抓光伏和拐枣,实现贫困户产业全覆盖;汉阴县东风村成立4个专业合作社,因地制宜发展花椒、天麻、蜜蜂、食用菌4个特色产业基地,助推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截至目前,全市已有53万贫困人口因发展产业而走上致富路。
“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如果说强产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途径,那么解决就业就是眼前看得见的有效脱贫手段。
在过去,外出务工是安康绝大多数农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即使是外出打工,他们大多从事的都是矿工、建筑工等重体力行业,不仅就业不稳定而且存在一定的危险。
为扭转农村劳动力技能缺失、就业门路不宽这一局面,我市以扶志为先导,以扶技为抓手,以扶业为根本,探索出了毛绒玩具新社区工厂就业扶贫模式、紫阳县“产业就业”融合培训模式、白河县“就业+创业+产业”融合培训模式、旬阳县“村级劳务扶贫服务公司”模式等4项就业扶贫模式,先后在全省推广示范,尤其是紫阳的技能培训模式先后获得多个国家级荣誉,并列入全球减贫案例榜首。据统计,2018年以来,全市劳动力转移就业60.4万人,创造劳务经济收入136亿元。
授之以鱼,三餐之需;授之以渔,终生之用。产业和就业,就像车子的两个轮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增添了前行的动力。
补短板 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提质增效
古人云:“病有标本”,“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者,是谓妄行”。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只有找准“病根”,才能对症下药。
调查显示:深度贫困村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两高、一低、一差、三重”。“两高”即贫困人口占比高、贫困发生率高。“一低”即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一差”即基础设施和住房差。“三重”即低保五保贫困人口脱贫任务重、因病致贫返贫人口脱贫任务重、贫困老人脱贫任务重。
为此,我市按照“短攻深度贫困,长促乡村振兴”的目标,采取一系列超常规举措和差异化措施补短板、提质量。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率先启动以脱贫攻坚统筹农村发展创新试点工作,从“县区财政扶持、行业整合、金融支持、业主自筹”四个方面配套试点资金,支持各县区聚合力量围绕主导产业打造发展亮点,探索以产业大发展破解攻克深度贫困的难题。
针对大量贫困户要么缺乏发展资金、要么缺乏劳动力、要么缺乏技术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我市积极探索“支部+X+贫困户”模式,将贫困户镶嵌在产业链上,其中的X可以是园区、景区、社区工厂、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这一模式有效发挥了基层党支部的核心引领作用和市场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把特色产业链与脱贫致富链紧密联结,带动贫困户稳定脱贫。
目前,我市已经形成229家扶贫龙头企业、891个现代农业园区、2334个专业农业合作社。78245户贫困户与2270个市场主体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
针对贫困群众自我发展意识和发展能力普遍较弱、陷入“精神贫困”的现状,我市以道德评议、移风易俗、文化传播、文明创建、诚信建设、依法治理“六大活动”为载体开展新民风,从注重外部帮扶向注重外部帮扶与激发内生动力并重转变,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补齐贫困群众“精神短板”。目前,很多贫困户通过新民风教育达到了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思想转变,从而加快了攻克深度贫困的步伐。
时下,走近安康各县区,瓜果飘香,风景如画。一座座钢架大棚立于田间、一处处生产场地热火朝天、一张张笑脸花般绽放……田间地头,传统农业生产的印迹正逐渐褪去,特色富民产业呈现出遍地开花的喜人局面。
岚皋县新建村100多户群众实现了多年的梦想,一条长8.6公里的水泥路终于修通了,村民缪孝德骑着三轮车走在路上,欣喜地说:以后再也不愁种的西瓜运输不出去了。
紫阳县白兔村437户人家告别了过去没有水吃、没有电用、没有安全住房的困难日子。贫困户杨应发迁入新居后,一边贴上“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开致富幸福门”的红对联,一边对来人说,“还是共产党的政策好哇!”
人富了,精气神也就足了。平利县张坝村贫困户赵吉学曾经因为穷,所以自卑,一见外人就紧张地双手在口袋上不停地搓。如今,他养猪、种魔芋、建茶园,日子富了,人也自信了。见到人便自然地伸出双手去握,有时候还会开上几句玩笑。
贫困,是安康曾经最为明显的标签。如今,贫困也是让安康人民奋起直追最大的动力源泉。几年来,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施策、从“富脑袋”到“富口袋”、从“等靠要”到合力攻坚、从补短板到立足长远谋发展……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特别是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堡垒”中,安康人民披荆斩棘、踏歌而行,用勤劳、智慧和汗水找到了自己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