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巴山北麓,汉江南岸的汉阳镇,是汉阴县西南重镇,北依凤凰山,南与西乡县接壤,汉江库区、瀛湖治理区贯穿全境,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取水区。汉阳镇因位于汉江之南故曰“汉阳”,与“汉阴”相对,集镇临江而建,占地7.5平方公里,区位优势明显,自古商贾云集,素有“小汉口”之美誉。
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打响,汉阳镇这个自古以来便为乡人称道的地方也受贫困所累,因种种原因导致的个体贫困连在一起,就成了压在镇党委、政府心头的一块巨石。为了响应党中央“十三五”规划中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召,近年来,在汉阴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全体干群戮力同心的共同奋斗下,全镇上下一心围绕脱贫摘帽的总目标,不断夯实基础建设,稳固产业成效,延长产业链条,与教育、医疗、住房等协同配套,采取“产业+就业”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对贫困群众志智双扶,跑出了脱贫攻坚路上的加速度。
绝对贫困的渐次消除,让原本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劳苦群众也有了把日子越过越好的信心。回望前路,是无数帮扶干部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与恒心为他们拨开了挡在生活中的阴霾,把贫困的尖刺彻底拔出。一千多个焚膏继冕的日子,全镇水电路讯全线贯通、异地搬迁安置提速、民生民风聚力民心、产业发展持续见效……翻天覆地的巨变背后,是一点一滴不断改变提升的结果。山乡焕新颜,旧地改新貌。汉阳镇,又朝着全民奔小康、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迈入了一大步。
记者 吴苏 通讯员 牛志强
● 激活内生动力 拓宽发展路径
在脱贫攻坚战吹响号角的伊始,汉阳镇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群众增收难和产业培育难。与我市其他乡镇的情况大同小异,当地群众在此之前也主要以外出务工为主,增收渠道单一,经济来源不稳定,而随着家庭青壮年劳力的外出,农田大量撂荒,发展产业的基础愈发薄弱,由此形成的恶性循环更加速了贫困率的增长。
如何破局?如何将现有资源整合起来发挥最大的效用价值助力脱贫摘帽?成为摆在镇党委、政府面前的头号难题。
为了有效解决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掣肘,镇党委、政府根据现有的耕地和农田面积,结合环境因素与地理位置,把能够利用的土地和劳力资源以村为单位,分片布局,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了符合实际的产业发展路子。2019年初,镇党委、政府多次邀请农林专家到镇实地考核,同时组织人员外出学习,通过多方考察,最终将茶叶确定为主导产业来发展。如今,除了集镇社区,汉阳镇余下的15个村都相继成立了茶业专业合作社,吸纳1963户贫困群众,财政投入、苏陕协作、贫困户入股合计2237.95万元的资金,共发展8000余亩高效密植茶园。
围绕“茶叶+”,原本荒芜的土地里相继被栽种上了辣椒、拐枣、太子参、黄花菜等经济农作物。春耕时节,赋闲在家的劳动力纷纷走出家门,扛着锄头背篓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在长红村,党支部书记邝国友告诉记者:“曾经的长红村由于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环境差,经济发展主要以养殖和劳务输出为主,大量农田撂荒,村庄老龄化、离散化的情况严重。加之野猪肆虐,玉米和土地等传统农作物还不等收获就被刨食了,村民对种植失去了积极性,又没有其余的增收渠道,2017年,长红村确认贫困户达到了331户1132人,被识别为深度贫困村。”怎样才能让这一千多名群众如期脱贫,镇党委、政府可是颇费了一番功夫。
按照汉阳镇长短结合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镇政府为长红村规划了吴茱萸、茶叶等长效产业,确保脱贫户能够有长期增收的渠道,同时发展林下养鸡、圈养黄牛,食用菌、辣椒、太子参等短期种养殖产业,保障贫困户能够当年脱贫,产业发展当年见效。
看着昔日长满杂草的茶园焕然一新,邝国友很是高兴。“去年光给村民发工资就发了60多万,通过土地流转、转包务工等方式,群众一年四季都有活干,加上一些能人自主创业,合作社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这更增添了村民发展产业的信心。”
汉阳镇积极探索并加以实践的长短期产业发展模式,不止于眼前阶段,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长远考量,在当下脱贫攻坚收官,乡村振兴战略即将落地实施的阶段,如果没有足够清晰的产业规划,那么已脱贫户就有再次返贫的可能,乡村振兴的后续发展也就无从谈起。正是基于此,汉阳镇政府找准了一条适宜当地持续发展,群众持续增收的好路子,在单一产业的基础上扩容产值,提升产能,打造抗风险能力更强的全产业链,使得脱贫产业达到全覆盖,群众增收有了长期保障。
2019年,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运作、支部联动、合作社组织(实施)、基地示范、农户参与”的产业发展模式,全镇共栽植茶叶8000亩、拐枣5000亩、花椒3000亩、太子参1000亩、吴茱萸1200亩、食用菌50万袋,养蜂1100箱、养鸡8000只。运用土地资源流转、订单生产、入股分红、就业务工等带贫机制,把贫困群众嵌入产业增收链条,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产业全覆盖,为巩固脱贫成效提供了持续性的产业支撑。
● 壮大富民产业 星火燎原成片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补齐农业短板,夯实发展基础,是当下汉阳镇党委、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正所谓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经过前期数年的努力,汉阳镇的脱贫成效有目共睹,内外部环境都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了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多元纵深,该镇聚焦特色优势产业,在精耕细作、精细管理、精深加工、精准扶持上下功夫;在小而精、小而特、小而优、小而强上做文章,力求有效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巩固脱贫成效,实现乡村振兴开辟多条路径,塑造了具有典型性和特殊性的汉阴“样板”。
以笔架村为例,这个离集镇45公里,县城102公里的村落地处偏远,崖陡沟深,2014年建档立卡之初,贫困发生率高达58.9%,然而就这短短几年时间,笔架村已经彻底摘下了贫困村的穷帽子,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在合作社建立之初,镇村干部和帮扶工作队就反复研讨,根据群众意见和自身条件总结归纳经验,并多次外出学习考察,最终确定了以“三变改革”为突破口,在新建、改建茶园的基础上,改造河滩水田,建成大棚搞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方向。
通过镇党委、政府和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笔架村已建成一整套体系完备的食用菌产业基地,从现代化大棚到烘干、冷藏设备,从菌种培育到技术输出,笔架村业已成为硬实力和软实力兼具的产业大村。村支部书记叶永林告诉记者:“国家财政给笔架拨款10万元作为村上的产业启动资金,通过这几年茶叶和食用菌的发展,合作社固定资产积累达到110万元,2019年销售900万元,实现盈利137万元,上缴利税26万元。今年合作社计划再投资30万元对大棚进行改造,将香菇产能扩大到20万袋以上,羊肚菌保持每年15亩。”
提到笔架村,紧挨着的磨坝村也是艳羡不已,村主任曹家华一边带领村民采摘羊肚菌一边说道:“其他地方要发展菌产业还要在外面买菌种,而笔架村已经掌握了菌种培育技术了,现在磨坝、白庙、长红等村合作社都在笔架买菌袋,他们工人不够了我们也负责把本村的劳务输送到他们村上,一方面是增加村民的务工收入,一方面也是让他们去取经学技术。”
在自身发展的同时,笔架村不忘“技术共享、市场共享、品牌共享”,积极带动其他村共同发展香菇30万袋左右,初步形成了以笔架村食用菌基地为主导,辐射带动周边村联合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大格局,同时以一项产业推动另一项产业的发展规划,用菌产业的盈利资金再建设富硒大米加工基地,通过合作社统一包装、运营销售,延长产业链条,形成复合型的农业规模,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产能与产值的效益最大化。
作为汉阴县境内将长短产业结合作为特色模式在发展的汉阳镇,笔架村的成功不仅让本村村民脱贫致富,也在该镇的其他村引起了反响,坚定了各村要做大做强复合农业的意识。从“输血”扶贫到“造血”带贫,镇长李小平对此感触颇深:“笔架村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以茶叶和食用菌为主,按照一产扶贫抓基地,二产扶贫抓加工,三产扶贫抓销售的思路,呈现出“基地规模大、辐射带动广、产业提速快、扶贫成效显”的良好态势。下一步,我们将以笔架村为蓝本,围绕一乡一品、一村一特的规划思路,继续壮大产业集群,为稳固全镇脱贫成效,实现乡村振兴,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加快‘茶叶+’的衔接融合,形成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使其为群众的致富增收持续赋能,助力地方经济迎来新的增长点。”
● 增强供给功能 巩固脱贫成效
产业集群的壮大为村民长效增收奠定了基础,而针对贫困户的现状差异,镇党委、政府在其就业方面坚持“志智双扶”,通过采取“培训进村”“送技上门”等形式,累计开发贫困劳动力公益性岗位216个,生态护林员121名,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5631人,技术技能培训2682人次,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144人,贫困劳动力就业率达75%以上,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同时安居、乐业两项工程齐配套,采取“一社区一工厂一园区”的助推就业扶贫模式,投资900万元建成3个社区工厂3500平方米,在各社区周边村组启动建设产业园区5000亩;成立2个异地扶贫社区党支部,积极探索社区党组织引领下的社会治理方式;积极开展搬迁贫困户劳动力培训,帮助贫困户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的生活条件,2019年,全镇2批次31条62.535公里村组道路硬化工程、13个47.08公里“油返砂”项目已全面竣工,100%实现通村水泥(油)路;完善13处安全饮水工程、乡村垃圾处理、村“两室一场”、电力改造等基础设施,实现农村安全饮水、电力入户、标准化村卫生室达标率100%;在教育扶贫方面,资助1589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在健康扶贫方面,全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制度,贫困人口体检实现全覆盖,参保率100%,慢病签约率100%。在住房改善方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928户,异地搬迁890户3323人,竣工入住率达100%。
如何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村党组织创办领办专业合作社,按照产业类别,在各村建立3-5个产业小组,扶持建立产业基地,实现“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坚持以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助力产业扶贫,探索“党建+产业扶贫”模式,全镇成功创建镇园联盟基地5个,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42个,村企集体合作社15个。
生活富裕了,产业兴旺了,生态变好了,群众的思想意识也要提高,村容村貌不止是“面子”,更是“里子”。截至目前,15个村全部建立符合村情民意的村规民约,大力宣传引导,严格依章办事,切实提升村规民约在村民自治工作中的威信和引导效应;每季度召开道德评议会,树立“红黑榜”坚决抨击忤逆老人不尽孝、好吃懒做等靠要等不良行为;广泛评选、公开表彰自主脱贫典型、“最美家庭”“道德模范”275人,振奋脱贫志气,增强内生动力,有效激发了群众勤劳为本拔穷根、创业为荣奔小康的信心和勇气。
一千多个栉风沐雨的日子,200多名党员干部驻村蹲点脱贫攻坚,在基层经风雨、壮筋骨、长才干;四支队伍驻村不少于20天、帮扶干部每周至少一次进村帮扶;机关干部例会、脱贫攻坚专题培训会上,持续强化对四支队伍的培训次数,切实提高了帮扶干部的帮扶能力,打造出一支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帮扶干部队伍,同时扎实开展“两级书记”遍访贫困户活动,镇党委书记遍访贫困户达80%,支部书记遍访贫困户达100%,并建立周工作汇报制,每周四各村集中汇报工作,及时发现、研究解决问题。
眼下,汉阳镇的脱贫摘帽已进入扫尾阶段,奋战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每一位“战士”,仍在继续扎扎实实推进为脱贫攻坚的成果,不断提升脱贫质量的成色而坚持奋斗。从产业发展到基础建设,从村居面貌到生产生活……全镇党员干部为此付出的所有,都在汉阳这块热土上开出了饱满的希望之花,结出了丰硕的富民之果。如今,他们仍以昂扬的斗志走在引领群众通往康庄大道的征途上,力争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高质量的脱贫答卷!
记者手记——
在汉阳镇采访,印象最深的就是村民的一张张笑脸,和一幕幕洋溢着希望与奋进的生活图景,磨坝村委会副主任曹家华带领村民采摘羊肚菌的劲头热火朝天,养牛大户曹佳学提起自己的养殖产业滔滔不绝,移民安置社区外,热情的村民递上刚泡好的新茶……这些鲜活而动人的画面,是村民致富兴业奔小康的最佳佐证,也是汉阳镇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的生动实践。
头雁齐飞,群雁齐追。汉阳镇在脱贫攻坚的进程中,不断健全制度保障、汇聚人才支撑、强化组织服务,为全镇的脱贫摘帽夯实了基础,在全县范围内产生了“头雁效应”。脱贫路上,群众盼什么,干部干什么!最硬的帮扶措施,抵达最柔软的心灵深处,因为有担当,才能让群众的生活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让他们从贫困走向小康。
作为记录者,我们在深入汉阳镇的乡村深处,看到了点滴变化所掀起的时代浪涌,在整个脱贫攻坚的进程中,乡村正以内部的巨变使全镇的面貌焕发新颜。
而汉阳镇党委、政府为了稳固脱贫成效,建立长效脱贫机制所采取的长短产业相互结合的路子,对推动全县城乡一体化进程,加速农村三产融合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汉阳镇的脱贫攻坚工作走在了汉阴县的前列,村民的内生动力在稳固的产业链条上不断增强,脱贫经验得以辐射扩散,使脱贫质量能够经得起历史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