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高福宏 吕志群 汪银春
“白河是全省11个深度贫困县之一,白河的发展史是一部脱贫攻坚的战斗史。让白河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实现整县脱贫,是我们这一班人的使命和担当。”作为全县脱贫攻坚一线总指挥,白河县委书记陈晖的话语掷地有声:截至2019年底,全县6.6万贫困户脱贫,7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1.24%。
累累硕果印证求索之路。五年来,白河县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举全县之力、聚全县之智,立下“军令状”,啃下“硬骨头”,兑现庄严承诺,圆百姓一个脱贫致富梦。
摘掉贫困帽,走上致富路
幸福源于奋斗,实干创造未来。白河坚决扛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向决胜脱贫攻坚发起全面总攻, 32名县级领导、104个驻村帮扶单位、76名第一书记、2822名结对帮扶干部和爱心人士进村入户,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全县上下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用“三苦”精神谱写了一曲曲脱贫攻坚的壮歌。
三级书记抓脱贫,全党动员抓脱贫。白河坚持“支部+X+贫困户”模式,深入开展“党建引领,打造产业致富链”行动,使“支部建在产业链、能人聚在产业链、党员示范在产业链、贫困户增收在产业链”,探索走出了一条“以产业为依托、以支部为龙头、以党员为骨干、以基地为基础、以富民为目标”的新路子,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了“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域经济、富一方百姓”的目标。全面推行社区“党建+”模式,充分发挥“网络党支部”作用,深化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落实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提升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能力,不断增强搬迁群众的归属感、安全感、幸福感。
脱贫路上产业兴。白河全面推行“支部+社区工厂+贫困户”模式,按照“山上建园区、山下建社区,招商办工厂、农民变工人”的思路,以建设一个搬迁安置社区、配套一个农业园区、兴办一个社区厂、组织一批劳务输出、培育一批职业农民的“五个一”为载体,以毛绒玩具、服装服饰、电子配件、农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吸引外出能人返乡创业,支持工商企业下乡创业。目前,全县共培育各类市场经营主体500多个,建立4个省级园区、93个县级农业园区,带动发展14万亩木瓜产业、8万亩核桃、8万亩茶园、3万亩油用牡丹、3万亩魔芋。
帮扶路上不落一人。按照“一村一名总队长挂帅、一名县级领导包抓、一个重点行业部门牵头、一名副科级以上驻村工作队长和第一书记常驻、一个企业或合作社帮带、一个互助资金协会帮筹、一名乡村医生驻村”的要求,坚持帮扶力量、建设项目、脱贫资金、扶持措施等集中向深度贫困村倾斜,对26个深度贫困村的水、电、路、信等基础设施优先规划、优先设计、优先建设。通过互助资金协会、资产收益扶贫,向每个深度贫困村注入村集体资金达150万元。加大对特困人群集体经济收益配股,力促特困群体以长效资产收益实现稳定增收。
旧貌换新颜,幸福踏歌来
“多亏了党的好政策,我们才能从高山上搬下来,小孩上学方便了,我们也能在家门口的社区工厂务工!”“搬到山下的安置房后,下雨天不怕漏雨了,下雪天不怕路难走了,家门口就有超市,生活用品样样齐全!”谈起新生活,白河县卡子镇陈庄社区村民汪亚琴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白河县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关键之举,将全县居民按照“县城——集镇——新型社区”各三分之一的比例进行布局,构建起了符合县情实际的搬迁安置体系和新型城镇化格局。全县累计搬迁近3万户10.4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实际入住率已达99%。探索出的“山上建园区、山下建社区”等有效做法写进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在全县开展“三问、三解、三精准”活动,制定出台《关于实施移民(脱贫)搬迁六大融入提升行动的决定》和8项配套措施,工作经验先后在全国易地扶贫搬迁论坛和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现场会上交流,被国家发改委《十三五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政策指引》第35期印发在全国推广。
楼上居住、楼下上班,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白河县把发展新社区工厂作为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问题的重点工作,坚持“产业、就业、创业”三业一体推进,长中短项目相结合、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大力实施创业人才工程,动员引导外出能人返乡创业,兴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办新社区工厂,确保有劳动能力的家庭至少有1人实施稳定就业、掌握一门实用技术。目前,已累计培育新社区工厂69家,吸纳就业5000余人,3700户贫困户就地就业脱贫,实现100户以上安置点均有1至2家新社区工厂的目标,真正把贫困群众嵌在产业链和创业链上。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白河县推行“3+1+X”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从县、镇、村三级医疗机构抽调372名医务人员组成113个责任医师团队,每村派驻1支团队,对每户贫困家庭落实签约服务。组织全县医务人员开展“讲一次健康知识、清扫一次环境卫生、同吃一顿饭、做一次健康体检”为主要内容的“天使健康扶贫行动”。投入600余万元,在全省率先建立覆盖县、镇、村三级医疗机构的远程诊疗体系,将医院建在“网上”,将专家连在“线上”, 24小时服务不间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共享,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二级以上医院的服务,真正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如今的白河,一座座簇新靓丽的城镇新村崛地而起,一栋栋安置房崭新整洁,一个个社区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条条产业路通村通组,一个个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迎来了幸福的新生活。
人有精气神,民风日日新
白河县茅坪镇红征村村民聂太喜人生最幸运的事,是与县委书记陈晖结下了“亲戚”。聂太喜曾住在一处偏僻的山坡上,房屋破烂,靠种植玉米、红薯为生,一年到头不仅没有积蓄,还欠了外债。县委书记陈晖得知聂太喜的境况后,多次来到聂太喜家,与他交流谈心,帮他出主意、发展产业。如今,聂太喜搬进了新家,种了10多亩油葵和甘蔗,成了村里的“产业大户”,光景越来越好了。
2019年农历腊月二十九,县长李全成来到冷水镇三院村包联户巴文成家里,两人聊家长、话丰收、谈发展。在李全成的帮扶下,巴文成2018年底如期脱贫,但两人情谊不止于摘帽。虽然没有双手,巴文成今年还要再养10头牛、30只羊、400只鸡。如今的三院村,形成“还山上生态林、建山下新社区、办社区新工厂、育时代新农民”的“三院”模式。
麻虎镇十里社区的花甲老人何忠顺,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为人生增添色彩。“你是老党员,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何忠顺是麻虎镇党委书记胡才伟的帮扶户,胡才伟在思想上动员,在行动上助力。2018年,何忠顺带头流转闲置土地发展红薯5亩。当年秋季,何忠顺以亩产红薯5000余斤,净增收1.3万元的好收成,成为当地群众勤劳增收的典型榜样,并被评选为“红薯产量大王”和第四届“最美麻虎人”。
办好教育既是最基本最普惠的民生,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兴县富民的治本之策。白河坚持穷县敢办大教育,将教育各项经费和配套资金全部纳入县财政预算,并设立教育发展专项资金。5年累计投入7.6亿元,改扩建中小学校和幼儿园45所,新增校舍面积16.7万平方米,其中投资4亿多元建成的省级示范高中——白河县高级中学,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免费举办新型农民培训、“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外出务工人员创业培训,推动全县6万之众的务工经济转型求变,每年创收10亿多元。探索形成的“就业+创业+产业”融合培训模式在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中获得优秀项目奖。
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白河县坚持扶贫先扶志和智,以弘扬“三苦”精神为动力,以新民风建设为主要载体和抓手,紧紧围绕“一年初见效,两年大变样,三年成新风”目标,厚植沃土育文明新风,全面激发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通过在全县108个村、13个社区开展道德评议、制定村规民约,为村民自治设置了“硬杠杠”,积极推进“三治融合”,狠抓“一约四会”建设,以村风民风引领新风尚,以道德力量培育新风尚,在全县各镇各村形成知荣辱、树新风的良好环境;壮大“水色白河”理论宣讲团力量,利用“理论宣讲+文艺演出+百姓故事+现场互动”的模式,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党的政策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以移风易俗、社会核心价值观等为主要元素,精心组织编排了《新民风助力脱贫》《扶贫趣事》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受到了群众的交口称赞,与日俱新的城乡风貌见证着文明的力量。
“摘帽”只是新起点,“赶考”永远在路上。“我们出台了巩固脱贫成果有效防止返贫十条措施,坚决贯彻脱贫攻坚‘四个不摘’,确保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战略,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县长李全成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