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肖兵
对于全市食品安全领域的干部职工来说,这个4月的紧迫感格外强烈。
4月8日,市委召开常委会会议,食品安全成为其中一项重要议题;
4月9日,市政府召开2020年食品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副市长、市食安委副主任寇全安对食品安全进行再强调和再部署;
4月15日,市委、市政府印发《安康市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和《安康市食品安全监管事权清单》,将食品安全“党政同责”的要求推向新高度。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些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将食品安全摆在重要位置,以“四个最严”为根本遵循,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依法监管、改革创新、共治共享”原则,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关口,建立了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无缝隙的监管体系,千方百计守住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盯源头,将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中
“在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下,我们及时规范了各类防控措施、加强了食品生产质量把关,现在产能逐步恢复,经营效益越来越好。”回顾企业走出疫情寒冬的历程,安康及时雨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勇感慨。该公司是一家速冻调理食品生产企业,产品主要供应飞机、高铁等中高端客户,去年销售额超过了1亿元,订单遍布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企业停工停产,2月底才逐渐复工。
“在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的背景下,更要把好食品生产质量关,这是重新打开市场、实现消费回补的首要条件。”正在陈勇为此烦恼的时候,市县市场监管部门站了出来,监督指导企业制定了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建立防疫信息台账、员工健康检测方案,督促做好生产和生活场所消毒消杀,严格落实分餐制,从人员出入、生活起居、生产加工的每个环节入手加强监测和防范,最大限度降低人员身体健康和食品安全风险。
按照市场监管部门的要求,该企业逐步筑牢了食品安全的基石,目前正铆足劲闯市场。“针对疫情过后不断增长的分餐、网上购餐的需求,今年公司将起用第二套生产线,开发更多速冻食品种类。”陈勇说,目前公司已经与广州、福州、长沙、西安、杭州等大中城市的食品销售商签订了供货协议,今年力争实现1.6亿元的销售额。
在疫情期间,为了保证市场供应和食品安全,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累计组织复工复产督导检查500余人次,食品生产企业及小作坊的食品安全检查1000余户次,帮助企业建立规范防控举措的同时,严厉查处各类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倒逼企业严把人员管控关、原料采购关、清理消毒关、过程控制关、出厂检验关“五大关口”,严守生产安全红线。
食品安全是“管”出来的,而不安全的食品是“产”出来的,只有严把食品生产关,从源头严加管控和防范,才能将隐患和风险降到最低。截至3月底,全市共有获证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市场主体36149家,其中,食品生产企业339家,食品小作坊1328家。在过去的许多年里,我市始终紧盯这些食品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不松劲,一边强化日常监管,一边因地因时制宜,不断创新监管方式,增强监督实效。
为进一步规范食品生产秩序,去年12月,我市集中开展了一场食品生产企业主体资格清理工作,通过全面摸排,摸清了全市食品生产企业经营状况,依法清理注销了4家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和完善了企业基础数据库和监管档案。针对我市食品小作坊数量多、风险高、监管难的现状,市市场监管局制定了《安康市食品小作坊全面提升三年工作行动计划》,明确从2019年11月开始,通过动员部署、全面提升、综合评价3个阶段,促使一批食品小作坊提升转型为食品生产企业,到2022年12月底,全市食品小作坊示范单位达到200家,食品小作坊集中规范园区建设初具规模。
抓流通,让安全血液贯通市场管网
3月10日,南门农贸市场、五里农贸市场、三桥宝业农贸批发市场、人人乐超市安康店、喜盈门超市南环路店迎来了一场“大考”,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金统带领该局食品流通监管科、创建办和汉滨区市场监管局一行,就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督导检查——人员出入检测、环境消杀、活禽交易区关闭、进货查验制度执行、食品加工区域规范设置等等,哪个环节不到位,就会被当场指出,并要求限时整改。
在市场监管部门的执法人员看来,食品流通环节是消费者接触食品的主要环节,涉及消费者群体十分庞大,搞好这一环节食品安全至关重要。除了疫情期间组织的这种专项检查,市场监管部门还会不定期组织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抽检工作,针对辖区内有代表性、销量较大的农贸市场、商场、超市等重点场所,市民日常生活必需的“米袋子”“菜篮子”“肉盘子”展开抽检,对不合格食品及时开展核查处置,对存在违法行为的,依法严厉查处,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近日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陆续启动了抽检活动,重点针对米、面、油、蔬菜、水果、畜禽肉、蛋、奶、水产品等22个品种可能存在问题的农兽药残留、微生物污染等192个检验项目开展了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抽检。截至3月底,全市共有食品流通市场主体19659家,共抽检食品样品863个批次,占省局下达抽检任务数的287.66%,样品检测工作正有序开展。
各项监督检查和抽检只是确保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安全的手段之一,夯实市场开办者和食品销售者的主体责任才是长久之计。为此我市通过建立一系列长效机制,倒逼企业主动落实食品安全责任,保证所销售的食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风险可控、责任可究。比如,我市农业农村部门严把源头,在全市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制度,建立了市县(区)两级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市场监管部门严把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关,去年在15家农贸市场建立规范化的快检室,对经营者落实进货查验、不合格农产品退市制度情况开展督查。
与此同时,我市还大力开展过期食品排查,消除安全隐患。疫情期间,部分食品经营户出现囤货滞销,极易出现销售过期食品等违法行为,全市启动了一场从城市到农村、从超市到商店、从批发到零售的专项整治活动,针对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区域、小商店等重点场所,“麻辣小食品”等重点品种,通过企业自查和专项检查,督促落实主体责任,坚决查处违法行为,将各类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中。
2019年,全市开展食品专项整治4次,专项督导3次,挂牌督办企业(单位)13家,抽检食品7317个批次。
管餐桌,用“明厨亮灶”筑牢舌尖防线
餐饮安全是整个食品安全链条的终端环节,直接关乎所有群众的身体和生命健康。除了加强日常检查和抽查,建立和完善各类规章制度,规范餐饮经营秩序和安全,我市市场监管部门还以学校食堂、大中型餐饮单位为重点,在操作间安装监控摄像头,实时查看餐饮单位食品制作生产情况,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截至3月底,全市共有餐饮服务市场主体14823家,其中1093所学校食堂和近3000户大中型餐饮企业100%完成“明厨亮灶”工程。
对于市场监管部门来讲,监管不是目的,最终目标是促进餐饮企业健康良性发展,维护广大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第一季度,全市餐饮服务业经营状况不容乐观。为找出餐饮企业当前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前不久,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指挥部市场监管组组长、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张宗富带队深入安康宾馆、睿智天龙酒店、民航大酒店、金苑酒店等中心城区大型餐饮服务单位以及龙舟文化园等餐饮服务单位相对集中街区,与企业负责人座谈交流,听取意见建议。3月19日,由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指挥部市场监管组起草的《应对疫情影响支持餐饮服务单位复工复产的意见》正式印发,为全市餐饮企业复产复工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意见》围绕提高开门营业率、员工返岗率、餐桌利用率、单桌上座率,提出了税费减免、加大资金支持、鼓励领导干部带头消费等十一条措施。其中,既要求严格执法,严厉打击哄抬物价、制假售假、野生动物违法违规交易经营等违法犯罪行为,又彰显了特殊时期对企业的关爱,比如对因受疫情影响尚未开展经营活动的餐饮服务单位,年内暂不标注经营异常,暂缓纳入清理吊销名单,要求区分有无主观故意,违法性质、情节,对于轻微违法、未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可采取行政指导、责令改正、限期整改等方式督促整改,或采取不予处罚、减轻从轻处罚等方式,教育餐饮服务单位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对于群众关心的校园食品安全,全市也从未放松监管力度,尤其是疫情发生以来,全市一方面加强校内食材进货、储存、烹饪,后厨人员健康管理,用餐场所消毒消杀,用餐设备清洁,食品留样等情况的检查,一边启动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全方位构筑学生用餐安全防线。去年,全市共检查学校食堂 2334户次,校园周边食品经营户5095户次,校外托餐场所50户次,检查校园周边食品摊贩278户次,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1054 份,约谈学校负责人7人次。
要构筑从生产、流通到餐桌全链条的食品安全防线,绝不仅仅是市场监管部门的事,只有各部门通力合作才能标本兼治。去年,市公安局紧盯重点企业,坚持线上线下合力打击,立案2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3人,行政拘留1人,刑事拘留20人,批准逮捕10人,移送起诉8人。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终端达到270余家,可追溯产品310个。市教体局全力夯实学校食品安全“第一责任”制,实行学校(幼儿园)相关负责人轮流陪餐,定期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隐患自查。市卫健委积极开展风险监测和食源性疾病监测,与市场监管局建立了食品安全事件协调联络机制。市城管局对中心城区452户食品流动小摊贩实行备案管理,取缔校园周边86户食品摊贩。市发改委全面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大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强化粮食质量安全监测,确保粮食质量安全……有各成员部门密切配合,全市食品安全网越织越密,各食品生产经营市场主体的质量安全意识显著提升。去年,全市未发生非级别以上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工作得到副省长徐大彤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