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俊
坐拥石泉县池河镇最平坦的集中连片好田好地,五爱村具备毋庸置疑的先发优势。与此相符的,是根正苗红的村名——五爱村,爱党、爱国、爱民、爱家、爱业——红旗映照下,由Q萌人物和上述文字组成的宣传画刷涂在五爱村村委会广场旁边的白墙上,它正位于五爱村的居民聚集区入口位置。
要到这片聚集区,首先要通过村道穿过平坦的田野。4月13日,记者经过的村道两旁,甚至目之所及,都是一幅建设的场景。
“我们村境内,目前在建的工地有6个。”一见面,五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唐继明便喜滋滋地向记者介绍。
简单寒暄几句,记者一行对唐继明的红马夹感兴趣起来。说实话,在农村看到穿志愿者红马夹的人,以前还真是不多见。
原来,石泉县自2019年11月成为国家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试点县之后,全县每个镇村都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将文明实践尤其是志愿服务落实到建成“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的实际行动中,很多村纷纷通过各种方式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开展志愿服务。
五爱村有26名志愿队员,从今年疫情防控开始,便每天穿着红马夹守卡测温排查,群众也渐渐认可了这种志愿服务的身份象征。唐继明告诉记者,刚开始穿的时候,队员还有些顾虑,觉得有点扎眼,后来穿习惯了,反倒觉得很舒服,又喜庆又暖和,“群众一看就知道我们是干什么的。”
“社会治理好,村民生活好,文明实践才落得实。村民口袋富了,通过文化活动引导和思想大讲堂提升,脑袋也慢慢‘富’起来了。”唐继明一语中的。他用环境美、生态美、人文美来概括他眼里的“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内容不空洞,在我们村,都是能支撑的。”五爱村之前的工作颇有建树,2018年获得“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2019年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其实,因为交通便利和好田好地的优势,五爱村一直算是底子好的。2015年之前,老五爱村只有800多户,合并了后高山的2个村之后,有15个村民小组、2700多户,高拉低填之后,成了贫困村。
还倒真是底子好。2018年整村脱贫时,全村人均年收入已是15500元。2019年,达到了16670元。
说起来,真是得益于脱贫攻坚的好政策。老五爱村之前的村民靠外出务工和种养殖,过得比较“自给自足”。2017年,200万元的农村三变改革试点资金,成为新五爱村产业发展的“第一桶金”。
据介绍,村上将这笔资金注入到五爱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再牵头成立2个专业合作社,实行订单产业,带动金丝皇菊、干土豆片、粉条等农副产品生产销售,搭建村民务工就业平台,通过招商建项目,带动闲散劳动力就近就业,实现稳定增收。
如今,五爱村又有大手笔。村集体参与筹建的“荷塘月色”康养民居项目正在抓紧建设。荷塘新增了50多个品种的荷花,规划建设的玻璃漫道和特色民宿的钢架已经搭好,计划今年6月底一期开园营业。与之配套的,在原有5户农家乐的基础上,又有村民新申报了4户,可满足游客的食宿需求。外来客商投资的金蚕温泉假日酒店也已经开工,助推文旅融合的交通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地施工。
和五爱村的村干部座谈,美丽乡村的发展目标日渐清晰:归根结底是村集体带动村民抓产业,最终实现农村美、产业强、农民富。
更让唐继明自豪的是,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行动,志愿服务已经在五爱村深入人心。“在建的6个工地上,每个工地的协调人都是我们的志愿者。党组织的带动作用明显,说的话群众愿意听,志愿者也愿意服务贡献,精神更加富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