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于延琴 通讯员 邹小兰 卜美艳
进入镇坪县58个行政村,无一例外都能看到村集体经济的身影。
2018年先于全市整县脱贫摘帽的镇坪县,在如期达成目标的同时,交上的最亮眼成绩单就是产业发展,实现了“村村都有合作社”。经营形式多样的合作社,成为该县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
2017年之前,该县集体经济为“零”。脱贫摘帽后,58个行政村集体经济资产达到9042万元,社员40049 人,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全覆盖、村集体经济全覆盖、股民分红全覆盖“三个全覆盖”,乡村焕发出蓬勃生机。
2019年,该县村集体经济工作经验获财政部简报专刊推广,被省财政厅列入全省三个示范县之一,获得省级财政奖补资金1100万元。同年底获得生态环境部公开命名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成为全省本批次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区。
4月14日,省财政厅下拨1250万元,扶持壮大该县村级集体经济,双坪村等25个行政村分别获得50万元专项扶持,58个行政村得到省级扶持率达43%。
“空壳村”变“实体村”:从“零起步”到“三个全覆盖”
“在很多地方没开工的情况下,我就在村里挣钱了!”
如果没有这场疫情,顶多过完大年初三,镇坪县钟宝镇民主村二组51岁的贫困户胥从良便会外出务工。一场疫情,一切都变了,“几个地方都开不了工,这下可把我愁坏了。”
眼看外出务工无望,2月底,胥从良来到村里的集体经济——陕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里务工,“一天100元,复工以来我干了21天。再加上2.7亩土地流转给村集体1400元,3月份我有3500元收入!”
胥从良的言语中除了庆幸,还有满满的自豪,他切身体会到了村集体经济带来的好处:“家门口挣钱,能分红,人心也近了!”
感受村集体经济的好处,对镇坪来讲,也是近两年的事情。
2017年之前,跟其他很多地方一样,镇坪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村级集体经济在包产到户后“分光用光”、消声匿迹,呈现“三无”:一无资金积累。全县58个村88%是“空壳村”,仅有6个村有资金积累,52个村资金积累为零。二无固定收入。58个村中57个村集体没有固定收入。三无集体经济组织。58个村没有一个村有控股、参股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全县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为零。
改变,来自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根据市委安排部署,镇坪县于2018年先于全市整县脱贫摘帽。那么,用什么来打赢脱贫攻坚,确保群众永久性脱贫?
镇坪县委书记罗万平直言,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防返贫的治本之策,是巩固脱贫成果、实现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的重中之重。我们以“三变改革”为契机,将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率先完成整县脱贫摘帽的基础和前提,积极探索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发挥有限财政基金撬动村集体经济的作用,推动了村集体在全市率先实现从“零起步”到“三个全覆盖”。
2018年,该县下发《关于发展村集体经济试点工作方案》等文件,举全县之力,建立了“县抓统筹、镇抓落实、村抓实施”的分级负责机制,开展机关、非公和农村党组织“三联共建、合力攻坚”行动,选派315名优秀干部组建58支驻村工作队,落实82个机关事业单位、120余个市场经营主体结对58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搭建起力量向农村下沉、政策向农村倾斜、项目向农村汇聚、要素向农村流动的村集体经济发展综合平台。在此基础上,注入财政专项扶持资金6380万元,组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58个,身份确定颁证社员40049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资产达到5673.089万元,率先实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全覆盖、村集体经济全覆盖、股民分红全覆盖“三个全覆盖”,“空壳村”消除。
通过党建引领,选优配强村级班子,落实“三项机制”,3年来该县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12亿元,其中投入1195万元建设14个示范村, 投资300万元建成资产收益扶贫试点1个,拿出150万元用于扶贫绩效奖励,探索出“每个村培育1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1项主导产业和2至3项特色小众产业,建设1个现代农业园区或产业基地”的镇坪特色 “一村一企一产业”扶贫路径,实现村村有企业、家家有产业、户户能增收。
五种集体经济经营模式:从“输血救助”走向“造血自强”
牛头店镇白珠村辖4个村民小组,156户485人,在册贫困户19户31人,贫困发生率为8%。因为村里没有像样的企业可以“联姻”,2018年初,白珠村党支部在充分调研、征求民意的基础上,整合县财政拨付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启动资金及项目资金共100万元,成立白珠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组建农副产品加工厂独资运营,102户农户自发入股23.07万元。
同年7月底,占地530余平方米的村集体农副产品加工厂建成。通过订单收购土豆、红薯、蜂蜜等,2019年合作社发放工人工资12万元,兑付农民农副产品收购款26万元,102户农户共计分红110750元,集体经济收人达到10万元。目前,该村申请的“白珠老农”商标已提交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在注册中。
曾家镇向阳村采取“合作共赢型”,与该村享有“全省十佳标准化茶园”的向阳春高山茶叶公司合作,投入政策扶持股本资金340万元,年均保底分红10%。
牛头店镇竹叶村采取“资源开发型”,盘活村级集体所有的土地、山林等资源性资产,融合发展一产特色种植采摘、二产绿色油料加工、三产乡村旅游观光,打造竹叶休闲旅游度假村,让老百姓脱贫致富,每年集体经济预计有20万元收入。
钟宝镇党委则采取“资产经营型”模式,由镇政府牵头成立“品国心旅游开发公司”,统一全镇8个村集体经济的管理与运行。捆绑资金390万元,与新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成立红杉溪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开发打造红杉溪谷农旅休闲融合体,“项目开发完毕后,通过招商引资来运营”,平均每村分红4万余元,每年利润为总投入的8.2%。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一直以来都是各级政府的重点、难点。面对部分村产业基础薄弱、开拓思想不强、有钱不敢用不会用等问题,镇坪县按照陕西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要求,建立以市场为导向,探索经营灵活、管理有效的“合作共赢型”“资源开发型”“资产经营型”“产业带动型”“服务创收型”五种集体经济经营模式,为各村、各镇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要素和激发集体劳动力活力,加强与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对接,因地制宜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铺开了集体经济发展“路子”,村集体经济也从“输血救助”走向“造血自强”。
财政专项资金6000万元:乡村振兴要打好“集体经济”这张牌
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弱走向强,村级集体“钱包”鼓起来的同时,也全面助推了乡村振兴。
镇坪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鲁延福介绍说:“在工作推进中,我们通过抓观念强组织、抓积累强发展、抓示范强覆盖、抓机制强规范‘四抓四强’,全县农村基层组织活力明显增强、发展动力实现转型提升、社会民情民风全面好转、村级公益事业长足进步、群众收入稳定增长。”全县58个行政村,各村已实现2次分红,户均年增收110元以上,村均年总收益10万元以上,其中先导示范村年收益超过20万元。
镇坪发展村集体经济给我们带来不少启示,首先加强领导是关键。其次投入保障是基础。该县以“三变改革”为契机,累计投入财政资金8070万元,不仅彻底消除了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变“输血”扶持为“造血”提升,更激发了各级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信心和决心。第三严格监管是保障。如何管好用好村集体资源资产,最大程度产生效益,确保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是发展集体经济的重点。该县在集体经济运营监管方面,制定出台了系列办法和制度,从体制机制上进一步规范集体经济组织,确保了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有序运行和资产资金的安全运行。
但在鲁延福看来,短板依然很多,比如:部分村集体经济结构不优,大部分依附于合作的企业;村级缺乏经营管理人才;集体经济实力较强的村比重还不高。只有解决以上问题,才能更好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快步乡村振兴。
2019年,该县财政收入为4582万元。为打好这张“王牌”,该县举全县之力,今年安排财政专项资金6000万元,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本金。以县委书记为组长成立了县壮大村集体经济领导小组,设党建引领、资金保障、业务指导、运营监管、绩效考评5个专班。并把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列为今年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建立了月研判、季现场、半年点评、年终考核的推进机制,把重点任务细化分解。各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村级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并主动作为,形成了县委统一领导、县壮大村集体经济领导小组统筹推进、镇村具体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
同时以“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为抓手,以提质增效为目标,突出“建基地、育主体、强龙头、塑品牌”,加速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今年力争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1个、省级龙头企业3个、市级园区5个,规范提升各级示范合作社50家、示范家庭农场100户。依托县内循环工业园区和县外飞地园区,进一步完善企业培育、大户奖励、品牌创建、技术创新等激励措施,全面壮大骨干企业,积极发展小微企业,服务落地招商企业,激活蛰伏的发展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