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赵伟 吴亚君
“安康富硒茶,健康千万家,点赞!”4月28日,在西安市雁塔区、西安航天基地来汉滨区对接2020年度区域对口帮扶工作之际,雁塔区区长和西安航天基地管委会负责人在汉滨区瀛湖镇汉岚茶叶园区变身“主播”,为安康富硒茶代言。当日,在两位“主播”的推介下,共销售茶叶453公斤,为群众带来15万余元收入。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和雁塔区一样,目前,共有88家中省市单位正在为汉滨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添砖加瓦。脱贫攻坚以来,该区积极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变“独角戏”为“大合唱”,有效调动社会各界参与脱贫攻坚,同心同向的大扶贫工作格局迅速形成,社会扶贫成效显著。
结对帮扶惠民生
近日来,由中国建设银行联合安康扶贫空间举办的“金智惠民”裕农学堂系列活动,在汉滨区县河镇财梁社区、谢坝村、巩固村已开展三期,覆盖群众300余人。一线扶贫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致富带头人,通过理论知识、业务知识和发展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有效提升了思想认识、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财梁社区是中国建设银行定点帮扶的贫困村。近年来,中国建设银行结合财梁社区的资源禀赋,大力实施产业扶贫,积极协调引入企业,发展小龙虾养殖,菌菇、金银花种植等特色产业项目,并以专项党费注入村集体经济的方式,扶持贫困村产业发展,建立长效“造血式”扶贫模式。经过3年多时间的发展,财梁社区“四园一厂”产业布局初具规模。
除了中国建设银行等中央定点扶贫单位的支持外,省直各包联单位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围绕包联村实际,坚持“输血”与“造血”结合、扶贫与扶智并举,大力开展扶贫帮困工作,通过引项目、投资金、扶产业、送技术、救急难、帮贫弱等,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壮大产业发展,使汉滨区贫困群众收入持续提高,贫困面貌得到明显改善,脱贫退出成效显著。
“我们瓦铺村攀上了‘好亲戚’,这几年村里都大变样了!”汉滨区茨沟镇瓦铺村党支部书记唐国斌说。从2014年起,省社科院紧紧围绕把瓦铺村建成省级标准化农村党支部目标,驻村工作队携手安康市委办,支持帮扶资金191万元提升改造该村党支部活动室,新建远教文化广场、百姓大舞台等,通过完善硬件设施、强化软件筋骨,逐步把瓦铺村建设成全市标准党建示范点、廉政教育示范点、党性教育基地。
众人拾柴火焰高。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中省市三级共派驻汉滨区帮扶单位88个,派驻常驻工作队员、第一书记548人,派驻结对帮扶干部8665人。省环保厅、省体育局、省工运学院等帮扶单位纷纷结合自身职能特点,发挥特长、创新方式,办成了一批顺民意、得民心、促脱贫的好事实事。
东西部协作见成效
“自从有了武进区的对口帮扶,有了苏陕扶贫协作资金,我们合作社的规模日益壮大,带贫益贫效果显著。”汉滨区牛蹄镇土坪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鸿昌说。
跨越千里,扶贫情深。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通过苏陕协作机制,支持汉滨区发展,一批苏陕招商项目、苏陕资金扶持项目在汉滨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帮助更多贫困人口摆脱困境,为汉滨区脱贫攻坚工作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
从强化组织领导到主动对接推进,从借力资源推广到加强优势互补,近年来,汉滨、武进两地交流更加频繁,东西部扶贫协作深入开展——
人才来了。2019年5月,汉滨区委组织部选派4名同志赴武进区进行挂职锻炼;汉滨区第二人民医院、第三人民医院、流水镇中心卫生院共计选派12名专业技术人员,赴武进区人民医院进修学习。武进区接收挂职党政干部2人(均分管扶贫协作工作)、专业技术人才25人。
资金活了。2019年江苏财政共援助资金19640万元,带动贫困人口4872人,援助资金用于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扶贫等方面,囊括毛绒玩具等社区工厂、农产品生产及加工等92个项目。
产业强了。2019年新引进的江苏美思琪、瑞欣玥、新伟泰、永安玩具项目,分别落户在县河镇红升社区、晏坝镇中心社区、关庙镇、恒口示范区,带动贫困人口52人;向江苏销售特色产品48.8万元,带动贫困人口563人;援建扶贫车间7个,吸纳就业460人,其中贫困人口171人。
就业多了。通过劳务信息共享、有组织劳务输出、订单式劳务协作等方式,帮助贫困人口实现就业,目前,已在江苏稳定就业贫困人口达439人。去年以来,共举办苏陕劳务协作招聘洽谈会8场次,提供岗位350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2400人。
“目前全区苏陕扶贫协作携手奔小康共结对24个,其中镇镇结对4个、村村结对7个、村企结对1个、学校结对4个、医院结对8个。目前签订的24个对口帮扶协议已启动,帮扶效果良好,结对之间互动交流日益频繁。”汉滨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多方给力助发展
汉滨区通过积极引导工会、工商联、残联、慈善协会等群团组织,不断创新参与方式和活动载体,充分发挥“工会助力脱贫攻坚”“万企帮万村”“残疾人脱贫”“科协助力脱贫攻坚”等群团助力脱贫攻坚作用,通过发展产业、解决就业、公益捐赠等多种形式,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增收致富。
在汉滨区流水镇良田村,当地村民周启余2012年回村办企业、兴产业,成立了周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建起茶园3000余亩和标准化加工厂房1200平方米,在园区务工的农户达560余人,其中一半以上是贫困户。流水商会秘书长谢开勇介绍,流水片区有120余家会员企业,自2016年以来,流水商会累计投入各类扶农资金5000余万元,解决了100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在汉滨大地,很多爱心企业在艰苦创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在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参与支持脱贫事业。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是先富帮后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争作贡献的积极实践。”汉滨区工商联主席马婷婷说,去年以来,该区近300家民营企业与231个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累计投入资金2亿元,实施项目622个,惠及贫困人口20000余人。
汉滨区还通过加强异地帮扶力度,夯实省内合作交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雁塔区与西安航天基地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援助疫情防控资金200万元。同时,抢抓疫情缓解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机遇期,开通文旅直通车,组织旅游专场推介会,推动两地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回暖,提振市场信心;设立就业扶贫专项基金,搭建两地就业供需交流直通车,开展就业能力提升培养计划,打通就业困难贫困劳动力就业“最后一公里”;在雁塔区、西安航天基地繁华地段长年免费提供产品销售区域,将西安变成汉滨区农副产品销售集散地,为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