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安康 > 安康
抢抓历史机遇 实现绿色崛起——西部大开发20年安康工业发展成就
2020-06-15  来源:本站原创

安康市统计局 冯黎xaj安康新闻网

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市委、市政府以“追赶超越、绿色崛起”为主线,以加快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为目标,咬定青山不放松,说了算定了干,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筑巢引凤;以招商引资、规模企业培育、工业项目和工业集中区建设、特色工业品促销为抓手,全市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对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起到强大支撑作用。xaj安康新闻网

20年历程 绘就安康工业发展新篇章xaj安康新闻网

西部大开发第一个十年(2000年-2010年)安康工业进入快速增长期,这一时期安康立足市情,确定了绿色产业发展战略,形成以安康丝绸、秦巴医药、富硒食品、金州矿产和汉江水电等为主导的工业架构。2003年,全市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经济总量首次超过第一产业。特别是“十一五”期间(2006年-2010年)全市全面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着力推动由工业化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转变,确立“重点抓工业,关键抓项目,协调抓融资、突出抓平台”发展思路,构建安康工业经济发展新格局,工业保持高速增长,实现了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十一五”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91.60亿元,较“十五”末净增147.91亿元,翻了2.1番;“十一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02户,比“十五”末净增156户,年均增长14.9%,主要工业产品品种达70余种,比“十五”末增加30余种。xaj安康新闻网

西部大开发第二个十年(2011年-2019年)安康工业进入跨越发展期,全市围绕“循环发展,工业强市”战略,面对宏观经济持续下行压力,克服原材料、燃料动力、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上涨,部分加工企业原料不足、工业品价格下跌等不利因素影响,积极推进优势产业、重大项目、工业园区建设,加大对企业的培育,强化能源、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做强原有五大支柱产业基础上,下功夫培育装备制造业,安康工业经济呈现出速度加快、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良好局面。“十二五”末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37.33亿元,比“十一五”末净增745.73亿元,翻了2.3番;“十二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4.6%,较“十一五”期间提高3.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492户,比“十一五”末净增190户,年均增长10.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均产值达1.90亿元,比“十一五”末净增1.27亿元。2011年至2019年期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处在全省前一、二名,特别是进入“十三五”,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四年位列全省第一。xaj安康新闻网

主导地位凸显 结构优化与循环发展相得益彰xaj安康新闻网

工业主导地位凸显 ,强力支撑经济增长。2019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469.23亿元,较1999年净增457.99亿元;工业化率39.7%,比1999年提高24.2个百分点;2019年工业经济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5.8%,工业成为经济增长强有力支撑。xaj安康新闻网

绿色产业蓬勃发展,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推进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努力扶持装备制造和富硒绿色食品为主的支柱产业,轻重工业协调发展,止2019年,全市重工业产值占比为54.9%;轻工业占比为45.1%,轻重工业占比相差不到10%。xaj安康新闻网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企业培育成效显著。2011年至2019年间,每年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均在60户以上,至201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户数达767户,较2011年净增491户,企业户数居全省各市区第四,陕南三地市第一。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5户,每年新增企业对规上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均超过18%,其中2012年和2015年贡献最为突出,新增企业对产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27.7%和27.3%。xaj安康新闻网

节能降耗成效明显,能源消费结构日益改善。2019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86.19万吨标准煤,较2013年仅增长6.3%,远低于同一时期工业企业数量和工业产值增长幅度;能源消费品种不断丰富,能源消费结构日益改善,原煤、煤制品等能源消费数量减少、比重降低,在工业生产中已逐步让位于电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工业发展和节能减排协同推进,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xaj安康新闻网

企业科技研发活跃,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以创新驱动发展,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加强政策引导和专项投入,支持企业发挥主体作用,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增强,研发投入保持较快增长。2018年,全市708户规上工业企业中,开展研发活动企业161户,较2013年仅4家R&D企业净增了157家,增长39.3倍,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的22.7%,较2013年提高21.7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投入R&D经费4.19亿元,较2013年增长53.6倍,五年年均增长122.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为0.28%,比2013年提高0.27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办研发机构R&D人员中,拥有博士、硕士学历共51人,占总研发人员的16.1%,较2013年提高1.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905人年,较2013年增加855人年,增长17.2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委托院所和高校的研发经费共计0.14亿元,较2013年增长8倍。xaj安康新闻网

工业集中区发展迅猛,飞地经济活力彰显。目前全市所有县区都成立了工业集中区,2019年全市共有省级重点建设工业集中区19个,较“十一五”末增长近1倍;工业集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349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71.5%,产值总量较“十一五”末增长22倍;新建标准化厂房61万平方米,累计建成标准化工业厂房303万平方米,较“十一五”末增长近28倍;累计入驻企业2198户,吸纳就业9.6万人。2013年市委市政府按照“全域安康”理念,引导限制开发、空间不足的白河、紫阳、岚皋、宁陕、镇坪5个县把重大项目向月河川道集中,创建5个飞地经济园区,极大拓展了工业发展空间布局,截止2019年底全市飞地经济园区已入园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19年完成工业增值6.97亿元,较上年增长44.6%。xaj安康新闻网

传统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反映结构升级的新产品实现从无到有。201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主要产品产量达到97种,是2011年主要产品种类的2倍多。其中发电量95.55亿千瓦小时,比1999年增加77.95亿千瓦小时;原煤66.16万吨,比1999年增加65.22万吨;水泥861.98万吨,比1999年增加834.55万吨;食用植物油14.56万吨,比1999年增加14.46万吨;蚕丝1531.19吨,比1999年增加596.19吨;卷烟95.50亿支,比1999年增加85.40亿支。同时伴随产业结构升级和消费需求新产品发展迅速,灯具及照明装置、石墨及碳素制品、改装汽车、电梯、手机、电子元件、工业机器人、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钢化玻璃、营养、保健食品等多个领域的工业产品都实现了从无到有。xaj安康新闻网

展望未来 机遇与挑战并存xaj安康新闻网

回顾西部大开发的20年,安康工业经济发展成绩令人鼓舞。展望未来,全球新一轮产业格局调整、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国家对安康主体功能区的定位,对安康工业经济发展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尤其今年5月推出的《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加强创新开放合作,充分发挥西部地区比较优势,推动具备条件的产业集群化发展。支持符合环保、能效等标准要求的高载能行业向西部清洁能源优势地区聚集。加强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运输通道建设,拓展区域开发轴线。” 这给安康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xaj安康新闻网

一是生态环境优势。安康作为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承担着一江清水送北京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二是独特的资源优势。安康丰富的硒资源以及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和优美的环境是发展富硒产业、涉水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生态旅游等生态友好型产业的有利条件。加之,目前全国唯一的富硒食品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国家级富硒产品科技创新孵化器已落户安康,这为安康硒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三是交通枢纽优势,将来,随着安康机场通航、西渝高铁的开通,安康将形成水、陆、空立体交通枢纽网络的优势。xaj安康新闻网

挑战也不容忽视。随着安康主体功能区定位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新要求,生态环保与工业经济发展如何找准最佳切入点,也是我们最大挑战。绿色、环保、循环、可持续、低耗能是今后工业发展方向。xaj安康新闻网

为此,对安康在工业发展的总体布局、发展要求及方向都提出更高要求。我们要坚决摒弃资源低端开发的传统产业格局,围绕改善提升汉江流域生态环境,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绿色发展,坚持循环产业发展体系,推动富硒产业、山林经济、涉水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等生态友好型产业发展,促进富硒食品、装备制造、新型材料、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纺织丝绸等绿色工业向高科技、高质量、高附加值产业不断迈进。 xaj安康新闻网

(责编: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