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安康 > 安康
端起生态“金饭碗”——看旬阳县如何用“三棵树”实现“三增”
2020-06-16  来源:本站原创

通讯员 华荣艳cbh安康新闻网

针对山大、沟深、坡陡、地薄的地理条件和发展环境,近年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过程中,旬阳县立足资源禀赋,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问生态要效益,“栽下三棵树,实现脱贫梦”成为全县共识,也用发展实际回答了长期以来掣肘发展的三大难题:如何靠山吃山?如何把穷山恶水变成金山银山?如何让有限的土地发挥出无限的价值?cbh安康新闻网

旬阳县给出的答案是:栽种拐枣、核桃、狮头柑等三类林果产业,让“三棵树”成为“摇钱树”;发展林下经济,让树下成为“聚宝盆”;增绿护绿管绿,让大山成为“绿色富矿”,眼下呈现出土地增绿、农民增收、生态增效的喜人景象。cbh安康新闻网

栽下棵棵“摇钱树”,建起座座“花果山”cbh安康新闻网

问大山要收入,问生态要效益。近些年,旬阳县上下坚定一个认识:栽可以变钱的树,既可以解决收入,还能实现生态空间有效治理。cbh安康新闻网

但是,栽什么树?该县选择了栽种耐寒、耐旱、耐瘠薄,适生区域广泛的树种。结合旬阳县传统习惯和立地条件,山上种拐枣,山下种核桃,江边育林果。cbh安康新闻网

山上栽拐枣。旬阳县是全国拐枣最佳适生区,近几年来,该县采用“合作社+基地+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在县林业局的技术指导下,历经不断培育、改良、推广,全县种植总面积达到36.9万亩,挂果面积5.95万亩,年鲜果产量8万余吨,占全国拐枣总产量的80%左右,实现产值1.57亿元。该产业将有6.8万户农户受益,带动2.2万户贫困户脱贫,进入盛产期后可以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1万余元。为了延伸拐枣产业链条,该县通过招商、培育,引进了四大龙头企业,把拐枣做成酒、醋、茶、饮料,推向全国市场,农民可以把拐枣变现。cbh安康新闻网

山下种核桃。核桃作为安康市农业五大主导产业之一,也是旬阳县重点特色产业之一,该县先后出台系列支持政策,坚持走现代核桃产业“全产业链”发展之路,加快推进核桃产业提质增效。通过核桃嫁接改良、施肥管护、补植等多种途径提等升级,让该产业逐步实现从“规模扩张”向“增效益、提质量”的良性转变。据统计,该县共有核桃专业合作社5家,在合作社的引领下,全县核桃种植面积达25.6万亩,种植面积位居全市第二,挂果园8万亩,年产核桃1600吨,产值3200万元,带动6500余户贫困户发展核桃3万余亩,户均增收3000元。cbh安康新闻网

江边育林果。地处汉江之畔,良好的阳光和水分给狮头柑提供了发展环境。吕河镇冬青村作为当地远近闻名的狮头柑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1160余亩,并通过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在冬青村种植基地的引领下,该县狮头柑种植总面积达到6.27万亩,产量3万余吨,产值3.1亿元。与此同时,构元镇花开万果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柚子和枇杷、段家河薛家湾村社区的樱桃、甘溪镇的黄桃、双河镇的软籽石榴都渐成规模,且走俏市场。如今,该县特色林果产业达到120万亩,可以实现产值3亿元。cbh安康新闻网

林下自有“聚宝盆”,群众端起生态“金饭碗”cbh安康新闻网

发展林下经济,更是让旬阳县百姓尝到了甜头,且一举两得,不仅增加了山林附加值,也治理了水土流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聚宝盆”。cbh安康新闻网

林下种出“金疙瘩”。生态就是王牌!旬阳县构元镇硕士生樊仁恭瞅准了林下经济这个热门,放弃高薪回家种地,在林下种植金银花8000亩,带动1500户社员从事金银花相关产业。而陕西东盛广誉远医药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当地有名的省级龙头企业,也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林地资源开展仿野生林下中药材种植,带动广大山区农户采用经济林地、退耕林地和柴薪林地开展中药材种植。截至目前,已在构元镇3个村种植黄芪、黄精、连翘丹参等中药材3300余亩,带动200余户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费、务工收入和订单回收等方式,年均增收3500元左右。同时,该公司还在全县4个镇签约帮扶合作社近15家,种植各类中药材面积1900亩。cbh安康新闻网

林下养出“宝贝蛋”。林下养殖在旬阳县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作为返乡创业能人,陕西鑫绿林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屈政策,2013年开始在自己的老家铜钱关镇天宝寨的石门沟口林下养殖本地纯天然土鸡,从最初的200只发展到现在的10万余只养殖规模,其中包括自己合作社养殖4万只,辐射4个村贫困户养殖4万余只,带动别家合作社订单回收养殖2万余只。推出的“借鸡还蛋”“借鸡还鸡”扶贫模式,提高了贫困户养殖积极性,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在旬阳县,林下养蜂也是传统优势产业,该县共有养蜂合作社15个,养蜂规模已达2万余箱,覆盖162个村1920户,其中涉及贫困户1354户。cbh安康新闻网

“林下+X”,条条是“富途”。旬阳县把创新多元化林下经济发展、全方位激活林业生产力的作为重要突破口,力求促进林业产出方面最大化。地处铜钱关镇的拾金子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瞅准了林下良好生态空间,采用“林下+野菜”模式,致力于野菜的种植推广研发,山野菜种植基地已突破1000亩,以良好的品质和口碑,被北上广等大城市抢购。神河镇金河口社区国桦生态农业合作社,采用“林下+养菌”模式,充分利用林下空气湿度大、氧气充足、取材方便等条件,实现年产值8000万元。双河镇隆科省级现代农业园区,采用以“园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建成优质富硒水稻基地3000亩,实现稻田养鱼、池边种菜、循环发展的新模式。cbh安康新闻网

该县共发展林下种植16.8万亩,其中林下种植黄姜2.5万亩、魔芋3.5万亩、柴胡等其他中药材10.8万亩;发展林下养殖190万头(只),其中林下养鸡130万只、养羊15万只、养蜂2万余箱。cbh安康新闻网

林下种植实现了林业经济最大化,林下养殖开辟了绿色生态经济新模式,从而使林、农、牧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模式,增加了林地生物的多样性,转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提高林业经济效益。cbh安康新闻网

守护一片绿,造福一方人cbh安康新闻网

以林养山,以山富民,农民不仅尝到“三棵树”的甜头,义务造林、封山育林、巡山护林更成为群众的生态自觉。由政府推动到自发形成,在旬阳县,全民参与生态建设,共抓共护,人与自然共处共生,达到了高度融合,实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良好发展局面。cbh安康新闻网

走“循环路”,念“生态经”。近年来,旬阳县先后启动实施了汉江绿化治理、千里绿色长廊和“太极城森林公园”“汉江百里水岸画卷”“三化一片林”“安康湖生态治理”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让“绿色”取代“灰色”。该县每年营造林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55.18%,林木绿化率达77.6%,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5.4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04平方米,城周森林屏障1298.52公顷,县域森林生态廊道建设完成12433公顷,水网绿化率达86.52%,公路绿化率达85.8%,建成区共建休闲绿地47处,县域内土地因林而绿、因林而美。“省级森林城市”称号,更加坚定了旬阳县的生态自信。cbh安康新闻网

从“种树”到“种景”。经过多年建设,如今的旬阳大地处处绿树成荫、鸟语花香,46万人尽享天蓝、地绿、水清,分享林业建设带来的福利。该县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优势,大力繁荣全县旅游文化,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民俗体验旅游,让“种树”成了“种景”,“砍树”变成“看树”,实现“不砍树,看树也能致富”,不仅保住了绿水青山,还让农户的“钱袋子”鼓起来了。行走在旬阳县,春有水泉坪油菜花金黄灿烂,夏有八卦山乾坤湾满眼苍翠,秋有汉江十里画廊层林尽染,冬有南北羊山白雪纷飞。良好的生态环境让空气可以变现,种养殖可以变现,富硒生态成为了旬阳县的绿色标签。据数据显示,该县实现旅游收入 25.55亿元,实现林业综合产值 21.63 亿元。cbh安康新闻网

从“生态卫士”到“生态绿军”。通过多年努力,旬阳人民把“穷山”变成“青山”,把“青山”变成“金山”。林业引领、生态红利释放、全民共享,换来群众的生态自觉,栽树、管树、护林成为民众自觉,实现了旬阳林业发展高质量、生态空间“高颜值”。所有这一切得益于活跃在旬阳主战场上的旬阳林业队伍,得益于这支由成千上万“生态卫士”组成的“生态绿军”的不懈努力和坚守。cbh安康新闻网

2019年2月18日,新组建的旬阳县林业局揭幕挂牌,新队伍赋予新职能,秉持“国土增绿、林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的同时,义不容辞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千方百计守护好这片青山绿水。与此同时,该县把生态保护和脱贫攻坚结合在一起,截至2019年底,全县共聘用生态护林员3442人,带动脱贫人口1.24万人,再加上151名天保护林员组成的护林大军,守林有责,守林尽责,让旬阳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cbh安康新闻网

(责编: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