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安康 > 安康
余热生辉
——“我们如何做老人”系列报道之二
2020-06-23  来源:本站原创

记者 杨迁伟DFe安康新闻网

老年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但并不意味着只能在家消极颐养,而是仍然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所长,为国家、社会和他人奉献余热“积极养老”。DFe安康新闻网

早上九点,寇正富正带着六七名志愿者,在安康城区北正街口进行“三堆六乱”清理,他拿着铲子清理人行道上的泥土,捡拾搬运废弃的家具等垃圾,不一会,三轮车装得满满的,他转身上车,脚使劲一蹬,开车去倒垃圾。DFe安康新闻网

今年61岁的寇正富,在做志愿者之前以做废旧回收和在江边摆茶座为生,后来生意没做了,就一直在家闲着。2015年,汉滨区老城办东关社区建立志愿服务队,寇正富主动加入了这个队伍,并被推荐为志愿服务队队长。DFe安康新闻网

从此,每天早晨,寇正富就会按时到社区报到,带着志愿者们走街串巷,清扫垃圾、上门宣传政策法规、排查信息等等。DFe安康新闻网

“在家玩着也没事干,倒不如做点事,能让自己所居住的地方环境变得更干净整洁,住着舒适、心里也敞亮。”看着寇正富每天乐此不疲地为辖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老伴儿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不理解到一年后主动申请加入到志愿服务的队伍中,儿媳妇也不甘落后,自愿成为一名护河员。DFe安康新闻网

在东关片区,寇正富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人们碰到大小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给寇正富打电话。前不久,一业主家下水道阻塞给寇正富打电话,寇正富赶去后,掀开下水道井盖,疏通了几个小时,清理出一大垃圾箱垃圾,终于疏通了管网。业主为表示感谢,给他泡茶、买烟,并取出200元钱给他,但寇正富什么也没收就走了。DFe安康新闻网

当然,也有少部分群众并不理解寇正富的“工作”。一次,在一小区清理垃圾的时候,一业主抱怨自家楼层的楼道灯不亮了,还出言不逊,说如果摔死人了就抬去寇正富家放着,并动手推了寇正富。志愿队的成员都觉得特别委屈,但寇正富转身指着一堆垃圾,吩咐队员们清理走,跟没事人一样。DFe安康新闻网

“既然干的是志愿服务,群众满意就行了,绝大多数群众还是好的,如果碰到事就怄气,就干不成事了。”寇正富觉得,能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得到群众肯定自然高兴,但若得不到肯定只要做到尽力就好。DFe安康新闻网

龚兴珍是白河县仓上镇裴家村村民,她发挥自身的优势,帮助解决邻里纠纷,化解各类矛盾,获得村民的认可。DFe安康新闻网

裴家村九组村民张吉华承包地滑坡,土石堆在张吉顺的地里多年得不到解决,双方多次发生冲突,派出所曾多次出警。前不久,因此事张吉华和张吉顺再次发生矛盾冲突,龚兴珍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经过劝导稳定双方的情绪后,提出解决方案。龚兴珍拿着一根绳子,站在两家地块的界畔处,监督并参与双方恢复滑坡前的原状。最终,积累多年的矛盾得到化解。DFe安康新闻网

在农村,邻里、亲朋、夫妻等经常会因为一点小事发生矛盾,谁对谁错总也扯不清。每每遇到这些情况,龚兴珍都会主动上门,分析比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矛盾双方互谅互让,握手言和。DFe安康新闻网

村民柯某夫妇打架,网格员怎么劝也没用,龚兴珍得到消息后,立即上门拉架,劝解,妥善化解了矛盾纠纷,“我赶到现场时,夫妻双方一个拿着剪子,一个握着铁锤,要是真打起来,那还了得?”在龚兴珍看来,这些看似很小的矛盾纠纷,如果不能及时化解,就会引起新的祸端,及时有效化解,不仅能有效避免当事人之间的正面冲突,让双方事后照常和好如初,维持良好的邻里关系,也避免了对簿公堂之后世代成仇、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DFe安康新闻网

虽然上了年纪,但龚兴珍仍然坚持在辖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一线,无论是婚姻家庭矛盾、施工冲突、农作物损毁等等,但凡她出马,总能迎刃而解,正因如此,村民们也都很尊重她。DFe安康新闻网

龚兴珍说:“只要村民们认可我,我就一直干下去,发挥自己的一点作用,为老百姓做点好事,自己也很快乐。”DFe安康新闻网

赵铭昌今年76岁了,古稀之年却精神矍铄,思维清晰。退休前,赵铭昌是安康铁路分局的高级工程师,为人忠厚、能吃苦耐劳的他退休后,总在找机会为身边的人做点什么,义务打扫楼道、帮邻居倒垃圾,哪怕是帮身体不方便的人提点东西,也能让他找到心理满足。DFe安康新闻网

今年春节期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赵铭昌在家里坐立不安。得知所在的张沟桥社区工作人员为了值守连吃午饭的时间都没有,赵铭昌便早早地来到社区疫情防控卡点执勤,替换工作人员去吃饭。DFe安康新闻网

执勤期间,他仔细盘问每一个进出小区的人员信息,严防外来人员进入小区。停课在家的孙子也跟着他一起,在车辆通行口排查进出车辆,并为司乘人员测量体温。社区领导劝他回家休息,让年轻人多干点,可他却说:“我年纪大,但是身体挺好的,而且我也能说,做做群众思想工作还是没问题的。”DFe安康新闻网

赵铭昌所住的单元楼有一户老夫妻,年龄比他还大。这对老夫妻大儿子和女儿都在外地,平常只有老夫妻和有精神障碍的二儿子在家,儿子一犯病就在家里大吼大叫,乱扔乱砸东西,老夫妻苦不堪言。见此状况,赵铭昌没事了就去找这对老夫妻拉家常,陪他们说说话,帮着做一些事情。老夫妻二儿子犯病时,赵铭昌也会第一时间赶到,慈爱地与其沟通,缓解他的压力,稳定情绪。DFe安康新闻网

“我从小家庭困难,国家帮助了我,才让我有了现在的生活,虽然老了,但我有能力做点事,就当是回报社会。”赵铭昌觉得,人虽然老了,但年轻时所学习积累的经验和专长,依然可以继续发挥余热,方便他人,快乐自己。DFe安康新闻网

这些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的大多数老人健康状况有了质的提高,尤其是一批有精力、有时间、有经验的老人,他们也希望自己能为社会做点什么,比如参与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从而激发生活的热情,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DFe安康新闻网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像寇正富、龚兴珍、赵铭昌这样实现老有所为的老年人,才是高品质和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老年生活。在“老有所为”中,在给社会继续带来满满的正能量的同时,老年人自身也幸福地享受到了“双倍的人生”。 DFe安康新闻网

(责编: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