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徐保寿 王慧丽 汪银春 林波
“没有企业的发展壮大,就没有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能力,竭尽所能帮助企业解决在发展经营中的各种困难。”持续深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线作战”,推动企业健康发展,一直是白河县委书记陈晖十分操心的事情,他曾多次深入到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群服务中心进行调研指导。
为破解非公企业党建党务力量弱、党组织生活吸引力弱、引领发展能力弱、辐射带动成效弱的“四弱”问题,白河县深入实施“红色引擎工程”,积极整合资源,组建党建指导服务团,为企业党建和生产经营提供全方位指导服务,探索走出了一条集党务、政务和社务服务“三位一体”的特色党建之路,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呈现同呼吸、共发展的良好局面。
聚集资源:筑牢红色堡垒
走进白河县两河工业集中区庆华化工有限公司,一抹亮眼的红色映入眼帘,刻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群服务中心党性教育基地”大字的门牌显得格外醒目。“党群服务中心建筑面积1500余平方米,建有党性教育、党建指导、文体活动三个功能区,于2019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县委组织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激发县域非公经济的发展活力,着力打造阵地建设标准化、人员配备专业化、作用发挥长效化的‘三化’型党群服务中心,使党建工作指导更有力、服务更有效。”
白河打破行业界限,聚集全县组织、人社、司法、工商等部门党建、人才、法律、项目、审批等优势资源,选优配强服务队伍。党建指导服务团团长由县委组织部分管领导和县经贸局党委主要领导担任,采取从职能部门骨干中聘选,从热爱党务工作、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的退休或退二线干部中聘任,从未就业优秀大学生中聘用的方式,选派党建指导服务团成员45名,整合26家县直职能部门力量“抱团”服务企业,推动阵地联用、资源联享、活动联动,形成党群工作规模效应,打造出全县非公企业交流学习、凝心聚力的阵地。
党群服务中心自运行以来,在党建指导服务团的精心策划下,每月都会举行政策宣讲、联谊交友、职工维权、文化创意、创新创业学习会等活动,被企业党员职工亲切地称为“我们的家”,并积极为全县机关单位、村(社区)党组织开展学习教育提供服务,还吸引了中国黄金集团、省交建集团、省应急管理厅等多家省内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不远千里前来“取经”。
优质服务:擦亮红色品牌
2019年,庆华化工有限公司再次跻身安康市工业企业发展20强。
“公司发展中浸润着镰刀斧头折射的光芒,跨越中饱含着红色引擎催生的蝶变。如果不是有党建指导服务团为企业贴心服务,对党建工作科学指引,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不可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 庆华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查文君感慨。
“疫情期间,企业被减免一季度房产土地税,缓交养老保险金,享受复工复产困难补助等,涉及补助资金60余万元。”庆华公司党支部书记李德平掰着指头细数。“党建指导服务团帮助企业解决了许多难题,让企业及时享受到政策红利,这种细心、贴心、暖心的服务,给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
白河县党建指导服务团积极推行“1248”服务模式,即围绕“做实党建、做大企业、做强产业”的目标,聚焦党建和发展“两类”服务精心制定“服务菜单”,采取集中服务、呼叫服务、定制服务和派驻服务的方式,以推进“提质增效”行动计划、组织“创业孵化”行动计划、实施“人才强企”行动计划等“八大行动计划”为服务载体,为企业提供政治理论宣讲、创业指导、权利保障、市场营销、法律援助等全方位服务。同时,强化考核管理,建立成效评估机制,推行服务企业工作纪实制,对指导团成员分类考核进行动态管理。
结合工作实际和企业需求,服务团将每年5月定为“非公企业政策宣传月”, 实行“一企一员”“一企一策”的“一对一”精准帮扶,认真落实“三访四问五讲”行动计划,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目前,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大型政策解读会和培训会8场次,大力宣传金融支持、税收优惠、复工复产和社保支持、降低成本等系列惠企暖企政策,切实提高了非公企业对政策的知晓度。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安康汇美思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的外贸订单没有受到影响,满负荷排到了8月底。反而因为道路管控与学校未开学等因素,难在了招工上。
白河县人社局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代云青担任企业的党建指导员,她几乎天天住在企业里。老员工打电话说封路来不了,她到各镇去协调、到县卫健局去开证明。新员工招不来,她发动企业所在地的城关镇各村驻村工作队员,广泛发布岗位信息。疫情期间不适宜聚集,她给企业建议因地制宜发展家庭工坊,让群众把缝纫机抬回家做、把布料取回去缝制。
代云青说,实行送单上门,采取“就业扶贫车间+居家生产”“企业订单+居家生产”等方式,不仅解了社区工厂的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而且让更多的群众有活干,尝到了家门口就业的甜头。
类似于这样享受上门服务、接受暖心帮扶的企业还有很多。市场监督管理局启动“零跑腿、零减免”审批机制,指导索越电子商贸有限公司办理备案审批程序,转型生产口罩和防护服。县人力资源局、县经贸局全面了解企业发展方向,协调金融信贷、社会保险和减税降费政策支持、中小企业房租减免等惠企暖企政策落实,累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1200余个。实施企业员工素质大提升行动,培训党员职工15场次1800余人次,争取复工复产补助资金500余万元,联系省内高校与14家非公企业结对帮建,举办网销产品对接活动20余场次,销售特色农产品1300余万元。
紧盯开工招工难、产业联动难、物流运输难、资金周转难、签订订单难等问题,职能部门“组团式”服务满足企业“点菜式”需求,将“被动服务等企业”变为“主动上门找企业”,使企业诉求能够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时间反馈、第一时间解决, 并以更快速度释放政策红利,加快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增强了企业的获得感,齐心协力塑造了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画出复工复产“同心圆”。
助力发展:释放红色效应
“把50%的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50%的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10%的党员培养成管理人才,党员基本实现一人一项技能,全面优化企业党员队伍素质结构。”走进兴达公司,在生产车间、项目一线等关键领域,克难攻坚,示范带头,处处都有党员的身影。
党建活动形式有创新、内容接地气,其内核却没变。笔者发现,党建指导服务团积极为企业党组织提供学习服务、党课服务和策划服务,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设网上党建园地,组织开展“员工说事会”“我为企业献一策”“党员联系重点岗位”等活动,创建“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使党员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同时,指导企业把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起来,积极开展各类文化娱乐和献爱心活动,精心打造员工“专属生日会”,促使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了不断增强。
金龙建材有限公司是一家水泥制造企业。在白河县市场监管局的指导下,成功创建“安康市特色品牌产品”。企业党支部书记、总经理肖玮说,无论是电力抢修、体系认证,还是市场开拓,处处可见党建指导服务团的身影。
正是党建指导服务团的贴心服务,搭建起“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党组织、党组织与职工”的桥梁纽带,帮助企业做大做强,促使企业参与支持扶贫济困、助学兴教、恤病救灾等公益事业,积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2019年“8.06”洪灾期间,金龙建材有限公司全然不顾自身受损,毅然组织20名党员和一线员工组成抢险小分队,配合交运局进行道路清障保畅工作,配合电力局及时提供重灾区群众用电保障。疫情期间,全县企业爱心捐赠防控物资50余万元。
党建指导服务团对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领域企业的帮扶,最终使群众受益。
党建指导服务团根据企业的需求,积极为企业争取项目、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全方位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白河县富秦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黄治贵动情地说:“目前,公司茶叶种植面积达3200余亩,可带动600余户群众稳定增收。企业发展到今天,得益于党委政府为企业创造好的发展环境。吃水不忘挖井人,茶园固定聘用贫困户16人,贫困户的鲜叶收购价高于市场价10元。”
白河县坚持“党建融合,引领发展”的核心理念,不断激发党建活力,提升服务质量,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涌现出一批党建与经济发展“比翼齐飞”的明星企业。秦楚公司、安达公司、歌风春燕等非公企业成功创建五星级党组织。结合县域8大富民产业,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31家,劳动密集型企业21家,将1.5万余名群众镶嵌在产业链上,建立“龙头企业带动、主导产业辐射、脱贫群众增收”的带贫益贫机制。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改革发展和民生改善,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靶向精准,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切实解决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持续推动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下一步,我们要不断完善服务内容和项目运行程序,做到培训常态化、活动常态化、服务常态化,加快形成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合力,凝聚推动企业加快发展的动力。”白河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吉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