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莹 通讯员 谭海波
蓝天如洗,群山连绵,绿水环绕。时值夏末,空气依然燥热,行驶在宁陕广袤大地上,满眼绿色让人清凉不少,山川美景更令人流连忘返。
近年来,宁陕县依托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践行“两山理论”,确立了“生态立县、旅游富民、文化兴县”的发展战略,把生态优势作为后发赶超的资源优势,坚定不移地推进绿色循环发展,推动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民富县强、科学可持续的绿色发展道路。
如今的宁陕,正以独具特色的绿色发展方式,生动描绘出一幅天蓝、地绿、水清、民富的美丽画卷。
生态+扶贫,美了乡村富了百姓
宁陕县地处秦岭南麓,辖11个镇68个村12个社区,总人口7.4万。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90.2%,是“南水北调”和“引汉济渭”工程的重要水源地,也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国家重点林业县和生态示范区。
在天然林禁伐前,国家补贴和采伐变现是该县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过去靠山吃山,全县曾有108家林场,从事木材加工等相关行业近3万人,被称为“木头经济”阶段。后来,宁陕又利用山里丰富的铁矿、金矿、钼矿和大理石矿,走矿产加工的路子,全县有60多家矿点,大型铁矿钼矿厂有30多家,进入“石头经济”阶段。“木头经济”和“石头经济”阶段,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从2007年开始,宁陕县主要以生态旅游、三产服务业、绿色加工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彻底转变了开山取石、砍树取材的资源利用模式,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对生态环境的最大限度保护,并将这一时期称为“生态经济”时代。
从“木头经济”到“石头经济”,再到“生态经济”,这三个发展阶段,让宁陕县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认识更加深入,体会更加深刻。
该县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首要任务,大力开展“天保”工程,推进绿化植树造林和天然林退耕工程,目前,全县退耕还林21.5万亩,率先在全省基本实现了25度以上坡地全部退耕还林。全县240万亩天然林得到有效管护,森林覆盖率由2002年的84.8%提高到现在的90.2%。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宁陕县更是立足森林覆盖率90.2%的资源优势,积极践行“两山”理论,确立了“生态立县、旅游富民、文化兴县”的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循环发展之路。
该县还以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暨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为抓手,把生态旅游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第一产业,坚持走绿色脱贫之路,逐渐摸索了一条“生态+”发展路子,把“绿水青山”变成山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
通过多年努力,宁陕县生态脱贫已覆盖5800户贫困户,占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的81.05%,“生态+”扶贫新模式已成为宁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核心动力。
生态+旅游,火了市场活了经济
上坝河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宁陕县城东北部,园内树木郁郁葱葱,客房、餐厅、超市等基础设施和娱乐设施一应俱全。夜晚憩于山中,没有了城市的喧嚣,万籁俱静,于点点灯火和清凉夜风中静观满天繁星,让身体和心灵都得到了彻底的放松和净化。
这里离西安148公里,与210国道、西汉高速公路、西康高速公路相邻,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旅居。记者一行到达时虽是周一,但周末客房预订已几近全满。
地处秦岭腹地的宁陕,有着“天然氧吧”“生态福地”等众多美誉,生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有景点209处,自然景观美妙,人文底蕴深厚。境内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金钱豹、林麝六大国宝齐聚,森林植物景观古朴优美,交通便利,距西安最近路程只有70公里,融进西安半小时经济圈。
坐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区位优势,让宁陕县委、县政府班子意识到,守着青山绿水发展生态旅游是宁陕的必然出路。凭借青山绿水,全县上下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2004年,宁陕县委、县政府在深入调研后,科学作出了“生态立县、旅游富民”的发展战略,编制了《宁陕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迅速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推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以全域旅游发展为引领,带动群众脱贫增收的特色之路。
经过10余年的不懈努力,宁陕生态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先后成功引进了29家省内外实力企业投资开发38个旅游项目。建成了秦岭峡谷漂流、筒车湾欢乐水世界、上坝河国家森林公园、朝阳沟、悠然山等一批景区景点,全县初步形成了“两线三环二十点”的旅游格局。从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构建小康社会的需要出发,2014年做出了《关于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决定》,坚持以全域旅游引领县域经济发展。
该县立足自身优势,打造全域发展的“蒿沟模式”、 社区性开发的“皇冠模式”、 协会+农户的“元潭模式”、 股份制开发的“漫沟模式”、 景区带动型的“八亩模式”五种特色旅游模式,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如今,过境观光游、休闲自驾游、美丽乡村游、水上娱乐游、森林体验游成为宁陕旅游五大旅游亮点,宁陕也成为秦岭片区最具魅力的休闲旅游目的地,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旅游强县和先进县,还被列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全省旅游示范县创建单位。 此外,宁陕还将旅游与农业、文化、体育融合。建成80亩蓝莓种植基地并培育了5万株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投资6000万元建成大秦岭艺术创作中心,举办第八届中国·大秦岭(宁陕)山地越野挑战赛暨陕西省第四届秦岭山地马拉松赛,进一步推动旅游产业的全域布局,为游客来宁陕休闲度假提供了更多选择。
生态+创新,有了“钱”景“稳”了光景
在位于广货街镇的秦岭峡谷乐园里,峡谷漂流是最受游客欢迎的项目。峡谷漂流采用蓄水漂流,使漂流水量更充沛、更刺激,开闸时间一到,上游便聚满了想要体验惊险刺激的游客,可谓人气爆棚。
据了解,自2006年营业以来,秦岭峡谷乐园已经接待西安及周边游客近50万人。在漂流项目开展时的5月到9月,每天有约500到2000人的客流量,也给当地增加了100多个就业岗位。
近年来,宁陕县坚持从实际出发,彰显宁陕特色优势,建设核心景区带动就业脱贫。目前,共有358户、1074名贫困人口通过生态旅游业带动直接脱贫。
除此之外,该县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根据县域林业产业发展实际,积极打造干果(板栗、核桃)、森林旅游、林下药材(食用菌)、特种养殖、花卉苗木五大林业产业基地,推动生态林业、特色农业和休闲农业发展,带动全县农民增收和农户脱贫。截至去年年底,林业产业实现贫困村40个全覆盖,带动贫困户2423户、4717人。
同时,探索贫困户转化生态护林员的扶贫之路,让群众在家门口就有就业机会增收致富。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从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择优吸纳有劳动能力的812名贫困群众担任生态护林员,人均管护面积500亩以上,每人每年工资7000元。2016年以来,累计聘用生态护林员2753人次,覆盖全县40个贫困村和28个非贫困村,有护林员的家庭人均增收2300元。
脱贫攻坚战打响来,该县共实施造林绿化、森林抚育、林下综合经营17.5万亩,造林绿化、森林抚育等林业工程累计带动733户贫困群众户均增收4000元。同时,以移民搬迁为抓手,对从山上搬到山下的群众实施宅基地腾退和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为每个符合退耕还林条件的贫困户规划落实退耕还林人均1.5亩以上。近三年累计享受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助的贫困户达2851户,累计补助达596.57万元,实现户均增收2092元。
该县依托国家首批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深入推进林业综合改革中,开创“生态环境得保护、农民能脱贫致富”的林业生态改革新路子。截至去年年底,全县累计林权抵押面积达5.5万亩,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8872万元;累计流转林地1740宗73.11万亩,总交易额达7亿余元。近三年累计享受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的贫困户达9623户,实现户年均增收1045元。
如今,得益于全面推进生态经济、绿色发展,一幅碧水蓝天的美丽画卷已在宁陕大地铺陈开来,“绿色”成为宁陕县鲜活生动的发展底色,吸引着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也让更多群众能够享受到生态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