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于延琴 朱洁 通讯员 张华
近日,一件长达35年的老宅基地界纠纷,在汉滨区石梯司法所的调解下,终于圆满划上句号。
无独有偶。8月底,平利县广佛司法所成功调解一起长达15年市县两级法院开庭审理过、又多次上访的土地纠纷案。
9月3日,汉阴县平梁司法所妥善化解了一起婚姻家庭纠纷,使有自残行为外嫁到此的贵州省惠水县少数民族女子白某恢复单身,避免了一场家庭悲剧。
从7月1日开始,我市紧盯矛盾纠纷源头,聚焦“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生产领域、婚姻家庭”等8个方面,集中开展了为期100天的“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百日行动”。截至10月10日,全市各级共排查矛盾纠纷2883件,已化解2707件,正在化解176件,化解率达94%,为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六保”等任务落实营造出良好氛围。
一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百日专项行动
“每周四将本周辖区获取到的苗头性、倾向性、预警性矛盾纠纷线索上报到县司法局。从7月初至今已排查上报38个,化解了36个!”
9月4日,在汉阴县司法局双乳司法所,1987年出生的负责人邹洁拿出一本《安康市“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百日行动”排查化解工作统计台账》告诉记者:“之前大都是有矛盾我们去调解,此次活动是关口前移我们主动深入到一线搜集矛盾纠纷,然后就地化解。”
在这本台账上,记者看到上面详细登记的有矛盾纠纷双方当事人基本信息、事情经过、是否调解等,“每起矛盾纠纷,是否化解以及调解经过都有卷宗可查。”
事情还得从6月15日说起。当日,全省社会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工作会议召开。为落实全省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会议精神,促进全市“六保”等任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7月1日,我市正式启动为期100天的“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百日行动”。
“县上7月2日开的部署会,会后当天下午我们镇上就召集会议,依托‘321’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展开‘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信息摸排!”邹洁说。
汉阴县司法局分管此项工作的副局长王先利介绍,全县对发现的矛盾纠纷实施“一人一件、责任到人,负责到底”,对重大复杂、疑难以及跨区域、跨行业的矛盾纠纷建立矛盾纠纷移交调处机制,在矛盾纠纷调处中坚持依法进行、公正调处,积极引导,确保群众反映的矛盾纠纷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在《关于在全市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百日行动的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此次行动聚焦“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生产领域、婚姻家庭”等8个方面,分为“动员宣传、摸排化解、集中攻坚、深化巩固”4个阶段,由司法行政机关牵头抓总,“积极发挥基层司法所和各级调解组织作用,与有关部门协力,促进矛盾纠纷迅速排查化解、重大风险隐患有效防范,最大限度消除不和谐、不稳定因素,为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营造安定的社会环境。”
市司法局局长周丰觉得,意义远不止如此,“通过专项行动检验正在进行体制改革的各镇办司法所实战能力,进一步推动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和公共法律机构服务群众水平的提升!”
为此,市司法局组建领导小组办公室,抽调专人具体办公,对外公布电话和 QQ邮箱地址,接受群众来信来访和网上投诉。各县区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工作方案,细化任务、明确责任,立足“矛盾排查预防、纠纷受理化解、案情分析研判、案件跟踪督办”,确保专项行动取得成效。
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
邻里发生纠纷,社区出现矛盾,这些生活中的小事也让人烦心。诉诸司法程序,往往耗费较多精力和社会资源,人民调解相较而言更容易被矛盾双方所采用。而群众间矛盾的产生,都有一个循序演变的过程。若在纠纷的初级阶段就能够及时介入,妥善进行化解,“民转刑”案件就会得到有效控制。
今年3月20日,家住旬阳县白柳镇柳村社区的74岁烟厂退休职工李某意外死亡。尸骨未寒,两个儿子就因遗产闹得不可开交。
原来,老人生前曾签订了一份协议,内容包括李某提前退休,由长子接替其在烟厂工作,负责赡养母亲;次子没有工作,靠领取李某退休金生活,负责赡养父亲。多年来一家人按此协议相安无事,但李某的去世打破了之前的平静,长子骤然反悔,称“如果父亲留下的那份钱自己没份的话,将不再赡养母亲。”而次子认为按照父亲生前协议,遗产归自己合理合法,“若哥哥想要,那就换自己去烟厂工作!”对此,长子称“想去上班不可能!”双方为此多次争吵甚至产生肢体冲突,让夹在中间的老母亲左右为难。
白柳镇司法所在排查矛盾纠纷中了解情况后,兼顾法与情,联合村委会、甘溪法庭、县信访局等,从法律和亲情的角度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同时联系到老人李某原单位领导,派出所所长做长子思想工作,让长子明白遵守约定,维护亲情才是世间最珍贵的财富。
经过多次调解,7月16日,双方达成调解,长子声明放弃一切权利主张,次子在领取李某遗产后一次性付给母亲张某2万元整。
这起矛盾纠纷的圆满解决,是全市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百日行动中的一个典型案例,体现了调委会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灵活运用多元化解决矛盾纠纷,真正做到司法为民。
涧池镇属汉阴县第二大镇,早在2001年就被列为省级乡镇企业示范小区,该县工业园区就在其辖区内,有20余家大型企业,个体工商户达1000多家。该镇司法所负责人夏永国直言:“全力化解园区企业之间、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矛盾纠纷,推动企业良性快速发展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之一。活动开展以来,截至9月4日共排查上报36件,调解31件,其中10件是与企业生产相关的矛盾纠纷。”
8月10日,总投资5000万元吸纳就业人员124名的安康市龙飞魔芋食品有限公司反映,有人开车堵住工厂无法开工。夏永国知晓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了解到原来是双方因债务纠纷导致过激行为。“通过几次调解,双方不仅理清了债务关系,更达成新的合作协议!”
群众最迫切的诉求和生活中的难点问题,是此次百日行动的重点。在此次行动中,全市各地本着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系,全面排查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经济债务等矛盾纠纷,在排查、化解、管控方面同步发力。截至9月中旬,全市调解复工复产类纠纷21件、婚姻家庭类纠纷248件、邻里关系类113件、经济债务类152件。
“五治”共力,助推社会治理效能最大化
在周丰眼中,这场声势浩大的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百日行动更是一次大练兵,以此来检验基层司法所的实战能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最大化。
汉滨区司法局副局长李元宏直言,在这场百日行动中,“全系统干部和人民调解员以‘站出来、顶上去’和‘矛盾不化解、我不退’的坚守和责任担当,全面展示出了司法系统干部的实战能力。”
汉滨区司法局以百日行动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了汉滨区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建设,积极探索诉前调解、推行司法确认、个人调解室建设、安置社区调委会建设。活动以来,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87余起,调解率100%,排查率100%,成功率达到95%。创建“六好”司法所5个,宣讲《民法典》50场次,以案说法培训人民调解员300余人,开展送法进村走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5000余人次,解答法律咨询30000余人次。
在这场百日行动中,全市各基层司法所根据实情统筹兼顾,结合目前开展的脱贫攻坚、普法依法治理、社会矛盾化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以“枫桥经验”为标杆,着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建章立制,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办、矛盾纠纷不上交”。
近年来,我市逐步建立健全政治、法治、德治、自治、 智治“五治”融合基层综合治理体系,以政治强引领、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强教化、以自治强活力、以智治强支撑,探索出了不少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但在周丰看来,仍要顺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明确新时代目标要求,提高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才能真正打造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因此,下一步,全市将以百日行动为契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以自治为基础,以法治为保障,以德治为引领,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等联动工作体系,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不断提升工作标准、提高专业素养,及时的发现问题,化解矛盾,为群众排忧解难。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防范风险、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切实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助推社会治理效能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