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黄鑫
2020年,市人大常委会紧扣全市发展大局,积极探索创新,认真履职尽责,代表工作有了新进展、取得了新成效。
建议办理力促“答复满意”向“办理满意”转变
市四届人大六次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聚焦全市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项目建设、民生项目发展等方面重点提出的241件建议,均在法定时间内全部办结并答复代表,代表满意率达到99.2%。
2020年,市人大常委会多措并举,着力在解决以往不同程度存在的“重答复、轻办理”现象上狠下功夫,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及时整理交办。市人代会后,市人大常委会人代选工委及时对代表建议进行整理、校对、审核,在联合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对代表建议进行预交办的基础上,专门发文对办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二是重点督办引领。在充分征求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确定15件重点代表建议由市人大、市政府领导分别督办、领办。三是规范办理程序。办理工作中,承办单位坚持“三次沟通”,即第一次沟通了解代表提出建议的真实意图,第二次沟通与代表共商办理措施,第三次沟通征求代表对办理结果的评价意见,加强与代表互动交流和密切联系,积极探索和创新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方式方法,有效推动了办理工作由“答复满意”向“办理满意”的转变。四是组织开展“一问卷两评价”活动。向133名代表寄送问卷调查表,由领衔代表对所提建议办理情况进行评价,将评价汇总结果作为评选表彰办理工作先进单位和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该项评分的重要依据。对2件代表表示不满意的建议,及时与提出建议代表、承办建议单位进行沟通联系,督促相关单位及时完善相关工作,获得了代表满意评价。
“两个联系”机制拓展服务代表履职平台
市人大常委会围绕“两个机关”建设,积极开展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市人大代表、市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活动。加强基层代表履职平台建设,为代表履职提供服务保障。全市9300余名五级代表进驻696个代表工作室(联络站),通过坐班接待、上门走访、帮扶贫困户等多种形式,畅通民情民意表达渠道,促进群众反映问题解决。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市人大代表坐班接待人民群众800余人次,固定联系走访人民群众1000 余人次,联系贫困户1400余户。
积极组织代表参加闭会期间活动,扎实拓展代表知情知政渠道。一年来,联系协调12名市人大代表列席市人大常委会、36名市人大代表列席市政府常务会议,组织300余人次省市人大代表参加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等活动。代表向原选举单位述职是代表接受监督、密切与原选举单位联系的重要方式。2020年,52名市人大代表向原选举单位进行述职并接受测评,收到了较好效果。
精心组织省市人大代表围绕脱贫攻坚、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开展视察、调研,为代表依法履职打好基础。委托10县区人大常委会组织集中视察,为市人大代表出席即将召开的市四届人大七次会议审议各项报告、提出意见建议做好准备。先后组织安康选出的省十三届人大代表深入平利县、镇坪县开展专题调研,深入高新区、旬阳县开展集中视察,在2021年元月召开的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安康代表团向大会提交代表建议51件。
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建功立业,为决胜脱贫攻坚贡献力量,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重承诺。2020年,刘瑞红、陈芳等4名市人大代表获得国务院、全国妇联表彰奖励,徐平、李朝华等6名市人大代表获得省委、省政府表彰奖励,19名市人大代表获得市委、市政府表彰奖励,19名市人大代表荣获市人大常委会表彰的“履职十佳典型”称号。
“四同一建设”助推镇办人大工作规范化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以镇(办)人大“政治同向、法治同轨、发展同力、与民同心和镇(办)人大自身建设”的“四同一建设”为抓手,在全市持续推进镇(办)人大工作和建设规范化,坚持每年在全市组织2至3项大的集中推进活动,务求“四同一建设”取得实效。2020年,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编写了17余万字的《乡镇人大工作和建设规范化工作手册》印发县区,不断推动全市“四同一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以市人大常委会文件通报表彰了26个镇(办)人大“四同一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进一步激发各镇(办)人大履职热情,促进了全市镇(办)人大工作规范化建设。通过市县(区)镇(办)三级联动,有效把上级人大对下级人大工作指导责任落到实处,全市镇(办)人大工作更加有力有位,镇人代会程序日益规范、质量明显提高,主席团工作日趋常态化、监督作用得到发挥,代表活动日益丰富、代表与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