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唐波 张德群 黄治涛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2016年以来,地理相隔1300公里的常州市新北区和安康市紫阳县两地干部群众跨越时空,在茶乡大地共同书写苏陕协作战贫故事。
五年来,新紫两地党政组织考察互访30余次、500余人次,互派交流干部127人次,通过组织领导、人才交流、产业合作、劳务协作等方式,扶贫协作实施协作项目334个,累计投入资金3.913亿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0000余人增收……一串串耀眼的数字,饱含着新北区的扶贫协作深情,更彰显出新紫两地人民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必胜信心。
人才协作提供扶贫“杠杆”
2020年8月,紫阳县妇幼保健院盆底康复中心建成揭牌,填补了该县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疗技术的空白。项目促成的背后,离不开到紫阳支医的医生王小艳,她是常州市新北区三井人民医院副院长、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2020年6月,组织安排王小艳到紫阳开展对口医疗支援工作,她始终心怀“紫阳即家乡、紫阳人民即家人”的大爱理念,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群众。截至2020年底,王小艳已在紫阳进行门诊诊疗600余人次,手术带教30余台,组织开展业务培训20余次,参与会诊和疑难病例讨论30余人次,开展各类健康知识宣讲及义诊活动18场次,参加群众达5000余人。
自结对帮扶以来,紫阳县与常州市新北区进一步增加人才交流频次和领域,教育、卫生健康、农业农村等行业都留下了新北朋友忙碌的身影,通过这种“手拉手、传帮带”的方式,为紫阳决胜脱贫攻坚培养专业人才。
五年来,新紫两地选派挂职干部19名,其中新北区选派4名挂职干部来紫阳开展援助工作,紫阳县选派15名挂职干部到新北区开展交流学习;两地互派支教、支医、支农人员108人次。2020年,紫阳县卫健部门选派10名业务骨干赴新北区学习交流,教育部门选派4名年轻教师分别赴新北区实验中学、飞龙实验小学、三井实验小学学习交流工作,农业农村部门选派1名技术人员到新北区农业农村综合管理服务中心交流学习;新北区23名“三支”人员到紫阳农业技术推广站、畜牧兽医中心、卫生院、学校等基层单位全面开展援助工作。人才交流架起了两地互学互鉴友谊桥梁。
产业协作增添扶贫“引擎”
33岁的洞河镇田榜村创业青年杨锐是紫阳县山水茶厂负责人,他进过厂、当过建筑工、做过销售。2017年,在脱贫攻坚的感召下,他怀着建设家乡回馈父老乡亲的真挚之心,回到家乡发展,筹措资金300万元建起了洞河镇田榜村第一个标准化茶叶企业——紫阳山水生态茶厂。2018年、2020年紫阳县将230万元苏陕扶贫资金下达给山水茶厂,经过三年来不懈努力,山水茶厂实现年加工茶叶14吨以上,销售总额达1300余万元。通过园区务工、订单收购、物资发放等方式带动脱贫户101户,脱贫人口380人,人均年增收1500元以上。
该县始终把茶产业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第一支柱产业来抓,坚持产业先行,按照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的原则,优先扶持发展前景好、预期收益稳定的茶叶产业,打造一批自身“造血”功能强、带贫效果明显的茶叶产业园区。同时,该县结合各贫困村的立地条件和资源禀赋,采取股权投入的方式,支持发展中药材种植、魔芋和蜂糖李为主的小杂果等特色产业,帮助建立一批既能为村集体带来稳定收益,又能带动贫困户长效增收的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
2016年以来,该县利用苏陕协作项目资金支持产业项目162个,累计投入1.62亿元,新建和改造茶园3万余亩,新建李子、花椒、中药材、魔芋等园区2.9万亩,壮大了和平茶业、康硒天茗、闽秦茶业、紫阳春茶业、李缘丰蜂糖李、紫润花椒等一批园区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以订单收购、园区务工、土地流转、种(养)殖加盟、入股分红等方式,建立项目主体与贫困户利益联结长效机制,真正把脱贫村、脱贫户嵌在了产业链上,带动4万余人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为脱贫攻坚、产业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就业协作扩展扶贫“渠道”
34岁的李家林是安徽宣城人,2010年大学毕业后在江苏发展毛绒玩具产业,2018年已拥有从毛绒玩具形象设计到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型公司,年营业额8000万元。2018年8月,他在紫阳县招商引资以及苏陕协作支持下成立的紫阳迪鑫玩具有限责任公司任总经理。
目前迪鑫公司在毛坝镇建成一个4300平方米的毛绒玩具生产加工总厂,辐射临近麻柳、高滩、瓦庙3镇,在周边各村安置点及人口密集区建设9个、总面积近9000平方米村级扶贫车间,并在毛坝镇农户院落安排了一批家庭工坊。公司现有员工254人,其中脱贫户109户,实现人均年增收20000元。
该县抢抓江苏等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历史机遇,把产业合作作为对口协作的重点,把招商引资作为“脱贫攻坚的第一抓手、对外开放的第一动力、追赶超越的第一突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编制《招商投资指南》,认真落实《紫阳县招商引资实施办法》《大力发展社区工厂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借助苏陕扶贫资金建设标准化厂房“筑巢引凤”,引进毛绒玩具、服饰鞋帽、工艺品等各类新社区工厂41家,带动1400余人年人均增收15000元以上。
消费协作打通销售“瓶颈”
45岁的曹治兵是紫阳县焕古镇人,大学毕业后进入江苏昆山一家外企从事管理工作,工作中他发现江浙一带人喜欢吃酸菜,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2017年曹治兵便辞掉了年薪几十万的工作返乡创业,在焕古镇注册成立了紫阳县苏秦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把不起眼的“撩酸菜”远销江浙等南方城市,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开拓出了一条新渠道。
目前,曹治兵的苏秦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已经种植“撩酸菜”原料富硒野油菜超过1000余亩,主要分布在焕古镇东河、刘家河、春堰、大连等4个行政村,种植方式主要以茶园套种、荒地复耕、房屋腾退复垦为主,通过订单农业模式,与农户签订收购协议。2020年全年“撩酸菜”已销售500余吨,销售额1000余万元,带动178户脱贫户增收,户均增收5000元左右。
该县依托苏陕扶贫协作平台,大力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制定了《紫阳县电子商务发展战略规划》《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电子商务扶贫工作实施方案》,为推进电商扶贫工作提供政策支撑。围绕茶叶、洋芋、撩酸菜、魔芋、金钱橘、李子、大蒜、玉米营养餐等优势产业,初步建立起电商产品供应链、电商服务运营、物流仓储等体系。建成1个县级电商服务中心、1个县级物流仓储中心、1个县级网货供应中心、13个镇级服务站、138个村级电商服务点;采取“电商平台销售、订单农业合作、新零售战略辅助”三种方式,有力拓展了紫阳本地特色富硒产品销售渠道。
结合紫阳富硒农产品特点与消费者需求,推出了“青春洋芋”“任性魔芋”“永不变心蛋”等一系列品牌产品。拍摄紫阳首部扶贫主题微电影《奔跑的土豆》,对“青春洋芋”进行宣传,进一步拓展了销售市场。通过苏陕资金扶持的企业向全国各地推广销售富硒茶叶、撩酸菜、木耳、玉米稀等农特产品价值5000余万元,其中2020年销往江苏等地撩酸菜、富硒茶叶、 木耳、玉米稀等农特产品价值1387万元,带动5569名脱贫人口增收。
跨越千里,新紫情深;心有大爱,无问西东。新北与紫阳的东西部协作故事仍在续写,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正徐徐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