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郭飒
“安康将正式步入高铁时代!”6月29日,这条刷屏的信息让安康人民心潮澎湃,这是我们期盼已久的民心工程,是安康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而这条信息,无疑也让安康的旅游界为之振奋。
近年来,随着高铁网络的不断完善,从塞北风区到岭南山川,从东北雪海到江南水乡,“乘坐高铁去旅行”成为许多游客的首选。高铁以其便利性和舒适性,在众多交通工具中“脱颖而出”,不仅让沿线城市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去”,也引来众多游客为沿线城市注入活力。
“旅游简单来说就是从一个熟悉的地方到另外一个不熟悉的地方,寻找一种差异性的体验。所到之处的可进入性是衡量一个地方旅游环境的重要指标。”市文旅广电局局长杨海波说,当前,安康旅游正处在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高铁时代的到来,将对安康旅游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高铁不仅会使旅游更便利,还会让原本相对孤立的旅游资源连接整合起来。使安康与沿线城市“物理连接”,推动区域间旅游合作,实现不同区域间的“业务连接”。我们必须提前谋划,顺势而为,积极作为。
如何抓住高铁新机遇促进安康旅游发展呢?杨海波认为,要立足安康旅游资源特色和发展实际,立足市委、市政府打造千亿旅游康养主导产业的定位,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创新发展,提升品质,真正把旅游打造成为“幸福产业”“美好产业”。
一要丰富旅游产品。充分利用安康的大山大水等自然生态禀赋,形成具有独特个性和核心吸引力的、与高铁沿线城市产生错位优势的旅游龙头产品。重点推动瀛湖、南宫山、鬼谷岭景区加快国家5A级景区创建,重点实施秦巴1号旅游风景道、中心城市“一江两岸”文旅综合体、汉水文化旅游廊道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依托乡村本底本色,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形成一批精品特色旅游名镇名村,打造一批精品民宿。
二要提升旅游服务。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实施旅游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升级工程。完善景区及城市标识体系、停车场、旅游厕所等旅游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提升安康星级酒店、旅行社服务水平,提高接待能力,积极培育安康美食特色店、老字号、示范店。实施游客汽车“后备箱”工程,建立旅游商品研发和生产基地。实施“智慧旅游”工程,逐步形成统一的服务标准,创造出高效、优质的旅游环境。
三要培育高铁旅游生态圈。积极谋划高铁沿线城市间的区域合作,促使高铁沿线城市之间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跨区域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实施共塑产品、互送客源、同步宣传,力争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享、利益共享。要加大主动营销,多方位宣传推介,引客来安,打造宜居宜游的旅游城市品牌,避免让“游客”变“过客”,真正让游客能安心“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