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安康 > 安康
蒿坪有家“硒农庄”
2022-05-18  来源:本站原创

记者 吴苏sB4安康新闻网

水晶肉、紫阳蒸盆子、神仙凉粉、辣子鸡……当数百种极富紫阳地方特色的菜品都汇聚于一家农庄之时,其火爆便几乎成为一种必然。sB4安康新闻网

在紫阳县蒿坪镇的金石村,硒园生态农庄便是当地颇负盛名的存在。“这里的食材都很新鲜,做的也都是本地融合菜,味道很可口,环境也很好,服务更是周到,我们经常过来,现在这里还增加了不少景观,打卡游乐,边吃边玩,更有体验感了。”家住汉滨区大竹园镇的陈先生一家,便是趁着周末,带着家人赶来品美食、赏美景的常客。sB4安康新闻网

对于创立硒园生态农庄的老板曾立平来说,能让顾客乘兴而来,尽兴而归,就是他最开心的事。为了做好农庄,从2014年开始,他和妻子毕锦梅便把生活的重心都放在了这上头。“每天都想着怎么创新菜品、服务再提升、环境再美化,能让顾客有更好的体验。”曾立平直言,他们夫妻俩,早已把农庄当成自己的终生事业在经营。每日天刚蒙蒙亮,毕锦梅便开始张罗安排一天的各项事宜了,曾立平则在环境的优化和服务的提升上下功夫。sB4安康新闻网

这座占地百亩的农庄,仅核心位置就有3000多平方米。而除了可同时接纳500人用餐的大小包间和露天卡座外,被人称赞有加的花园、池塘、菜地、游乐场等区域,无一不凝聚了曾立平夫妻俩的心血和付出。sB4安康新闻网

当过兵、包过矿的曾立平,身上有着坚毅顽强的品格,出生于1966年的他,从二十来岁开始,便跟着同乡四处闯荡,在山西、河北的矿场上,他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010年左右,对故乡颇为眷恋的曾立平,和妻子一起经营蔬菜大棚,经过三年的耕耘后,曾立平感知到老家的发展越来越好,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自己何不趁着这个机会做一家有特色的农家乐,既满足人们吃喝玩乐的需求,也让自己后半生,有值得用心追求的事业可做。sB4安康新闻网

多重契机的催动下,硒园生态农庄于2014年应运而生。在曾立平的心中,故乡蒿坪镇是最让他安心惬意的地方。从开始建设农庄的那刻,既充满乡土特色,又兼具实用美观性的建筑便在他的脑海中有了雏形。他跟着施工队一起,用一砖一瓦,一石一木,垒起了自己理想中的农庄。sB4安康新闻网

8年来,潜心经营的过程中,曾立平致富不忘带乡亲。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他不断扩大规模,与村民签订供销订单。肉蛋蔬果,皆由周边农户供应,农庄里的务工人员,也都是周围的乡邻。而在发展的过程中,硒园生态农庄始终围绕乡土乡味做特色,春天,毕锦梅会带着店内的工作人员一起,把从村民们手中收购回来的蒿子叶做成特色蒿子馍;到了冬天,紫阳蒸盆子和特色蒸碗便从中央厨房走向市场。这些颇具时令,又具有紫阳特色的美食,经过巧思制作、真空包装后,成为顾客争相采购的俏货。“硒园生态农庄做了这么多年,在本地口碑很好,他们的菜品质量、口感也一直很稳定,这些礼盒包装的产品做的又精致,我相信味道不会差。这不,我自己也买了不少,带回去给亲戚们尝尝。”顾客李女士拎着几盒蒿子馍馍,言语间满是对农庄菜品的肯定。sB4安康新闻网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线上引流、卖货成为一种趋势,毕锦梅经常举着手机,向广大网友介绍农庄里的美食美景。下一步,夫妻俩还准备开发更多样性的农土特产,进行线上销售。此举不仅能让地方美食走向更大的市场,也将为乡村振兴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sB4安康新闻网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岁月中,矗立在蒿坪河岸的硒园生态农庄有着独属于此的热闹,一道道精致的菜品、一次次暖心的服务、一点点变化的风景、一个个新颖的产品,共同交织成曾立平、毕锦梅夫妻俩对更好、更优的完美追求。如今,两人已是被人争相称道的“网红夫妻”,和他们的硒园生态农庄一道,成为紫阳蒿坪的闪亮名片。 sB4安康新闻网

(责编: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