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安康 > 安康
最好的重建,既尊重自然也尊重百姓利益——镇坪县上竹镇灾后重建小记
2022-06-09  来源:本站原创

记者 于延琴 通讯员 陈飞龙Gjz安康新闻网

“没见过那么大的雨一直下。”直到刚花了10多万元装修好的三层楼房被1米多深的水包围、裂缝,慌了神的符茂银才意识到,家没了。回想起2021年9月19日那场官方称“百年一遇”的持续强降雨,今年40岁的镇坪县上竹镇湘坪村八组村民符茂银至今仍心有余悸。Gjz安康新闻网

“也没想到,半年左右的时间就有了属于自己的新房。”5月27日,在上竹镇“9.19灾后重建集中安置点”,符茂银指着邻近公路第一排2户连体的二层楼房告诉记者,“我们一家6口人,掏了不到2万元,就住进了151.75平方米的大房子,特别满意!”Gjz安康新闻网

以白灰色为主基调的安置房,在绿水青山、蓝天白云的辉映下,异常美丽。符茂银就站在这样的背景中,五月暖阳洒在她身上,她的笑脸看上去更加明亮:“只要克服了困难,生活会更好!”Gjz安康新闻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穿始终Gjz安康新闻网

在镇坪县2021年“8.29”“9.19”两场特大洪灾中,上竹镇通讯、交通、水电全部中断,是镇坪县受灾最重区之一。其中,房屋垮塌需要重建的农户达21户。Gjz安康新闻网

“住了10多年的房子塌了,村里的路也毁了。”符茂银回忆说,“辛苦大半辈子,到头来连住的地方也没了,当时就蹲在地上哭了。”Gjz安康新闻网

住进了灾后临时集中安置点,符茂银得知,政府将帮助受灾户重建房屋,并保证2022年6月份之前入住。Gjz安康新闻网

期盼中,上竹镇灾后重建安置工作专班成立,工程队进驻项目工地做地勘、做洪评、做规划,打地基、拌水泥、建楼房。看着房屋倒塌,又目睹集中安置点房屋建成,前后仅半年时间。最近这几天,符茂银一家正着手准备搬新家,“感觉像做梦一样,感谢党的好政策!”Gjz安康新闻网

与符茂银有同样感触的还有其他20户受灾户。最让他们满意的是,“房子是轻钢结构的,可抗8级地震。而且从选址、选材、建设,自始至终都参与其中!”Gjz安康新闻网

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将群众的意愿和利益放在首位,是该镇此次灾后重建一以贯之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原则。也因此,获得了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为该镇“加快”这一关键词的含金量亮出了高分。Gjz安康新闻网

“全镇平地少,加上重灾区集中在湘坪、庙坝村,受灾群众又不愿离老家太远,选址难。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全镇始终坚持科学、合理、安全、便利、节约成本原则,会同国土、住建、环保等部门,集思广益,科学研判,攻坚克难,选址最终定在庙坝村和湘坪村交界处,占地16亩。这个地方离河远,地势较为平坦,交通方便。”在镇党委书记刘祥生看来,“房子是受灾群众住的,他们满意是硬性指标,最高标准”,政府围绕群众满意干,实事围绕群众需求办即可。Gjz安康新闻网

科学规划保障科学重建。该镇在高标准规划的基础上,2021年11月6日,组织受灾群众代表赴安康参观装配式成品房,了解轻钢新型建筑材料的优势和特点。同年12月17日,该镇召开受灾群众座谈会,会上通过选举成立了安置点建房委员会,代表受灾群众对房屋建设质量、安全等进行全过程监管。Gjz安康新闻网

灾后重建专班干部刘兆鑫介绍,在建房委员会的监督下,全镇采取统一征地、统一规划、统一风貌、统一施工、统一价格等“五统一”模式,第一期16户“安心房”很快建成。2022年3月8日,该镇召开灾后重建安置点房屋分配会议,16户受灾户就以现场抓阄的方式分到了令自己满意的房子。Gjz安康新闻网

统筹恢复重建助推乡村振兴Gjz安康新闻网

住上新房子,还要过上好日子。灾后重建中,面临的一个“大考题”,就是如何让受灾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新生活。Gjz安康新闻网

在上竹镇,灾后重建不是简单的修新房、建新居,而是着眼长远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注重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通过重建优化提升农房质量、基础配套设施和产业发展,加快乡村振兴推进步伐。Gjz安康新闻网

上竹镇镇长毕道云介绍,灾情发生后,全镇围绕镇坪县出台的灾后重建23项措施,从公共基础设施、群众安全住房、农业生产自救、巩固脱贫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生态修复和防灾减灾等10个方面,对灾后重建进行全面统筹部署,并把灾后重建作为重大发展机遇,积极谋划项目,为重建美好家园、重启幸福生活奠定坚实基础。Gjz安康新闻网

时间回溯到2021年9月19日。那一天,湘坪村一组今年71岁的村民张延中看到自家受损的房屋,种的十几亩庄稼冲毁多半,200多平方米的猪圈荡然无存,还冲走了正准备卖的13头生猪,忍不住哭了起来,今后如何生活、如何安置……一道道问题如大山压在心上。Gjz安康新闻网

看到紧急前来组织救援的政府人员忙碌的身影,张延中又想:“政府不会不管,肯定会帮我们重建家园的,我也应该坚强起来自救!”Gjz安康新闻网

新家园的建设很快就到了。当一张规划图摆在大家面前的时候,村民们马上就懂了:原来政府不仅是帮他们把房子建起来,还在帮他们谋划以后怎么生活、怎么发展。在图上,安置点房屋主体风貌设计将具有陕南特色的民宿文化融入到灾后重建的房屋设计中,为村民就业和经济发展留足“版面”,加上新建村级文化广场、社区工厂,配套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绿化等,一个集民宿、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多层次旅游产品体系跃然纸上。Gjz安康新闻网

“要让农民真正致富,还是要依托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一、三产互动。”湘坪村党支部书记温树钦算了一笔账:现在灾民新居里,平均一户可以腾出1至3间闲置房做民宿或是家庭公寓,这个资源一旦得到释放,平均每户一年收入可达上万元甚至更多。Gjz安康新闻网

目前,这个计划投资1000万元、建设60套楼房的集中安置点,一期建设16套已全部建成。剩下的44套才是该镇经济发展的“大戏”,将引入社会资本,以“小民宿”撬动乡村振兴“大战略”。Gjz安康新闻网

成为乡村振兴另一大助力的是,该镇将争取到的1000万元竹溪河道疏浚项目,与中小河流治理结合,一体化、一揽子考虑和系统解决防洪、生态、人文、景观等问题,建设集防洪、生态、景观、休闲于一体的景观河堤,以此带动农村品质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Gjz安康新闻网

与此同时,该镇今年围绕镇坪县打造中药首位产业发展布局,在沿河两岸中心、湘坪等6个行政村,以“支部+村集体经济+经营主体+农户”模式,整活山、林、田、河资源,一体化规划发展中药产业,既多点支撑,又整体联动。中心村发展林下、大棚黄连1万亩,建成的100亩黄连育苗大棚基地为产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定基础。湘坪村200亩百合产业园已形成三产融合,目前正在打造“品牌+”产业发展新业态。该镇不仅连续举办了三届“百合花节”,并与中国药科大学秦巴中药材研究中心合作成功研发出了“百合面膜”,目前正在申请生产许可证。Gjz安康新闻网

用好与化龙山山水相依的黄金区位优势,吸引社会资本下乡,加快乡村振兴推进步伐,一直是该镇努力的方向。去年,该镇在“百合花节”上招商引资1000多万元,高标准建设农旅融合项目“溪院山房”,现在主体框架基本完成,并辐射带动了“田湾农庄”等6户农家乐提等升级。Gjz安康新闻网

“全力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将民俗文化、农耕文化与黄连文化、百合文化等融入农业发展,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康养休闲旅游品牌的发展,切实为促进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刘祥生说,最终目标是:依托中国长寿之乡金字招牌,做好“山”字文章,做活“水”字文章,做靓“林”字文章,做强“田”字文章,做新“厂”字文章,发展特色产业,创办社区工厂,建成集观光、休闲、文娱、度假、康养于一体的乡村休闲体验镇,群众实现“物质生活充实富裕,精神生活幸福满足”。Gjz安康新闻网

灾后重建带来的启示Gjz安康新闻网

在采访中,记者深切地体会到,上竹镇走出了一条科学重建、跨越发展之路,成效明显,具有启示意义。Gjz安康新闻网

该镇党委一班人认为,全镇此次灾后重建,首先是处理好了当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该镇灾后恢复重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自然,统筹兼顾,规划引领,科学重建,综合考虑实现受灾群众当前利益与保持区域长远可持续发展之间的有机平衡。Gjz安康新闻网

洪灾之后,“想要有个家”成为受灾群众的最大期盼,灾后恢复重建的首要任务就是尽早让他们住进永久性住房,重新拥有一个温暖的家。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该镇在住房重建、规范建设标准、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群众就业、落实银行贷款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在重建规划上,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覆盖了城乡区域、公共服务、产业生态等方面,既克服了盲目性和随意性,又充分考虑恢复与提升的关系,避免恢复重建成为原样复制。经过努力,全镇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功能在最短时间里全面恢复,一大批关系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相继建成,防灾减灾能力不断增强,生态逐步修复,农业生产设施和农业服务体系全面恢复,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成,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初步显现;旅游业加快发展,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新业态初步形成。Gjz安康新闻网

其次是充分发挥了党的领导统筹与群众主体作用的关系。在此次灾后重建工作中,该镇坚持引领不包办、抓总不包揽、统筹不代替,组织党员干部走村入户宣讲党的政策,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及时解答群众疑难困惑,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群众主人翁意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Gjz安康新闻网

灾后重建,不仅是在一片废墟上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硬件”建设,更重要的是当地社会的系统重建,需要持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科技文化等诸多支撑,无论政府还是社会都难以独担此任,需要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形成合力,有效解决项目推进难、资金筹措难、产业发展难、扩大就业难等问题。该镇在重建发展过程中,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探索建立起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多方联动参与的协作共建机制。通过引入社会资本破解资金难题,降低重建成本,提高重建效率,确保恢复重建效益最大化。 Gjz安康新闻网

(责编: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