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山西省大同市举办。我市曾广莹光荣上榜,当选敬业奉献“中国好人”。
曾广莹,男,1966年10月生,中共党员,陕西省镇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副所长。曾广莹30年如一日行走于田间地头,兢兢业业从事农业示范研究和推广工作,完成多个玉米新品种审定与大面积推广,填补了中高山玉米品种空白,为秦巴地区粮食安全和玉米品种繁育作出了突出贡献。曾广莹曾获“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陕西好人”等荣誉。
从专注到专业:他在学习中提升自我
1966年,曾广莹出生在陕西省镇坪县一个贫穷的小山村,他从小在苦里锤炼,在苦里寻暖,家乡的贫苦和饥饿总是印刻在他深邃的记忆里。为此,他立志发奋读书,并选择攻读农业技术专业。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扎根故土、默默无闻地辛勤耕耘在农业基层科研第一线,用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回报桑梓的承诺,诠释了自己致力山区农业发展的情怀和梦想。
镇坪地处陕西南端,大巴山北麓。作为山区农业县,玉米一直是农民群众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但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种子质量严重老化,加之受地域、气候等条件影响,全县玉米平均亩产不足100公斤,农民辛勤劳作却不能解决温饱问题。如何解决玉米增产问题,县政府把这一难题交给了镇坪县农业科研人员。1990年曾广莹参加工作后,也加入了农业科研团队,开始了玉米杂交品种的研究之路。
玉米杂交品种研究是一项技术性、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研究项目,不仅时间长,而且要求高,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足够的经验和耐心。刚进入到这个团队的时候,由于缺少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白天,他跟在老同志身后,边看、边学、边想、边记,晚上,他潜心研读相关科研报告和心得体会,认真阅读各类书籍,短短几年时间,他整理的笔记有厚厚一摞。与此同时,他还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仅用5年时间就先后取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专业专科、本科毕业证书。和他一起工作过的同志都说,他的学习态度和刻苦精神不得不让人佩服!
正是因为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他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快速提升,由他参与研究的“安玉9号、四号黄、五号黄”等玉米杂交新品种因产量高、质量好、耐抗性强等特点,相继通过省上审定,在全县乃至陕南片区大面积推广,并获得广泛认同和好评。其中,“四号黄”还被列为全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全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从科员到专家:他在实践中挥洒汗水
出色的研究能力和丰硕的研究成果,让大家刮目相看。从2009年开始,曾广莹以玉米新品种研究第一主持人的身份,扛起了这个科研项目的大旗。如何让这面旗帜高高飘扬,他给自己的定位是,要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出适宜秦巴山区和武陵山区的新一代玉米杂交新品种。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领导和同事们时,大家的怀疑远远大于期望。但他是一个固执、较真的人,定下的目标,从不随意改变。
曾广莹家离单位很近,但他为了能有更多时间从事科研工作,毅然将宿舍搬进了单位。选种、组配、播种、套袋、授粉、观测、记录……这一系列繁琐的事情,他都亲力亲为,从不偷懒。因为单位没有实验室,导致许多的研究工作需要在室外完成,这不仅增加了工作难度,而且需要付出更多的体力。那段时间,白天,他头顶烈日,在试验田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很多时候,他顾不上吃饭、喝水,同事们将水和饭给他送进试验田。晚上,为了整理记录、撰写报告、查阅资料,他常常通宵达旦。单位领导找他谈话,希望他注意休息,保重身体,但他嘴上答应,之后依然按照自己的节奏开展工作。同事们说,他对研究工作几乎进入到一种痴迷的状态。
2016年在申报一个科研项目关键时期,曾广莹刚刚做完手术,可他来不及休息,就立即投身到科研项目中,身体上的疼痛和精神上的压力几乎压垮了他,但他从来都是默默咬牙承受,一个月下来,人瘦得只剩皮包骨头了。当科研项目大获成功时,他流下了泪水,这不仅是喜极而泣的泪水,更是饱经折磨又收获喜悦的泪水。
从镇坪到海南:他在寂寞中潜心科研
为了缩短一个品种的实验周期,每年需要到海南陵水县开展为期5个月的玉米杂交组合冬播实验工作。曾广莹主动请缨,从2009年开始,前往海南开展冬播实验工作。海南,本是个风光秀丽、宜人宜居的地方,但他从事冬播实验的地方并没有人们想象得那样美好。每天面对的是成片的试验田和无数种蚊虫、毒蛇。白天,他要顶着烈日,在试验田辛苦劳作,遇上授粉、套袋的时节,为了赶时间,他常常要在田地里连续工作十个小时以上,中暑晕倒是常有的事,强烈的紫外线晒得皮肤脱了一层又一层,最终变得又黑又糙。晚上,由于寄住在农民家里,条件简陋,没有空调和电扇,还要忍受各类蚊虫的叮咬,整理各类资料、撰写科研报告,身上常常被蚊子叮咬得到处是红疙瘩,每年,他要用掉无数瓶风油精。等到玉米棒成熟了,他白天收回来,晚上再连夜把玉米粒脱下。前后一个周左右的时间,当他把八亩地近3万个玉米棒子最终变成一袋一袋的种子时,他的双手却变得又红又肿、老茧成堆。
曾广莹说:“吃苦、受累我都不怕,我最怕的是孤独和寂寞!”尤其是每年的除夕佳节,别人都是举家团圆,他们白天钻进了试验田,晚上与同在海南搞实验工作的同事,就着几个小菜和一瓶白酒,迎接新的一年。正月初一一大早,他又钻进了试验田。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他主持选育的中杆紧凑型玉米新品种“镇玉208”、中杆高抗半紧凑型大穗型玉米新品种“镇玉213”和关中夏播高密紧凑型玉米“瑞玉518”等玉米新品种,广泛应用于秦巴地区。
曾广莹在群众眼中是大专家,但其实他更像是一粒种子,播撒在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当农艺师,他钻研栽培技术,选育的产品获全省乃至全国大奖;当副所长,他苦心钻研,写出数篇调研报告,成为行业内的“一支笔”;当科研者,他勤跑田间、虚心学习、大胆试验,从一个初生牛犊变成了高山农作物科研培育的“活字典”。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他刻苦用功、倾情付出的结果,也是一个党员干部应有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