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佑学
年届花甲,有幸去西北大学参加省作协新会员培训班,是非常难得的学习文学创作机会。
背着书包,独自在校园转悠。恰似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眼睛都忙活不过来,迎面的喷水池跳着欢快的舞蹈,唱着喜庆的歌儿,洒脱喷雾,自由起落,周围有一众学生、家长及教职员工带着小孩在围观、拍照。
向前走,看到大礼堂旧址及碑刻,中心草坪绿茵茵的操场上,红色的“青年向上时代向前”标识牌,十分醒目且励志。自己仿佛一下子变成年轻人,雄心壮志涌荡入怀,思忖争当个品学兼优好学生。
道路左边的紫藤园,惊艳双眸。粗细不等的紫藤虬枝盘曲,绿叶如盖,把弯弯曲曲的走廊围成一道密不透风的绿色墙院。粗藤与枝条交头接耳,叶子与藤蔓缠绵缱绻,偶尔有灼灼阳光穿透枝叶,折射出筒灯一样的光束,一阵微风吹拂,顶端的嫩枝和叶子摇曳生姿,泛起道道金光,斑驳的光晕,让人沉醉其间。蓊郁葳蕤的枝叶,密密匝匝,成为秋季校园一道靓丽风景。
园中有园,景中有景。这所森林中的大学,植被高大壮硕,功能分布多样。梧桐大道,树高耸天,苍松翠柏,挺立其中,木香园、竹林棕榈,四季常青,花卉草坪,点缀盈秀。草木清香,绿影婆娑,高高低低的花草树木,剪修得纤巧洁爽。地质学系周围散布着各种各样大小不一的石块标本,这些石块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奥妙,里面储藏着国家财富和重要资源。
漫步细瞧,先后拜谒到圣贤孔子和中国民族魂、现代文学奠基人、思想解放先驱鲁迅先生。在他们的塑像前,我毕恭毕敬三鞠躬,表达虔诚敬仰。
随后的几天,著名作家、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朱鸿、李震、方英文,省评协副主席刘卫平,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燕芬,省作协副秘书长蔺晓东等文坛大咖分别从《散文写作的几个问题》《写作首要基本功》《当代诗词创作》《中国当代文学视野中的陕西作家》等方面,对学员进行高水平授课和交流互动。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朱鸿先生讲析了散文是兼审美性、情感表现、智慧之光和人格意象于一体的文学形式,其格调是至诚的。真诚是散文的“命根子”。新闻有价值,同理,文学不能没有价值,有价值的文学才有市场。写作者的开阔视野,应从坚持读书开始,汲取更多营养。写“真”写“情”,因情感人,应该成为一种境界和追求。
李震先生谈道: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作家要做“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表率。到人民中去,到生活中去,向人民和生活学习,倾心书写人民,倾力反映人民心声,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方英文先生幽默风趣,妙语连珠:作家首先是语言工匠。加入作协也是这样,等于你暂时拥有了某种营业执照,当下有利于提升你作品在社会上的可信度。一听你是作协会员,读者先会高看你一眼,好吧,那我倒要瞧一瞧。这么一瞧,无非两种反应,一是作品好,无愧作协会员;二是作品不好,读者就会撇嘴,讥笑说啥人嘛都当了作家!由此可见,算不算作家,与入没入作协关系不大。作品质量过关才是硬核,硬道理。
刘卫平先生告诉同学们:诗词古今之道,惟在固本开新。作家要有情怀与眼界,守正纳新;要有责任与使命,关注社会热情介入;好句全凭热血浮,五洲风雨注心头。求正容变,取昔纳今,是为文之道。
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为使培训不枯燥乏味,不呆板教条,中间还穿插进行了现场教学和实地调研活动。先后到扶眉战役纪念馆、张载祠、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和西北大学博物馆、贾平凹文学馆参观调研。
宝鸡市眉县横渠镇的张载祠,是一座青砖灰瓦的古建筑,它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张载是北宋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他的名言“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不仅是古代知识分子的最高追求,也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价值观,是弘扬传统文化,启迪人类智慧的圣经学说。
西北大学博物馆馆藏文物、标本众多,我们在班主任老师带领下,参观了“地球馆、校史馆、生物馆、丝绸之路考古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生物馆和丝绸之路考古馆。
此前我只知道秦岭巴山,林密山高,动物颇多,植被丰富,走进生物馆,让我眼界大开。身居秦岭以南的万山之中,我瞅见的蝴蝶不过三、五种,而这里展示的很多标本我从未见过;还有山中野生动物我只见过野猪、松鼠、黑熊、麂子、林麝等几种,其它的诸如斑羚、灰狼、羚牛、羚羊、猪獾、果子狸、豪猪、刺猬等等,只是听说过,没有见过。鸟雀类飞禽也只见过喜鹊、画眉、斑鸠、红腹锦鸡、水边的小白鹭等不超过10种的鸟儿。展柜里多达数十种地上行走的动物和空中飞行的鸟禽都没有见过,于是逐一进行拍照,认真端详,仔细分辨。不禁感叹:“秦岭宝贝何其多,才疏学浅识太少!”
由此联想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研究员和教授们常年奔波在秦山汉水间,筛选甄别各类动植物,考察它们成长规律,记录它们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点点滴滴,是一件多么有意义且富有创造性的工程。
当看到“西北大学富硒茶研发中心”牌匾时,钦佩之情油然而生。这是高等院校对区域内主导产业进行科研支持,贡献智慧的创举。高等院校科研力量走出“深宅大院”,在大地田园搞实验,让科研成果来自泥土,回馈人类。科学沾了地气,带上露水,吸吮阳光和空气,研究成果得到转化,校地结合,资源互惠,经济社会良性发展可期。当然,也有我的私心所在,我来自富硒茶乡安康,希望安康的富硒茶、富硒粮油和众多富硒产品被大众所认知、所接受。熟悉富硒产品,享受健康生活,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参观贾平凹文学馆,让我们对“文学陕军”享誉国内,走出国门有信心。陕西是文化大省,也是文学高原。前有枊青、杜鹏程、路遥、陈忠实、贾平凹,后有陈彦、陈仓、穆涛等众多名家新秀,创作势头强劲,奋起超越正当其时。
百年名校西北大学,新生于共和国百废待兴火红,年代,腾飞于改革开放新时代。整个校园充满古朴厚重与现代文艺气息,拥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
一朝入西大,终身是学生。老师们提灯引路,育梦成光的教诲,久久回响耳畔。谨记师诲,勤奋实践,坚守德艺双馨标准,把“修身立德、敬业立功、博学立言”作为努力方向,醉情文学,笔耕不辍。唯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唯情怀,可度人间薄凉。让平凡人生,多一点精彩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