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贯通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以实干实绩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刻领会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扎实做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文章,圆满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奋力开创加快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聚力建设幸福安康新局面。
10月15日,全市市厅级领导干部和县处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在市委党校开班。
党纪学习教育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2024年4月至7月在全党开展的党纪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市按照党中央、省委以及市委工作要求,全面启动部署党纪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以严明的纪律确保全市上下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各级各部门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压紧压实责任、抓好组织推进、强化宣传引导,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聚焦《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原原本本学习,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坚持边学边查边改,推动学思结合、学做一体,查到实处、改出实效;将党纪学习教育同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一体推进,确保党纪学习教育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2024年第6期《党建》杂志刊发安康市党纪学习教育经验做法
幸福安康建设实施意见出台
1月12日,中共安康市委五届六次全会召开。9月13日,中共安康市委五届七次全会召开。两次全会分别审议通过《中共安康市委关于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大力推动新时代安康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中共安康市委关于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建设共同富裕幸福安康的实施意见》《中共安康市委关于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建设生态宜居幸福安康的实施意见》《中共安康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贡献安康力量的实施意见》《中共安康市委关于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建设平安祥和幸福安康的实施意见》《中共安康市委关于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建设风清气正幸福安康的实施意见》,安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任务,动员全市上下着眼长远着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达到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明确目标、鼓舞干劲的目的。
1月12日,中国共产党安康市第五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9月13日,中国共产党安康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加力推进“三个紧密型共同体”建设
8月23日至24日,五届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扩大)会议暨全市“三个紧密型共同体”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宁陕县召开。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加快缩小城乡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差距,逐步使农村基本具备现代化生活条件,让农民过上更加富裕美好生活,我市分别在白河县、宁陕县、镇坪县试点紧密型城乡教育、县域医疗卫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建设。我市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各方协同,构建“人财物统筹、责权利一体”的运行机制,探索城乡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可及的“安康路径”。为贯彻落实市委工作部署,协同推进“三个共同体”建设,市委编办以2024年1号文件出台《安康市机构编制支持保障“三个共同体”建设十条措施》,切实发挥机构编制服务保障作用。
石泉县第二幼儿园通过玩民俗游戏、品地方小吃、做传统美食等活动,让中国传统文化从小植根于幼儿心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安康因水美而兴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10周年之际,11月7日至8日,我市分别围绕“这里是安康 这里是汉江”“一江连南北 双城续情缘”主题,在北京市、天津市举行城市形象推介展示活动。12月12日,“水润南北 瀛湖有境”安康瀛湖生态旅游区文旅推介活动在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总结回顾10年来安康瀛湖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地的担当与贡献。作为“南水”供应的主力,安康提供了丹江口水库63%的来水量。10年来,这个伟大的“世纪工程”累计向受水地沿线26座大中城市,输送超680亿立方米洁净水源,超1亿人口直接受益。通水10年间,安康市地方生产总值增长近1倍。生态友好型产业占GDP比重达85%,绿色工业总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80%。目前,安康正加快建设以“创新、幸福、绿色、活力”为核心的汉江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让生态与产业“双向奔赴”,将绿水青山源源不断转变为金山银山。
安康瀛湖
四部地方性法规施行
我市首部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规《安康市汉调二黄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于2024年6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汉调二黄艺术保护传承发展进入了法治化轨道。汉调二黄是安康文化最具影响力的品牌,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条例》共计二十一条,阐明了汉调二黄艺术保护传承发展遵循的原则,明确了汉调二黄艺术保护传承的对象,从组织领导、保护传承、社会参与等相关方面,对推动汉调二黄艺术保护传承发展作出全面系统规定。此外,我省首部地级市气象法规、首部聚焦暴雨灾害防御的地方性法规《安康市暴雨灾害预警与响应规定》于2024年3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我市防汛抗灾工作进入了规范化、法治化阶段。《安康市反餐饮浪费办法》《安康市户外广告设施和牌匾标识管理条例》于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
汉调二黄传统戏《铡美案》
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我市申报建设的“秦创原富硒产业创新聚集区”,入列全省第一批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建设名单;我市19家企业入选2024年陕西省瞪羚(潜在)企业名单,其中16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瞪羚企业,3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潜在瞪羚企业;安康龙王泉富硒矿泉水有限公司两款产品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全省饮用水产品企业中的第一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实现了我市在包装饮用水方面绿色食品认证零的突破;第六届中国富硒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论坛暨《富硒产品认证技术规范》培训会上,我市被认定为全国富硒产业发展优势区(第一批);10月14日,我市发布地方标准《精品民宿建设与运营服务规范》《农家民居(精品农家乐)建设与服务规范》,推动农旅融合产业链升级。
石泉县池河镇明星村的蚕桑工坊项目
奋力开创对内对外开放新局面
4月15日上午,康渝高铁3标段项目岚皋高铁车站正式动工,项目建成运营后,将进一步织密秦巴山区的综合立体交通网,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5月10日,“安康——深圳——泰国(曼谷)”全货机航线首航活动在安康富强机场举行,标志着全市“买全球、卖全球”物流体系架构正在加速推进;5月21日,2024年“国际茶日”安康活动在平利县老县镇蒋家坪村举办;6月6日,安康上港无水港启动暨中欧班列商用车出口专列首发活动在恒口示范区举行,标志着安康无水港正式投用,无水港多式联运平台北向大通道正式贯通;6月9日“中国红 红西凤”杯第二十四届安康汉江龙舟节主题活动在龙舟文化园精彩启幕,龙舟节期间举办6大系列48项活动;11月15日,十堰市安康市协同发展联席会议在十堰市召开,两市签订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12月5日,西安市党政代表团赴安康市推进西康融合发展和对口帮扶工作,努力唱好“双城记”、共同建好都市圈。
我市首趟中欧班列商用车出口专列正式开行
生态环保有力有序有效
省禁捕办通报2023—2024年度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工作考核结果,我市以112.3分获全省考核第一名。至此,我市已在省级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工作考核中连续三年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为有效保障汉江水质安全,市生态环境局、十堰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开展汉江跨区域、跨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执法行动;为强化示范引领,市河长办公布了汉滨区黄洋河汉滨段、旬阳市西岔河、安康瀛湖等11条市级幸福河湖;为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市委办、市政府办出台了《“拆违建、清四乱、除残垣、建家园”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经省政府同意,省政府办公厅通报命名了第二批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我市宁陕县、汉阴县、平利县榜上有名。
后柳水乡美如画
汉阴凤堰梯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2024年9月3日,第九届亚洲区域灌溉和排水会议和国际灌溉和排水委员会第75次IEC会议在澳大利亚悉尼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上公布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汉阴县凤堰梯田成功入选。汉阴凤堰梯田位于漩涡镇,灌区总面积约5.12万亩,分布在汉江之北、凤凰山南麓海拔约400至800米之间,是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在西北地区发现面积最大的古梯田群落。2000多年来,凤堰梯田灌溉遗产不仅是工程效益的传承,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它在呈现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科学与技术精神,以及人文历史再现的同时,对助力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和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指引作用。
汉阴凤堰梯田
(安康日报社要闻编辑部整理、图片来源:安康日报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