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安康 > 安康
守护江河安澜 共筑幸福安康——安康市交出平安度汛满意答卷
2025-11-06 10:41:36  来源:本站原创

记者 肖兵 通讯员 刘文逸4iP安康新闻网

对安康而言,每年的汛期既是一场自然考验,更是一场责任大考。4iP安康新闻网

2025年,这座城市面临的考验更为严峻——今春以来,安康先后遭遇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严重气象干旱,又经历了15轮区域性降水和14次中等强度降水的轮番冲击。特别是9月以来,全市平均降水日数达35天,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翻倍,多个县区雨量突破历史极值。4iP安康新闻网

面对“旱涝交替、灾情叠加”的严峻形势,安康市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统筹应对防汛与抗旱两项“大考”,成功实现“不因汛亡人”目标,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用实干担当为群众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4iP安康新闻网

压实责任,下好防汛减灾“先手棋”4iP安康新闻网

“防汛抗旱是‘天大的事’,容不得半点马虎!”这已成为安康各级干部的普遍共识。4iP安康新闻网

早在汛期来临前,一场全方位、无死角的备汛行动就已全面展开。市委、市政府将防汛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判形势,系统谋划和推进防汛抗旱各方面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积极深入一线调研督导、会商研判,市级四大班子成员在降雨关键期及时下沉包联县(市、区)驻点指挥督导。入汛以来,市领导先后17次召开视频调度会,市防指组织汛情会商分析会24次,发出防汛电令25次,下发紧急通知9次。4iP安康新闻网

通过层层压实责任,全市构建起“市级领导联县区、县区领导包镇办、镇办领导包村组、村组干部包重点户”的严密责任体系。与此同时,157座水库、2635处山洪灾害危险区一一落实了责任人,4855名村级防汛责任人时刻坚守一线,139支镇级、1928支村级抢险队伍随时待命,构筑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汛安全防线。4iP安康新闻网

明晰的责任体系之外,机制创新为防汛备汛工作提供了关键支撑。今年汛期,安康市创新建立“三项机制”、严明“五个纪律”:在防汛关键期,水利、气象、水文等部门骨干进驻市防汛办联合值守,实现信息实时共享、决策高效协同;10个市级部门包联县(市、区),强降雨期间立即下沉督导,推动镇村防范应对措施落实落地;在风险区域提前预置防汛物资、设备和队伍,每个县组建不少于20人的“三断”(断水、断电、断通信)突击队,锻造过硬应急处置能力。4iP安康新闻网

为下好“先手棋”,全市上下在每个细节上都做足了万全准备。汛前,共开展防汛培训1915场次、应急演练3252场次,排查整改隐患1761个,修订完善各类防汛抗旱预案2741个。此外,安康中心城区109处防汛视频监控点全面建成投用,实现了对重点区域的全天候、全覆盖监控。4iP安康新闻网

协同作战,跑出预警响应“加速度”4iP安康新闻网

汛情就是命令,生命重于泰山!4iP安康新闻网

“汉阴县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5小时累计降水量将达100毫米以上!”8月15日,雨情预警信息刚刚发出,市防汛办立即启动“叫应”机制——点对点提醒县镇责任人,应急、水利、自然资源部门同步联动,危险区群众在暴雨来临前全部安全转移。当天,汉阴县县城实测最大小时雨强达97.9毫米,未出现因汛亡人事件。“多部门联合值守让信息‘跑’得更快,从预警到转移,我们把时间差缩到了最小。”汉阴县应急救援技术中心副主任朱朝亮说。4iP安康新闻网

紧急关头精准应对的背后,是安康创新构建的“气象风险预警+防汛应急响应+临灾叫应反馈”全链条响应体系。该体系打通了应急、水利、自然资源、气象、水文等部门壁垒,实现了信息实时共享与协同作战,确保预警信息第一时间直达基层责任人,险情处置始终抢先一步。整个汛期,全市累计发布预警信号800余期,发送预警短信110余万条,点对点“叫应”7000余人次,构建起一张全方位、立体化的监测预警网。4iP安康新闻网

险情预警要及时,转移更要坚决和果断。“多亏干部们再三劝说,我们才及时躲过一劫。”回想起当时的紧急转移,紫阳县瓦庙镇新光村村民唐和帮仍心有余悸。前不久,该村山体崩塌成功避险案例,获省防办的通报表扬,成为全省学习的典范。4iP安康新闻网

据统计,今年汛期全市累计安全转移群众38219户85903人,未发生因汛亡人事件。为确保转移工作万无一失,全市建立健全特殊人员转移台账,逐级夯实包保责任。各集中安置点按照“五有”标准备足应急物资,同时实行“两把锁”管控和“日巡查”制度,确保转移群众“转得出、住得下、稳得住”。4iP安康新闻网

今年截至目前,全市平均累计降水量达1010.6毫米,较常年偏多41.2%,汉江干支流出现超警戒流量达25站次,这对水库调度能力带来极大挑战。汉江干支流安康段有7座大型梯级水库,其调度情况直接关乎沿岸群众的生命安危。今年汛期,面对汉江7次编号洪水、干支流441站次洪峰的冲击,安康市创新实施水库群联合调度机制,推进陕川鄂渝6市防洪调度信息互联互通,对石泉、安康等7座大型水库实施联调联控。通过提前腾库、拦洪削峰,实现了“小流量、长历时、低变幅”安全泄洪,沿江城镇及安康中心城区未发布警戒命令,未组织大规模转移。4iP安康新闻网

旱涝同治,守牢民生福祉“生命线”4iP安康新闻网

既要科学应对严峻的汛情考验,更要直面罕见的旱情挑战。4iP安康新闻网

自3月开始,全市出现了多轮干旱天气,特别是4月上旬至5月中旬更是经历了历史同期最严重的气象干旱过程,全市大部气象干旱等级达重旱至特旱等级,中部河谷川道及浅山区土壤出现缺墒。4iP安康新闻网

面对严峻旱情,全市及时启动抗旱应急响应,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抗旱工作机制。市政府先后5次组织召开抗旱减灾工作调度会和会商会,科学研判形势,精准部署应对措施。市防指根据旱情发展态势,及时启动Ⅳ级抗旱应急响应1次,升级启动Ⅲ级抗旱应急响应1次,各县(市、区)防指同步启动相应级别应急响应,构建起分级负责、层层落实的抗旱工作体系。4iP安康新闻网

与此同时,多部门协同发力,汇聚起抗旱减灾的强大合力。气象部门积极协调实施15架次飞机增雨作业,组织20轮次人工增雨,有效改善了土壤墒情,增加了水库蓄水。全市累计投入各类抗旱资金1.085亿元,出动抗旱人员10余万人次,投入农业抗旱设备4900台套,浇灌受旱作物面积46.63万亩次。同时,积极推广农业抗旱技术,通过喷施保水剂、叶面肥等措施完成抗旱保墒41.28万亩,最大限度减少了农业损失。4iP安康新闻网

在保障群众饮水安全这项最基本的民生需求上,安康市也积极作为。“我们开辟新水源407处、延伸管网604.35公里、出动送水车8640辆次,有效保障了40.78万受旱影响群众饮水需求。”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责任副主任汪学政表示,“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未发生一起因旱造成群众饮水困难事件。”4iP安康新闻网

以万全准备,应千钧考验。如今的安康,江河安澜如画,田野丰茂如诗,这座秦巴山城在旱涝交替的洗礼中,用实干担当交上了一份守护家园的平安答卷。4iP安康新闻网

 4iP安康新闻网

责编:杨一|一审:许安|二审:田丕
终审: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