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气温变化较大,有市民调侃道又到了“羽绒服与短袖齐飞,雪地靴与人字拖一色”的季节了。时冷时热的温度,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感冒,因而市民在养生方式方面也应当有所调整,为新一年的健康在春季开好头。
太快减衣身体调节能力会跟不上
俗语说“春捂秋冻”。简单地说,就是早春的时候不要急着脱掉冬装换春装,预防倒春寒。汉中市中医医院康复科主任陈景平说,早春天气转换较快,身体的适应力难以跟上,尤其是老人和孩子,容易受到寒邪的入侵。而这几天温度变化得较快,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可能难以适应,会使抵抗力下降,病菌趁虚袭击,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所以,切忌大幅减衣。由于冬季穿了几个月的羽绒服,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能力与冬季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而太快减衣身体的调节功能却无法跟上,也是容易引发疾病的缘由。建议市民,随着气温逐渐转暖,在提前了解气温变化的情况下,适当增减衣物。如果气温下降,穿得太少,就容易在一冷一热的气温变化中,因为不适应而受寒,从而导致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
由于前段时间的气温较低,即使最近环境的温度回升,整个地气上升也没那么快,所以要以“上薄下厚”作为“春捂”的原则。因为人体的下半部血液循环要比上半部差,比较容易受到风寒的侵袭,特别是膝盖的位置。中医向来有“寒从足下生”的说法,就是因为位于人躯体末端的足部,由于血液供应相对较少而且皮肤也薄,所以保暖能力差些,致脚掌易受凉,而造成身体不适。
“倒春寒”时 尽量避免室外活动
春天是生发的季节,万物生长,人体也如植物般慢慢“舒展”开来,以适应新的气候。一年之计在于春,身体经过了一冬的“藏”,在春季应该逐渐增加活动。春季养生主要是通过锻炼加强心肺脏腑的活动能力。但在“倒春寒”的时候,并不建议此时进行积极的锻炼抑或进行室外的高强度锻炼,特别是老年人更应该注意寒冷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人的活动应该顺应自然,当天气变化太大,气温过低时,没必要在低温中坚持锻炼以强迫人体去抵抗难以适应的温度变化,这不但不能强身健体反而容易损伤正气。此时应该尽量避免到室外活动,可稍微做一些室内运动。等温度回升,天气稍好的时候才到室外锻炼运动。
气温转暖后,市民也不妨多去郊外走走,呼吸新鲜空气,调节身心情志。春季也是人体肝阳亢盛之时,情绪容易急躁,因此,每年立春过后,焦虑等心理疾病患者也会有所增多,为此,在心理健康方面,还需注意防止躁动,重视心理保健。另外,由于冬季一般人缺少运动,吃得也比较多,脂肪就容易堆积起来,到了开春时,人也容易发胖,因此要坚持运动,不要暴饮暴食,合理安排作息,更不要有熬夜、吃夜宵等不良习惯。
春季养生护肝为先可选微甜的甘润食品
春季开始白天时间延长,夜晚缩短,睡眠就应该顺应这种昼夜的变化规律,相应减少睡眠而增加活动时间。经过一冬的滋补,吃得多而活动少,容易造成肠胃积滞。结合目前倒春寒的情况,专家认为如果身体感觉寒冷还可以少量进补,但不建议多吃。陈景平介绍,春季是阳增阴退的时分,另外,春与肝相对应,是人体肝气升发的季节,养生方式应以养肝护肝为先。宜多吃辛温发散的食品,在选择辛温发散的食品方面,则可选用葱、香菜、花生、韭菜、虾仁等,还要少酸多甘,多食用口味微甜的甘润食品,比如:大枣、百合、梨、桂圆、银耳、萝卜等。此外,这一季节,韭菜虾皮炒鸡蛋也是立春时节很好的一道菜肴。
春天的气候与冬季不同,饮食方面也要注意,少吃麻辣火锅等过于辛辣刺激的食品,以及羊肉、烧烤、油炸食品等。因为这些食品如果过多食用,可能导致上火。
每天梳头百下养生保健良方
天气刚刚由寒转暖,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随之生长繁殖,为避免春季多种疾病发生,预防措施必不可少。家居生活中,要注意经常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上午8点左右,一般气温较低,空气质量也较好,是开窗通风的好时机。此外,居室至少还应在午睡后和晚睡前,开窗通风。初春养生,可每天梳头百下,春季每天梳头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俗话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春天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春天梳头正符合这一春季养生的要求。
春季的到来,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陈景平还提醒说,此时人们应顺应时节,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身体,这是适应春天的养生方法。春季以舒畅身体,调达情志为养生方法。与此同时,立春后也是疾病多发的季节,此时应防止旧病复发。春天的多发病包括肺炎、肝炎、麻疹、腮腺炎、过敏性哮喘等,对于有肝炎、过敏性哮喘、心脑血管等疾病的患者,此时要特别注意调养预防。 本报记者龚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