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安康 > 部门
安康大学生李伟不当白领 回乡种菜
2014-07-28  来源:人民网
 
李伟在大棚里查看蔬菜的长势(记者 方敏 摄)

    核心阅读GN4安康新闻网

    大学生李伟,不当白领当菜农,回乡和大棚打起了交道。GN4安康新闻网

    然而三年的创业,并没有想象中顺遂:没有吃透技术,全心全意侍弄的土地还是长出了“歪瓜裂枣”。两次失败、二哥退出、父母苦劝,执拗的李伟还是选择了坚持。GN4安康新闻网

    请来专家和老菜农,将蔬菜种植精细化和专业化,职业菜农李伟熬过最初的艰辛,终于收获成功的喜悦。GN4安康新闻网

    7月的关中大地,暑热连连。驱车千里到陕南的平利县长安镇,迎头竟是好一阵的瓢泼大雨。伴着雨,26岁的李伟正在老屋前等着我们。瘦高个子的他,2010年大学毕业后出去打工,之后又回乡创业,把蔬菜大棚搞得生机勃勃。GN4安康新闻网

    虽然现在小有成就,他三年的创业历程可没想象的那么顺利。GN4安康新闻网

    深圳繁华,抵不上家乡的只砖片瓦GN4安康新闻网

    2006年,李伟考入西安科技大学,学习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靠着奖学金和困难补助,他在学校的生活简单而朴素。到了大三,就业还是考研?李伟跟随大流偷偷复习了两个月,后来发现在考研路上走不了了——家里经济不行,还是赶紧就业养活自己吧。GN4安康新闻网

    放弃了追求更高学术的梦想,也和以后不再志同道合的女友分了手,2010年的夏天,李伟和另外6个同学一起,一路向南,来到了深圳的一个电子公司,成为一名白领。GN4安康新闻网

    “我工作半年后就管理20多个人。月收入也越过4000元。”李伟在屋檐下,看着势头渐小的雨,笑道:“要是工作到现在,估计收入也很可观。”GN4安康新闻网

    工作近一年,李伟却发现自己并不快乐。毕竟离家太远,深圳繁华,抵不上家乡的只砖片瓦。GN4安康新闻网

    “回来吧,我在家里发现了商机。”2011年4月,李伟的二哥一通电话,点燃了李伟一直压在心底的创业火苗。二哥也常年在外打工,偶然回家后发现县里虽然企业多,但占了大半江山的是茶业,最缺的还是蔬菜。虽然平利县有好几家蔬菜龙头企业,但无法满足全县人民对蔬菜的需要,很多蔬菜还需要从外地进。况且长安镇与湖北竹溪接近,以后还可以运到湖北去卖。GN4安康新闻网

    辞职回乡当菜农,阵仗挺大却失败了GN4安康新闻网

    “从我爸开始,我们一家都有创业基因。”李伟调侃道。然而他把这个创业的想法一和父母沟通,立刻遭到了反对。李爸爸年轻时也鼓捣过创业,可是都不怎么成功。有前车之鉴摆着,他怎么敢让儿子“不做白领做农民”?GN4安康新闻网

    5月份提出辞呈、6月正式辞职,李伟做起事来还有股倔劲儿。当他拖着行李回到老家,父母都傻眼了。李伟搬到了离土地很近的老土坯房住着。白天下地干活,晚上住在土屋,他过起了24小时不离土的日子。GN4安康新闻网

    种大棚蔬菜去卖,没有产量可不行,他二哥出资15万,一次租了30亩地,买来建大棚的各种材料。因为是农业项目,县里的农业局也按照规模给予了每亩5000元的补贴支持。GN4安康新闻网

    为了省钱,有的大棚李伟自己搭建。不仅如此,他对所种的蔬菜进行了“全天候”陪护,不但仔细观察蔬菜的各种状态,还用手机拍下每期状态。那段时间,他整天猫在地里。GN4安康新闻网

    搞得这么大,能行吗?几个月过去了,他一如乡亲们所料:失败了。GN4安康新闻网

    9月,平利县里下了20多天的连阴雨,青菜涨到4元一斤。然而李伟所种的青菜、芹菜、莴苣,没有卖相,拿不出手。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编: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