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吴莎)近期,电视、网络新闻屡有报道,骗子假扮受害人亲人、朋友,以电话、短信及网络通讯工具等方式谎称因急事需现金急用,利用受害人对亲人、朋友的关心骗取钱财,老年人因信息闭塞、对行骗骗术识别能力不强,尤为容易上当受骗。这不,这样的事情竟然也在身边发生了。
2014年12月5日,两位年过花甲的老人来到汉阴县农商银行观音河分理处,称要办理存单支取及跨行转账业务,接待他们的徐艳玲在询问二人是否认识收款方时,老太太称对方是其儿子,老大爷却称对方是其朋友。徐艳玲见二人神色有异,便提醒到如果对方不是二人的熟人,请不要轻易转账给对方,确认对方真实身份后再决定是否转账。老大爷称有急事,请尽快给予办理,老太太则在一旁神色紧张,没有说话。徐艳玲想起,近期看到过有关受害人轻信骗子谎言,为其转账而造成财产损失的新闻报道,便多了个心眼,以跨行转账需要知道对方账户开户行的具体行名为由,要求老人打电话给对方询问具体信息,并表示二人可能在电话里给对方说不清楚具体情况,愿意代为老人同对方通话了解具体信息,实则了解对方是否可信。老人几经犹豫,不愿将手机交给徐艳玲代为拨打,自己拨打数次后仍无法接通。徐艳玲告知老人可能被骗子利用,举例说明了骗子常用骗术,并警告老人不要轻易转账以免造成财产损失。老大爷不理睬徐艳玲的警示,声称很明确对方身份,并坚持要转账。徐艳玲见阻拦无效,及时联系观音河分理处主任王偕聪,将二人带到办公室,再次为老人说明骗子常用骗术及近期被骗案例,试图帮助老人与家中年轻人取得联系。半小时之后老人终于与儿子取得联系,儿子表示没有遇到急事,并未曾向父母拨打过类似电话或发过类似短信,此时老人才明白自己被骗子所骗,差点因轻信谎言而损失钱财。
事后,两位老人向徐艳玲表示感谢,老太太称将要转给对方的七千多元中,六千多元定期存单是早年做民办教师所积攒的工资,另外还有一千多元是国家补贴的养老保险金,老人攒钱不容易,若真将这七千多元的转给了骗子,那可真是后悔死了。老太太满含泪水激动地对徐艳玲说:“今天真是多亏了你这位好姑娘,拦了我们一把,真是太感谢你了!非常感谢!”
平凡的工作岗位,作出不平凡的贡献。作为一名小小的银行柜面工作者,在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务的同时,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解客户所忧,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为农村经济发展献出一份微薄之力。
在此,安康信合真诚提醒广大客户,遇到此类情况时,多加考虑,及时与家人、朋友取得联系,确定对方真实身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