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于延琴)日前,记者从市水利局荻悉,今年我市全年共争取落实水利项目383处,总投资2.27亿元,解决了39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争取中省各类资金1.65亿元,其中争取中央资金1.47亿元,名列全省第一。
城乡供水工程是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以及陕南移民搬迁的基础性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今年以来,我市抓住计划衔接、规划布局、精品工程、运行管理4个方面,以“十二五”规划建设任务为中心,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投入。并抓住全市水利示范工程创建活动的有利契机,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出了“五有”标准,即水厂建设要按照有院子、有消毒净化设施、有办公场所、有安全防范措施、有绿化的标准,建设高标准水厂。水源地选择原则上因地制宜,优化选点,能引则引,能抽则抽,降低成本,提高供水保证率。同时为了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久发挥收益,落实好“三个一”,即建立一支供水管理的专管机构,由政府出台一套管理办法,建立能长期运行的维护基金,切实解决农村饮水工程没人管、没法管、没钱管的问题。并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总结出了财政全额拨款的“汉滨模式”、财政差额补助的“旬阳模式”和自收自支的“紫阳模式”。汉阴县对村镇供水工程实施拍卖、租赁经营的“汉阴模式”受到中省肯定和好评。这些模式的建立和推广,为当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确保了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