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着新书的三轮车行进在乡间小道上
感动
没有女教师 男教师坚守36年
“我们正要打造‘书香校园’,你们就送来书,真是‘及时雨’。”中心校教研员李纪军说,三星小学地处汉滨区瀛湖镇西面约30多公里的三星村六组,原来属于玉岚乡,后来撤乡并在瀛湖镇,已有64年历史。
“我们学校在校学生49人,其中留守儿童39人。地处大山深处,受自然条件限制,学生接触外界知识的途径单一,现今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匮乏已经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校长陈受福说,这里交通不便,不少孩子从来没有出过村子。
记者看到,这里包括校长在内有6位老师,清一色的男老师。“女老师来了不到半年就走了,这里太偏僻了!”陈校长说。今年57岁的刘玉川是这里资格最老的教师,坚持教书36年。“虽然我们这里条件差,但是孩子们好学,看到我教的孩子最后考上了西安的大学,特别有成就感!”
采访中,一些村民也来看热闹、帮忙。一位村民说:“村里剩下的多是老弱病残,村里小伙子外出打工带回女朋友,女方来一次后就吹了,因为我们这里太穷了,属于国家级贫困县……”
孩子们拿着新书开心的笑了
心疼
单亲孩子每天步行32里路上学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喜欢看这本书,我要念给奶奶听,不过有的字不认识!”在一年级教室,7岁的林林捧着全新图书仔细地看着。班主任老师说,他的姐姐9岁,上二年级,属于单亲家庭,父亲在外打工,之前姐弟二人由奶奶照顾,如今奶奶患了眼病失明,亲戚不时帮忙照应。姐弟俩每天早上5点就起床,匆匆吃完早饭,步行16里山路去上学,14:30放学后,再步行回去。记者看到,姐弟俩的书包是一家爱心单位之前捐赠的,但如今已经有了破洞。
“阿姨,谢谢你们,我看了你们捐的书后,就可以给同学们讲故事了!”杰杰高兴地对记者说。据老师介绍,杰杰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常年的寻医问药让家庭不堪重负,奶奶几年来没买过一件新衣服,由于体质虚弱,很多活动他无法参加,便借此机会读书,家里唯一的一本《童话大王》他已看了很多遍,最得意的事就是给村里的小孩讲书上新奇的故事,他讲的故事还被小伙伴们表演成小话剧。
14:30,孩子们放学,记者等人离开,分别时他们挥手告别,“叔叔阿姨路上慢走!”20时许,记者返回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