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的”,是微型面包出租车的简称。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这种比人力三轮车快速、比“拐的”安全的客运车辆,开始进入安康客运市场。当年,这种招手即停的“面的”,在缓解城市客运压力,为市民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也成为安康街头一道风景。
时过境迁,随着城市人群需求的提高,出租车发展的突飞猛进,公交车也开到了各乡镇,“面的”,这个曾经的客运主力将面临淘汰终止,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和记忆……
安康新闻网讯(记者 孙妙鸿 杨迁伟 通讯员 李永军 文/图)老安康人,一提起“面的”,总会有一种斑驳的感觉。当年,在城市交通网络尚不发达的安康城,无论你在巴山路、瀛湖路,还是大桥路,只要一招手,它就会一辆接一辆“齐刷刷”地向你奔来,长途两到三元,短途一元,与“拐的”的价格相当,被市民戏称“招手停”。
别看这“招手停”,它可是上世纪90年代的“宠儿”。当时,安康城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人力三轮车、“拐的”和出租车,出租车是“贵族”坐的。于是,这种7座的天津大发、昌河、五菱、长安等品牌小型车辆,很快以“价格低廉、乘坐舒适、方便快捷”等优势,迅速进入城市客运市场。为规范运营秩序,汉滨运管部门还向这些“面的”发放了与出租车同档次的“陕GT”牌照。
“面的”的介入,逐渐改变了安康城区的客运格局,人力三轮车、“拐的”这种既不安全又不舒适的运输工具,成了取缔呼声最高的对象。新世纪前后,汉滨区先后开展了几轮对人力三轮车、“拐的”的取缔工作,使人力三轮车、三轮摩托车退出了营运舞台。
人力三轮车、“拐的”的取缔,给“面的”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至2005年,汉滨区从事客运的“面的”达到90多辆。为规范这些“面的”,汉滨运管部门按照市场规律,组建了汉滨区逸达公路客运公司,采取公司化管理,引导“面的”安全、有序运营。这一运营思路,使“面的”如雨后春笋涌现,不仅活跃在城区,还开始通过“城市包围农村”的方式,向农村班车不能到达的地方渗透。至2007年最高峰时期,汉滨区先后又发展了建民、好运来、金顺、利源、民众等6家“面的”客运公司,拥有“面的”达800多辆。与此同时,全市各县区“面的”也相伴而生,呈汹涌之势。
大量“面的”进入市场,但它的缺点也很快暴露出来——空调效果差、车辆档次低、安全系数低、不符合交通部客运车辆等级评定标准等,成为全市“面的”“致命的硬伤”。而且,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一些“面的”车主为了多拉快跑,在营运的过程中超员、宰客、倒客、甩客、随意加价的现象时有发生。基于此,2009年,我市开始着手打造“大公交”战略,对城区公交线路进行优化和补充,并控制“面的”车辆的发展,划定部分路段禁止“面的”进入。
安康城区大公交的发展和出租车的更新、优化,自然让“面的”车越来越没了市场,此时,“面的”车主心情恰似当年的人力三轮车、“拐的”一样。不过,相反的是,农村“面的”车辆市场依然繁荣,这也“得益”于汽车下乡政策的推进,一些外出务工青年,返乡后花点钱买辆面包车就开始拉客,以至于一段时间,农村“黑面的”猖獗。为此,汉滨区运管部门还专门招聘了80多名运管协管员,加强“黑面的”整治。
2013年,我市正式启动公交车改革,同时停止对“面的”车的审批,对尚在营运期限内的“面的”实行自然淘汰,从而为大公交让路。于是,安康至张滩、安康至瀛湖、安康至关庙、安康至恒口大公交应运而生。在公交车的挤压下,“面的”逐渐萎缩,2014年5月,处于严重亏损的6家“面的”客运公司整合成一家公司,管理着现有的不足100辆“面的”车,在城区周边运营的仅有10多辆,大部分在镇村运营。运管部门监控的300多辆“黑面的”,却仍在农村客运市场“游击”中“偷生”。
城市交通,必须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要求,“黑面的”必须取缔。对此,今年6月27日,汉滨区再次向“黑面的”开刀,计划用半年时间,根除辖区“黑面的”以及非法营运的“黑车”,确保道路运输安全。战役打响半个月来,暂扣“黑面的”60余辆,战役仍在继续。对于取缔“黑面的”,汉滨运管所办公室主任李三琪认为有“三难”:一是取证难。“面的”机动性强,速度快,经常和执法人员玩“捉迷藏”,加上有的乘客拒绝配合调查取证,给执法取证造成很大困难;二是处罚难。非法营运“面的”车主大部分是一些下岗、失地人员,有的借款买车,生活较为困难,在其车辆被查扣后因承受不了高额罚款,经常采取围堵执法机关、暴力抗法、乃至自杀方式对抗;三是查处难。非法营运车主为逃避处罚,百般抵赖和狡辩,或者人为故意造成交通事故等,有的面对执法人员的检查还强行冲卡。同时,“黑面的”在农村得以生存,也说明农村客运市场还需对客运车辆再调度平衡。
为此,汉滨运管部门在对“黑面的”加大查处力度的同时,正在试图通过“疏”的办法,平衡农村客运市场。工作中,他们按照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实施城乡客运一体化的总体部署,结合恒(口)大(河)路拓宽改造和道路等级的提升契机,启动了精品线路创建工作。创建中,他们引导有从事农村客运意愿的创业者,购进8辆符合国家客运标准的车辆,采取公司化运作,统一售票、统一服装方式进行规范。同时,对有合法手续的“面的”,一方面采取回收公车公营,既对现有的面包车根据车辆的年限折价,由公司统一进行回购,按照统一的时间、班次和站点进行统一管理运营,面包车主也可以优先参加公司的招聘录用;另一方面,在规定的时间内,面包车主不愿意报废也不愿意退出市场的,可参与到公交线、班线不能到达的地方运营,直到报废淘汰。
“现有注册的不足100辆‘面的’,到期时间最迟的是明年年底。到期后,面包车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李三琪说:无论“面的”淘汰也罢,终止也罢,虽是过渡性产物,但它作为曾为安康交通发展出过力的交通工具,将永远留在安康的城市发展史中,也留在安康普通市民的记忆中。
新闻视点